2015-10-01 / 0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第七批)】 蒲城县城里两座塔,一南一北,一唐一宋,俗称分别为南寺唐塔和北寺宋塔。先看的南塔,正名叫慧彻寺塔。
十月一日那天时间真是紧张。赶到蒲城时,已是夕阳欲坠。不想就此收工,期望当天就能把南塔给扫了。越着急还就越耽误事,车开进了一条非常狭窄拥堵的小巷子。看看导航上距离目的地也就七八百米距离了,干脆把车靠边停下,弃车步行。这一走才知道,距离还真挺老远。眼瞧着太阳一点点西斜,南塔还不见踪影,不由心焦万分。
终于赶到南塔所在的蒲城二中,天空中也就剩下点儿落日余晖了。心中很是懊恼,只要再早个十来分钟,就能赶上完美的光线。可惜了这次出来后难得的一个好天,可惜了这么漂亮的一座唐塔。
这座塔为方形楼阁式塔,现存十级。建于唐代。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时顶端两层塌毁。底层南面辟券门,北面饰假门。二层以上各层相对辟券门,各层位置交错。
各层都是叠涩出檐,砌两层菱角牙子。出檐不深,整座塔显得雄伟质朴。塔身各面都被隐出砖柱分成了三间。柱头上施拱,二层的柱头铺作为一斗三升,其余各层柱头上仅为一大斗。在二、四、六、八层上,装饰有卧式直棂窗。唐塔塔身大多走简约质朴路线,或是素面,或仅做简单装饰。斗拱形式也都非常简单。
前一天傍晚的南塔终究带着些遗憾。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再次来到蒲城二中二看南塔。清晨的阳光很明媚,有了合适的光线,但又没了合适的角度。就是这一缕明媚的阳光,老天也没舍得多给我们。当天离开南塔以后就跟阳光告别,再见阳光已是三天后。
下面这两张来自同一角度,但时间不同。一张拍自前一天的傍晚,另一张来自当日清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第七批)】
从南塔到北塔之间还隔了小半天工夫。这中间插了座法源寺塔和桥陵。到北塔塔下时就已经快中午了。北塔在蒲城文庙的后面,北塔的后面是一个大广场。清晨在南塔时还有缕明媚的阳光,随后就是阴气沉沉了。
先在广场上看看塔的背面吧。在塔身二层上嵌一方石碣,上刻”诸佛舍利宝塔“字样。北塔所在原为崇寿寺。北宋绍圣三年,寺僧景深发愿,富商王信捐银,建成此塔。
这座塔也是方形楼阁式砖塔,十三层。除十三层和十一层外,其余各层都是四面辟门或假门。
因是仿南塔而建,所以北塔和南塔有不少相似之处。当然区别也不少,比如,北塔的各层檐上饰椽头、瓦垄;二、三、四层上有补间铺作。从檐下砖雕仿木斗拱来看,一至七层为把头绞项作;八至十二层为柱头上施大斗;十三层无斗拱,不过估计这可能是明代震后重修时的偷减。
在二层南面当心间假门上,嵌有石佛一尊,从其站姿和手印来看,是接引佛。
“(崇寿寺、慧彻寺)二寺各一崇塔,喧声折摹为双塔夜影,附之八景云”。南北二塔交相辉映,为蒲城八景之一。蒲城除了南北二塔,还有两座早期大型砖塔,一座位于温汤村,一座位于常乐村。
这两座塔相距不远,但是我们只去了常乐宝塔,这实际上是在前一天到蒲城县城之前。从到南塔的狼狈样可知那天时间之紧张。去常乐村时的村间小道非常难走,离开时实在不愿再原道返回,估摸着方向就沿着好路走,结果还真就能顺利地上了高速。路熟是个宝啊。 常乐宝塔为六边形,塔身装饰华丽。各层以斗拱承檐,檐上有双排飞椽。斗拱为宋塔上经典的双抄五铺作。仔细观察,塔身上还雕出了平座勾栏。
这座塔的年代据说为金,但并无确凿资料能够证实。不管怎样,从此塔特征来看,年代早不过宋。
蒲城四塔仅得其三,天气条件也一般,难称完美。 http://blog.sina.com.cn/songwany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