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题海式的训练不可取

 江山携手 2015-11-18

今年中考数学试题普遍反映较好,难度适中,就我们学校的学生的反馈情况,出现了一些遗憾,一道几何开放题,我们的学生在考试前十天做过相关的习题,教师们也都讲了;还有一道不等式组运用题,类似的习题学生们在复习过程中做过五次,中考题略有一点变化。这两道题就是十几分,可是学生们说,做全对的并不多,真是太可惜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复习阶段学生做的题太多了,他们消化不了,仅仅满足于当时听明白了,可是时间长了,或者是稍有一点变化,学生们就不能正确解答。关于这方面的教训,我过去曾多次讲过,可老师们就是不能很好地贯彻,他们在复习时,总是怕有遗漏,总是面面俱到,总是那么肤浅,总是认为只要自己讲到了,学生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他们不知道,学生们天天要面对各门学科的大题量的训练,学生没有时间消化,没有时间总结,没有时间举一反三,这样的题海式的训练,费时、费神,效果绝对不行。

我从我自己教学的实践中体会到,作为数学教学,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题目都训练到,你训练1000个题,可是出题人刚好出的是第1001个题,叫你防不甚防。但是不论题目怎么变,它的思想和方法是不会变的,所以,我们训练的主要目的,不是去为猜到中考试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

很多时候,听到老师们在讲,这个题我们做了,也讲了几遍,他要是万一做不到,这就不怪我了。如果学生做得太差了,教师们就会埋怨学生们不听话。或者说学生太笨了。我的教学总是在追求这样一种水平:当克看到考试题时,我估计的成绩比实际成绩要低,估计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大部分学生能做对。能达到这样的水平,靠的就是平时训练的科学化和有效性,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为了全面而追求数量。

这次中考的失误,再一次证明了我的观点,在此,我希望我们的教师有所反思,必须把题海式的训练方式抛弃,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力求学生真正理解、融会贯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