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中国的无障碍设施 看看中国的盲道、 怎么让残疾人更残疾 







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看看那帮丧尽天良的家伙干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 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再打开微信,看看那帮人神共愤的家伙又干了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 哎!!!
第二部分:国外人的无障碍设计
在美国的公共场合,经常可以看到健全的残疾人服务设施,凡是有公共设施的地方,肯定少不了专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一旦提起残疾人这三个字的时候,女儿多次提醒我们,不要称他们残疾人。女儿认为,他们除了行动上有些不便外,和我们一样有健全的心智,自信心也很强,可以和常人一样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她曾有一个因脑膜炎后遗症造成残疾的同学,但“他聪明,生活自理除了速度慢一点,上了大学专业是计算机,笑起来很是灿烂”。在美国呆了一段,所见所闻,感受颇深。 在美国,所有的停车场都有残疾人的停车位
而且这些停车位肯定是位于最方便的地方,比如,靠超市最近的停车位一定是残疾人的。
有台阶的地方都会设有残障车的专用通道
公寓前的残疾人车位 
公交车更是可以方便地让坐轮椅的人轻松地上下车
开发商必须掌握的无障碍设计标准
室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日益严峻,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关爱提到议事日程. 有人认为室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就是增加残疾人专用坡道。 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还应包括车库与停车场、建筑出入口与过道、休息设施与标识物、地面等所有与残疾人、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细节设计。正因为目前在室外环境设计中对无障碍设计认识的不足,使得残疾人与老年人在这种室外环境活动中常常碰到各种问题。
1 坡道 坡道是无障碍设计中的重点,因为大部分残疾人及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等需要以轮椅代步,需要用坡道解决地面的高差问题。 坡道面应平整,不应光滑,且做到不松动,不积水,表面应进行防滑处理。 坡道的最大坡度为1:12,长度不能超过10m,如果超过10m,则中间须增加休息平台。 坡道本身在平面上不能直接转弯,转弯处应设平台,在坡道上转弯,离心力会使轮椅的一轮架空,发生危险。 在所有坡道的底端都应留有较宽的平台,使坐轮椅者的视野广阔。 为了便于残疾人上下坡道以及避免跌倒或碰撞,坡道上往往需要装上扶手、护栏。如果坡道地面的高差大于15cm或长度大于2m时,坡道两边均需安装扶手,对于较短的坡道而不需设扶手的,坡道两边边缘与地面不能有明显高差,以免发生滑落、跌倒的危险。(图1) 
2 车库与停车场 车库与停车场应设有照明条件良好的残疾人通道。 坐轮椅者需要至少1.5m宽度的空间来打开车门,车库地面的各个方向的坡度不能大于1:20。 停车场的残疾人专用道宽度不能小915mm,残疾人专用道同时应能满足在各种天气条件下使用。 
停车场应尽可能靠近建筑出入口处,停车和残疾人专用道等标志应清晰明了。在商业建筑中,车库与建筑可通过长廊相连接。 车库的地面标高与主体建筑的地面标高差相同。 
建筑出入口与过道 为了方便残疾人或老年人开启大门,入口处应采用必要的防风措施。 停车场应选于建筑出入口易于看到的地方。建筑入口大门的净宽为860mm,入口平台离墙体的最小距离为1500mm,入口坡道的最小宽度为1525mm(图6)当一辆轮椅通过过道时过道的最小宽度为915mm,而当两辆轮椅同时通过过道的最小宽度则为1525mm(图7)。 
满足轮椅90°转弯的最小宽度为915mm,而满足轮椅360°转弯的最小宽度为1065mm(图8)。 另外应设计好供残疾人紧急疏散的室外通道,这种疏散通道通常是由围绕于建筑周边的廊子所组成. 
4 休息设施与标识物 在较长距离的游步道中间应设休息场所,如亭子、坐凳等。休息场所应有足够的空间让坐轮椅者与别人交谈。 听觉较弱的人和聋哑人一般问路不方便,对他们来说,路标、指示牌、地图等标识物很重要,这些标识物的色彩应明亮、和谐,适当的部位使用鲜艳的色彩,以刺激人的视觉,易引起残疾人或老年人的注意。 
5 地面 地面不能有台阶及急坡,其表面应选用有弹性、防滑、不易脱落损坏并易于清扫的材料。 地面还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免雨天打滑以及良好的照明。  像砖块、沙子及圆滑石头铺砌的路面一般容易使人绊倒、滑倒,不适于残疾人及老年人行走,但地面应保证有一定的粗糙度,以使轮椅的轮子、拐杖、助行器等能贴牢地面而不易于滑动。 在马路斑马线、拐弯等重要地段应铺设导盲砖以引导盲人行走。 盲人一般以路缘石判别自己的行进路线,人行道上突然的坡道可能使他们发生绊倒的危险,应在相距0.25~-0.50m处,设制提示,且坡道表面应与人行道地面不同(如粗糙的材料),以让盲人能轻易识别。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矗立式标志牌等障碍物,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或者将其规划好,使其不成为阻碍人行的要素。 (从前文可以看出:中国的市政不知做了多少缺德事,罪过啊)
卫生间无障碍设计部分 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是“对每—个人的关怀,使所有的人在走道通行和设施使用上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
一.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 1.办公与科研建筑 2.商业与服务建筑 3.文化与纪念建筑 4.观演与体育建筑 5.交通与医疗建筑 6.学校与园林建筑 二、居住建筑无障碍实施范围与主要内容 1.高层与中高层住宅、公寓、宿舍建筑(入门、公共通道、楼梯、电梯、服务用房 2.多层与低层住宅、公寓、宿舍建筑(台阶、楼梯、首层的无障碍住房),, 3.老年公寓(入口、公共走道,楼梯、电梯、服务用房、无障碍住房)。


卫生间设计要求: 1.楼地面应防水、排水、防滑、易清洁、防渗漏。墙面、顶棚应防潮 2.清洁间应单独设置 3.厕所浴室隔间最小尺寸、隔断高1800(幼儿园除外) 4.卫生设备间距的最小尺寸 
卫生设备间距最小尺寸 

卫生间无障碍设计实景 

一、无障碍卫生间的门宽不低于800mm,便于轮椅出入。 二、使用推拉移动门,并在门上安装横向拉手,便于乘坐轮椅者开启或关闭。在预算允许情况下,使用电动门,使用者按动按钮(或红色感应器)进行开启或锁闭。 三、无障碍卫生间内部空间要大于1.5m*1.5m,利于轮椅回旋。 四、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1.80m*1.40m,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2.00m*1.00m五、洗手间内应设高0.60m的放物架和高1.20m的挂衣钩。 



六、洁具配套采用专用无障碍洁具,男士小便器采用低位小便器,高度小于450mm,座便器采用无水箱(实际上是隐藏水箱)的座便器,高度450mm;台盆使用挂盆或者半柱盆,脚下利于轮椅地步进入,高度800mm。 七、配备安全扶手,座便器扶手离地高700mm,间距宽度700-800mm,小便器扶手离地1180mm。 八、通 道 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 九、洗手盆前应有1.10m×0.80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沿洗手盆的三面宜设抓杆,洗手盆高0.80m,抓杆高0.85m,相互间距为50mm。十、专用洗手间必须设置应急呼叫按钮。 呼叫按钮距地面高0.40~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 
在公用洗手间旁或在适当位置宜设残疾人专用的洗手间。设专用洗手间后可取代在公用洗手间的残疾人厕位。 一、专用洗手间采用平开门时,门扇应向外开启,门扇开启后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开门执手应采用横执把手,门锁应安装门内外均可使用的门插销,在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 二、洗手间的面积不应小于2.00 X 1.30m或1.80mX 1.80m。 三、洗手间内设高0.45m的坐式便器,在坐便器两侧设高0.70m的水平抓杆,在靠墙壁的一侧设高1.45m的垂直抓杆。


四、洗手间内应设高0.60m的放物架和高1.20m的挂衣钩。沿洗手盆的三面宜设抓杆,洗手盆高0.80m,抓杆高0.85m,相互间距为50mm。 五、抓杆直径为32mm至40mm,内侧距墙面40mm,抓杆要安装坚固,应能承受身体的重量。
六、洗手间的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积水,没有高低差,应采用遇水也不滑的地面材料。 七、专用洗手间必须设置应急呼叫按钮。呼叫按钮距地面高0.40~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 
参考文献: 《残疾人设计规范》 《残疾人卫生间设计标准》 《88J8卫生间、洗池》 《02J915公用建筑卫生间》 《03J926 建筑无障碍设计》
地产联盟公益呼吁: 地产联盟的朋友们,随着老龄化的日益严峻,我们建议:在以后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请尽量融进:人性化或适老化的设计元素。 从开发商的角度,这是花钱不多却特别出彩的举措, 从我们自身角度,我们今天呼吁的,现在可以惠及我们的父辈,几十年后也将惠及我们自己…… 不多说,支持地产联盟的这个公益主张的,点赞+转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