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是“对每一个人的关怀,使所有的人在走道通行和设施使用上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以人为本。”这项原则适用于所有公共生活空间,而在医疗类建筑中它更是重中之重。医院无障碍设施是指为残疾人、伤病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方便地出入医院和使用各类设施而设置的出入口、服务设施、电梯、卫生间、导视等设施。 交通空间 坡道 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一字型、一字多段型、L型或U型,不宜设计成弧型。 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 国际标准要求坡度不应大于1:12,如果条件允许,将坡道做成1:16或1:20则更为理想、安全和舒适。 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不应光滑。 坡道起点、终点、休息转弯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00mm。 距坡道250~500m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长度应与坡道的宽度相对应,提示盲道的宽度应为300~600mm。 盲道 盲人一般以路缘石判别自己的行进路线,人行道上突然的坡道可能使他们发生绊倒的危险,应在相距0.25~0.50m处,设制提示,且坡道表面应与人行道地面不同(如粗糙的材料),以让盲人能轻易识别。行进盲道的起点和终点处设置提示盲道(盲道钉)。 过道扶手 走廊两侧设扶手;扶手应安装坚固,形状易于抓握。在扶手的起点与终点处应设盲文说明牌。对于盲人出入比较集中的区域,可配设语音提示系统。 无障碍电梯 无障碍电梯与普通电梯不同,残疾人使用的电梯在许多基本功能方面需有特殊考虑,这些功能决定残疾人使用电梯的能力。 电梯厅 乘轮椅者在到达电梯厅后,要转换位置和等候,因此电梯厅的深度不应小于1800mm。 电梯厅呼叫按钮的高度为900~1100mm。 电梯厅显示电梯运行层数标识的规格不应小于50mm×50mm,以方便弱视者了解电梯运行情况。 电梯入口的地面设置提示盲道标识,告知视觉残疾者电梯的准确位置和等候地点。 电梯厢 为了方便轮椅进入电梯厢,电梯门开启后的净宽不应小于800mm。 使用深1700mm、宽1400mm的电梯厢,轮椅正面进入后可直接回转180°正面驶出电梯。 电梯厢内三面需设高850mm的扶手,扶手要易于抓握,安装要坚固。 电梯厢的侧面应设高度为900~1100m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 电梯厢正面高900mm处至顶部应安装镜子。 电梯厢上、下运行及到达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音响。 刻有盲文数字的电梯按钮板 服务设施 服务台 服务台的设计要求主要在于服务台的宽度、高度、深度。询诊台应设置在明显的位置,并有为视觉障碍者提供的可以直接到达的盲道等引导设施。 宽度:服务台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800mm。 高度:服务台的高度宜为800mm,服务台下方距地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650mm。 深度:服务台的深度应大于或等于450mm。 低位电话 应设置在无障碍通行的位置。电话底缘距地面的高度为720mm。 卫生间无障碍设计 ●楼地面应防水、排水、防滑、易清洁、防渗漏。墙面、顶棚应防潮 ●清洁间应单独设置 ●卫生设备间距的最小尺寸 ●无障碍卫生间的门宽不低于800mm,便于轮椅出入。 ●使用推拉移动门,并在门上安装横向拉手,便于乘坐轮椅者开启或关闭。在预算允许情况下,使用电动门,使用者按动按钮(或红色感应器)进行开启或锁闭。 ●无障碍卫生间内部空间要大于1.5m*1.5m,利于轮椅回旋。 ●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1.80m*1.40m,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2.00m*1.00m ●洗手间内应设高0.60m的放物架和高1.20m的挂衣钩。 ●洁具配套采用专用无障碍洁具,男士小便器采用低位小便器,高度小于450mm,座便器采用无水箱(实际上是隐藏水箱)的座便器,高度450mm;台盆使用挂盆或者半柱盆,脚下利于轮椅地步进入,高度800mm。 ●配备安全扶手,座便器扶手离地高700mm,间距宽度700-800mm,小便器扶手离地1180mm。 ●通道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 ●洗手盆前应有1.10m×0.80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沿洗手盆的三面宜设抓杆,洗手盆高0.80m,抓杆高0.85m,相互间距为50mm。 ●专用洗手间必须设置应急呼叫按钮。距地面高0.40~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
下图为日本某医疗机构的多功能卫生间 导视系统中的无障碍设计 听觉障碍者的信息传递一般有文字、光、视觉标识、震动等共同使用。 不同障碍者的利用设施应有标识引导,一般应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图形。
|
|
来自: 昵称35699500 >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