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目学习: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黄利锋 2015-11-19

近年来,重庆市巴蜀小学校(以下简称巴蜀小学)以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从基础学力课程的拓展、生活实践课程的重构和潜能课程的开发三个维度,探索“教室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的“三位一体化”育人模式,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律动教育课程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学习”作为潜能开发课程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体现课改的基本精神、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成为巴蜀小学特色课程建设的亮点之一。

一、以持续实施的项目学习丰富学校的课程体系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指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项目主题,在精心设计任务与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较长时间的开放性探究,最终建构起知识的意义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打破学科界限、将与儿童生活有关的问题或事物作为组织教材的中心,将有关教学内容与儿童生活的知识和技能融合成一个大单元进行教学的方式,使儿童的学习得以真实地发生。


巴蜀小学开展项目学习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20世纪30年代建校之初,学校就实施了“设计教学法”,“消寒娱乐会”即试行这一教学法的首次成功实践。据史料记载,设计教学以“消寒、娱乐”为中心,各级各科的教材与教学均与其意义相符,如社会科讲述寒带人的生活及冬季取暖的方法;自然科讲授冬季的气候以及动植物的过冬方法;卫生科传授冬季疾病的防治方法;劳作科指导学生制作有关消寒娱乐的模型,搜集有关实物;体育科组织开展适合冬季的游戏活动;国语科除教给学生准备文艺表演的材料外,还在说话课上讲授什么叫开会词、在作文课上练习写家长邀请函、在写字课上安排写活动的标语,等等。那时,学校主要通过组织演出活动等,展示学习成效,如排练演出了故事剧《一错再错》《冰天雪地中》、歌剧《新生》、三幕童话剧《长春花》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巴蜀小学在创造教育研究中,尝试实施“自主活动八分钟”课程;2001年,开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周”的探索性实验,每学期集中一周的时间,开展基于课题(问题/任务)的系列“综合实践大单元”活动;2012年,学校制定新时期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赋予“综合实践活动周”以新的内涵,开始进行“主题单元学习周”的实践探索;2014年,学校承办“第二届小学教育国际会议”,全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开发了以“桥”为主题,以“主题单元学习周”为载体,贯串全年的跨学科的项目学习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此后,在各年级自主开展以“火”“我的学校”等为主题的项目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将项目学习作为重构潜能开发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校全面推开;2015年,“小学教育巴蜀峰会”成功举办,会上,学校发布了《“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行动指南》,标志着包括项目学习在内的巴蜀小学律动课程体系更加丰富与完善。

二、以四大流程展开项目学习

巴蜀小学项目学习的展开流程大致分为项目确立、项目设计、项目探究和项目发布四个阶段。


1. 项目确立

项目的选题主要依据课程标准、现实运用和学生兴趣三方面来确定。学校通过召开学情分析会,了解学生需求;召开年级所有学科教师备课会,聚焦课标,重组教材;召开专家咨询会,科学论证选题。目前,根据儿童的生活从家庭交往扩展到同伴交往再到社会交往的特点,我们从本校及分校已有的众多项目选题中,筛选了六个主题,形成了分年级的序列化的项目学习内容:一年级“我的学校”,二年级“我的动物朋友”,三年级“呵护宝宝”,四年级“火”,五年级“桥”,六年级“梦想起飞”。在以年级为单位确定的上述各主题之下,我们希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如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自选或自定研究的小主题。


2. 项目设计

项目选题确定后,重点是要设计任务。通常,学生会基于自己的经验,提出有关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一个驱动性问题(a driving question)。这会帮助学生形成明确、清晰的目标,并感受到挑战。项目设计的另一内容是“量规”(rubric),即评价学习效果的标准。在布置任务时,教师就会给学生提供这个项目的评价标准;同时,在项目进行中,教师会随时评价学生的相关表现,并让学生持续地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估。


3. 项目探究

项目探究充满开放性,没有标准答案。学生通过充分讨论、亲身实践,合作完成任务。项目探究的基本流程或步骤包括:组建小组、拟定计划、学习实践、制作作品和成果运用。


4. 项目发布

项目学习的最终成果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发布与展示。其成果包括实物、录像、图片、PPT、网页、报告、小论文等。


巴蜀小学以年级为单位的项目学习每学年研究一个主题,具体内容开放而多元。上述前三个流程的任务主要通过平时的小、中、大三个课堂的学习来完成,学校鼓励年级、班级、小组和学生个人以多种形式开展个性化学习;而最后一个流程的任务则主要通过每学期一次的“主题单元学习周”完成:上学期以还原、分享、展示项目设计与项目探究过程为主,下学期以评价、展示与发布项目学习成果为主。

三、以深度体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贴近现实生活、跨越学科边界的项目学习使孩子们兴致盎然、脑洞大开。他们将思维、知识、行动、文字和情感表达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综合性的深度学习。如在“旅行攻略”的项目学习中,五年级的孩子们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综合运用语文、地理、历史、科学、美术、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电脑高手”负责下载、上传资料,“作文大王”负责编辑旅游文稿,方向感和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则担任“导游”……重庆市内的多个景区都留下了孩子们跋涉的足迹。经过一学年的持续研究,一篇篇有模有样的“旅行攻略”陆续出炉;在“主题单元学习周”的展示与发布现场,孩子们还不忘推销自己的旅游产品,他们说:“这样的学习,让我们‘累并快乐着’!”


在主题为“呵护宝宝”的项目学习中,巴蜀小学蓝湖郡校区的百余名学生,背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重达两斤的“面粉宝宝”,到爸爸妈妈工作的单位,参加了一场“真实的”求职招聘会:19家参与企业分别来自房地产、医院、银行、餐饮等行业,应聘者必须通过投递简历、面试、交流等环节,合格后方可获得入职机会,且培训后才能上岗,然后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20~50元的日薪。这样以“爸妈”的身份,带着“宝宝”“找工作”的角色体验式项目学习,不仅使孩子们体会到父母工作和每个行业的不易,也锻炼了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勇敢面对挑战、善于与人沟通、大胆表现自我等方面的能力。


项目学习因其内容的真实性、过程的生成性、情境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等,而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陈瑶老师在谈到项目设计与实施的感受时说:“老师要提前预设、细化好每个环节的情境和资源,即便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情况,还是会倒逼着我们对预设作出很大的调整,前期的备课很可能被完全推倒重来!说实话,我曾经为此而牢骚满腹……不过,最终看到我们师生在这样全新的学习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长,觉得一切都值了!”学生小查在谈到小组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时这样描述:“我们组曾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叶沛林要求退组!4-1=3,多么简单的算式呀,但它却意味着我们这个team就要‘垮掉’了!”不过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些小顽皮们还是磕磕碰碰又令人惊喜地完成了任务。也许,这就是真实的项目学习带给师生的苦与乐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