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较多,偏头痛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发作开始为颈内动脉分枝的痉挛,引起相应脑组织功能障碍的症状,继之转为颈外动脉分枝的扩张,搏动增强而出现头痛。中医又称“偏头风”,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多系肝经风火所致,一般可采用平肝熄风清热法治疗。(夏翔)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1、菊花10克、薄荷10克、生石膏30克、酒大黄 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细辛3克、藁本10克,水煎服。治疗74例,痊愈5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 2、
(1)柴胡9克、赤白芍10克、香附10克、桔叶10克、炒枳壳9克、甘草6克,水煎服。主治肝气郁结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2)半夏10克、陈皮9克、枳实6克、竹茹2克、桔梗9克、茯苓15克,水煎服。主治痰湿化热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3)当归10克、丹皮10克、红花6克、生地15克、桔梗9克、川芎6克,水煎服。主治瘀血阻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4)龙胆草9克、柴胡9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10克、枳壳9克,水煎服。 主治肝经血热型血管神经性头痛。(5)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5克、菊花9克,水煎服。主治肝肾阴虚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6)吴茱萸6克、党参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肉桂3克、旋覆花10克,水煎服。主治寒凝厥阴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7)半夏12克、茯苓15克、钩藤12克、白芍12克、胆星10克、陈皮9克,水煎服。主治风痰阻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8)桂技10克、白芎12克、甘草6克、生姜5片、大枣5枚、葛根15克,水煎服。主治营卫不调型血管神经性头痛。 共治疗310例,基本痊愈58例,显效97例,进步109例,无效46例,占14.84%。
3、生石决明 30克(先煎)、大川芎9克、香白芷4.5克、北荆辛4.5克,水煎服。治疗100例,近期治愈53例,好转46例,无效1例。
4、川芎15克、羌活12克、细辛3克、白芷15克。赤芍15克、元胡10克、三七粉6克(冲服),水煎服。治疗51例,症状缓解12例,进步3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5、川芎、白芷、白芥子、白芍、香附、郁李仁、柴胡、甘草,制成冲剂,每袋20克(每克含相当于川芎生药0.5克)。每日3次,每次服1袋,温开水冲服。5~10天为1疗程。治疗150例,显效45例,进步8l例,无效24例(16%),有效率为84%。
6、炙黄芪30克、白术20克、党参12克、升麻9克、柴胡9克、陈皮9克、生甘草9克,当归9克、藁本15克、白芷15克、川芎15克、细辛6克、水煎服。主治血管扩张性头痛。治疗34例,治愈26例,显著好转7例,有效1例。
7、当归20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藁本15克、白芷15克、细辛6克,水煎服。主治血管收缩性头痛。治疗30例,治愈13例,显著好转 17例。 8、天麻12克、当归尾12克、白菊花12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丹参12克、红花10克、桃仁6克、生地10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蔓荆子12克,水煎服。治疗62例24例,显效28例,有效10例。
9、当归30克、川芎30克、细辛5克、蔓荆子10克、辛夷花10克,水煎服。临床应用多例,皆获良效。
10、桂枝18克、白芍12克、半夏9克、瓜蒌30克、尾连30克、川芎9克、白芷9克、菖蒲15克、远志15克、茯苓15克、赤芍9克,水煎服。治疗21例,服药2剂显效19例。服药8剂显效1例,l例无效。 11、丹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熟地10克、鸡血藤15克、夏枯草9克、珍珠母20克(先煎)、细辛2克(后下)、刺蒺藜10克、菊花6克、秦艽1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后加入白糖榕化,浓缩至100毫升.每日1剂,12一15天为1疗程。治疗30例,治愈9例,显效18例,无效3例, |
|
来自: 昵称11739632 > 《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