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赞成把能量分作正负的。但是,这篇文字一定要借用这两个词。 在不少人眼里,“负能量”是开倒车的,是负面因素,只有“正能量”才是积极向上的。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很多的“负能量”,起的作用,是所谓“正能量”远远不如的。 最近,陕西洛南县永丰国土所,一个几乎算是体制内最小的小机构,但是也是土地爷,对于到所里要求返还建房保证金的村民骂了一句“滚出去”,这虽然是稀松平常的骂人话,当然也一定算是“负能量”。但是,正因为这样一句骂人话,村民被拖了很久要不回来的钱,居然很快就回到了手中。以前所谓的“因为是前任留下的问题,所以要等一等”的说辞,竟然一夜之间就不见了。 几年以前,也有这样一件事,郑州市的一个稍大一些的土地爷,规划局副局长逯军,也是面对群众上访要求解决土地补偿问题,说了一句充满“负能量”的话:“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一下子就推动了这个上访数年解决不了的问题。 河北省一位环保局长对于群众提出的地下水污染的问题这么搪塞:“煮红豆也能让水变红”,这反而推动了当地污染的治理。 中国有一句老话: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 据媒体报道,一个地方官员问专家“江豚好不好吃”,当得到“不好吃”的答复时,这位官员竟说“不好吃干吗要保护?” 四川阆中市国土资源局网站是这样回复询问的,有人问,“证件遗失了怎么办”时,网站竟回复“什么证件,我们不是东南亚办证集团哟!”。 因为官员充满“负能量”的语言,虽然确实反映了他们的愚蠢、无知或者是傲慢,但是,反而解决了久拖未决的问题。这是依靠所谓的“正能量”很难解决的。 当然,这些“负能量”的话语并不是能够直接促进问题解决的,要经过媒体的曝光,经过发酵。 所谓曝光,就是利用网络,报纸以及自媒体,把这些“雷人雷语”公之于众,让很多的人甚至是全省全国的人都知道。不少的官员是这样的,只是面对老百姓时,他们口无遮拦,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往往说的就是心里话。面对媒体时,或者知道自己的话将会被媒体曝光时,他们往往就说些言不由衷的话,那些话,听起来很是“正能量”。所以,用好媒体,是监督官员的好办法,也是用那些“负能量”推动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所谓发酵,就是媒体曝光之后的再次传播和分析研究,人民群众要参与到批评和反对中,形成源自老百姓的压力。也要有更多的媒体介入,参与报道和评论,使那些个“负能量”产生更大的影响。 设想一下,如果面对的某些官员满口都是“正能量”,说的都是《人民日报》的话,但是就是不给群众解决问题,还真是拿他没办法,也只得让事情继续拖下去。在这个意义上说,“负能量”的推动力远远大于“正能量”。 可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点,不是所有的“负能量”都能够得到曝光的,也不是所有的“负能量”能够产生大于“正能量”的推动力的,这里有技术问题,也有时机问题。 要强调一句:“负能量”的推动力,在于转化。而转化来自于媒体的曝光和群众的参与批评,这也是不容易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