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战略?

 张东键 2015-11-19

最近读了迈克尔﹒波特的《什么是战略》。在论文中,波特以“定位”、“取舍”为核心,从强调“运营效益”与“战略”的区别出发,指出了“真正的战略,应以竞争性定位为核心,对运营活动进行取舍,建立独特的配称”的观点。

他的观点,集中起来,就体现在“定位”、“取舍”、“配称”六个字上。

“定位”的核心是“进行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运营活动,或者以不同方式进行和竞争对手相似的运营活动”。

“取舍”是“定位”的需要,也强化“定位”的功能。“取舍”通俗地讲,就是“选择服务于哪些目标客户群、提供哪些产品、满足客户哪些需求,同时也决定不服务于哪些客户或需求、不提供哪些特定的功能或服务”。

“配称”是在“定位”和“取舍”的基础上,将所有活动整合在一起,使各种运营活动配合得当,使运营活动与战略保持简单一致性、活动之间相互加强并使投入最优化。

波特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市场的竞争战略,是他倡导的成本领先、别具一格、集中优势的延伸,但更强调企业的特性,强调赢得竞争的关键不在于模仿。

我很赞同他的观点,我们以往只强战略的方向性、长远性、全局性,忽略了战略是竞争背景下的战略,只有当它具有基于“取舍”基础上的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特性,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才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的领先地位。

人生战略和国家战略也是同理。

从童年开始,父母或自己就会给人生制定很多的理想和目标,但五年、十年、二十年后,能实现的理想和目标又有几个呢?往往只有那种自己最擅长的、最有经验的、最实际的才能在生活中得到实现。可想而知,如果二十年前、十年前、五年前我们只专注于一件事、一个行业、一个目标,到今天就一定能实现。

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五十年不动摇。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这既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同时也是做为国家战略的定位和取舍。否则,我们就“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或以“明主法制建设为中心”了。只有当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国家的资源和政策才会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提供综合国力,进一步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同时,我也赞成波特战略应具有稳定性,而不是所谓的动态的观点。动就易分心,就易偏离轨道。正如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五十年不动摇一样。当然基于新的战略定位上的动,则是可以考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