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贬官不幸文化幸

 gudian386 2015-11-20

贬官不幸文化幸

----中国古代独特的贬官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其中不能缺少的就是文人。当政治一旦与文学挂钩,就必定会衍生出带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中最为奇特、有趣的当属“贬官文化”!本文试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入手,探讨中国“贬官文化”的特点,得出“贬官文化”的含义,以及这种文化产生的原因及其产生后所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贬官文化 特点 文化人格 产生原因 反映出的问题


  余秋雨在《洞庭一角》中提到了中国的“贬官文化”。“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①
  因此,我认为:“贬官文化”其实就是文人的被放逐,然后寄情于山水,写下千古名篇,流传于后世。
  —、“贬官文化”的文化人格及其特征
  我们谈到“贬官文化”,就不能不说到中国的文化人格。中国的民族文化人格,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而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集中体现则是传统文人的品格,但传统文人的品格又是复杂的。
  中国的文化人格大体可分为五类:⑴入仕途而发迹者;⑵入仕途而困惑者;⑶入仕途而遭贬者;⑷入仕途而遁入空门者;⑸不入仕途者。
  (—)文化人格的体现
  第一,入仕途而发迹者。代表人物就是明代进士徐光启,他是一个精明的上海人。“这个上海人非常善于处世,并不整天拿一整套数学思维向封建政治机构寻衅挑战,而是左右逢源,不断受到皇帝重用。”②徐光启可以说是一位幸运儿,正如各代状元一样。但毕竟这样的文人占中国古代文人的少数,这种文化人格只在一个小范围内体现。“徐光启至死都是中西文化的一种奇异组合:他死后由朝廷追封加谥 ,而他的墓前又有教会立的拉丁文碑铭。”③他身上体现的是一种中西合璧,但可以看出余秋雨对其说是“赞赏”,还不如说大嘲讽。
  第二,入仕途而困惑者。事实上,走仕途这条路的的文人,大多是困惑的。“王安石一生经历的政治风浪多,社会地位高,但他总觉得平生有许多事情没有多大意思。”④ “宦身有吏责,觞事遇嫌猜。”⑤王安石入了仕途,但是他却是困惑与不自由的,他向往归隐山林的生活,却不能不克制住自己。困惑之情正是
  第三,入仕途而遭贬者。中国文人科举入仕,但他们往往因为与统治阶级的“道”不相符或是因为“文化群小”而为官不长。“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⑥由此可见,“文化群小”现象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悲剧。苏东坡、柳宗元等人就是属于这一类,而文化人格最典型的也正是这一类.
  第四,入仕途而遁入空门者。那些入仕途而遁入空门的文人,常表现出的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就是典型的代表。“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位据说早在幼年就能赋诗的文学天才投笔从戎,帮助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写过一篇著名的《讨武曌檄》,雄文劲采,痛快淋漓。连武则天读了,也惊叹不已。徐敬业终于失败,骆宾王便不知去向。”⑦后人说他做了和尚,并与狼山长江做伴。文人仕途梦的破灭,就如心死般,最终会选择遁入空门,因为他们人格中的大气就迫使他们做出这种无后路的决定。
  第五,不入仕途者。这种文化人格只存在于才子型、浪子型的人身上。“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⑧这就是那个“自称江南第一才子,也不干什么正事,也看不起大小官员,风流落拓,高高傲傲,只知写诗作画,不时拿几幅画到街上出卖”⑨的唐伯虎。“他有权利躲在桃花丛中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⑩这就是所谓的“隐士”,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出现,“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11
  (二)“贬官文化”的具体体现
  “贬官文化”属于中国文化人格的一部分,那么从先秦到明清,文人墨客属于“贬官文化”范畴的应该不胜枚举,其中名家就占据了相当大的一个部分了。
  “贬官文化”的典型性代表人物就是柳宗元。
  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他在永州呆了10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的写作状态。”○12柳宗元被贬,他的心情是极为郁闷的,他的才识正如永州荒凉无人赏识的山水一样,只有沉寂。面对永州的自然山水,他将自己内心的痛苦融入其中,从而有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绝唱《永州八记》。“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13从这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柳宗元的那种心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通过写山水而抒发自己的被贬之思,以及怀才受谤的无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4 这首五言绝句,呈现出的是一种寒夜的清冷静寂。可见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精神上受了刺激,他压抑的情绪在这里得到了释放。贬的不只是一个官,还是一个诗人,一种抱负。
  他的才情在贬谪中得到表现,但他却忘记不了仕途。这就有了历史上不胜枚举的升官再贬的例子。“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着无数诱惑。”○15所以公元815年年初,一纸诏书又将他引回长安,但等待着他的结果却是被贬到更远的柳州。
  “在柳州的柳宗元,宛若一个鲁滨逊。他有一个小小的贬谪官职,利用着,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奴婢。”○16柳宗元在柳州的政绩及其文采是摆脱了历代文人的想法,他按自己的心意,凭借自己的文化人格,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在写柳宗元的同时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刘禹锡。两位大文豪有着同样的命运,自然感同身受。真正的文学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时间增益了柳宗元的魅力。他死后,一代又一代,许多文人带着崇敬和疑问仰望着这位客死南荒的文豪。重蹈他的复辙的贬官,在南下的路途中,一想到柳宗元,心情就会平适一点。柳州的历代官吏,也会因他而重新检点自己的行止。”○17那些官员受了柳宗元的影响,才在柳州这个地方成就了一番事业。正如余秋雨最后写到:“朝廷万万未曾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18
  “贬官文化”的继承者,除了柳宗元,还有一位,那就是范仲淹。
  “1046年,范仲淹倡导变革被贬,恰逢另一位贬在岳阳的朋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罢,要他写一篇楼记,他便借楼写湖,凭湖抒怀,写出了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直到今天,大多数游客都是先从这篇文章中知道有这么一个楼的。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已成为一般中国人都能随口吐出的熟语。
  不知哪年哪月,此景此楼,已被这篇文章重新构建。文章开头曾称颂此楼‘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于是,人们在楼的南北两方各立一个门坊,上刻这两句话。进得楼内,巨幅木刻中堂,即是这篇文章,书法厚重畅丽,古色古香。”○19
  洞庭湖因它而出名,岳阳楼因它而荣耀。参观的人多了,冷清之地也变得热闹起来了,正是“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具著声名。”○20
  所以,“贬官文化”在这里所体现出的特点就是:“先是景观被写入文章,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观。借之现代汉语,或许可说,是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罢”。○21同时,还体现出了一种豁达与宽容。
  二、“贬官文化”产生的原因
  “贬官文化”能被称其为文化,必定有一定的文化内涵,通过事例,从各方面分析一下其本质原因,我们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外部原因
  这个外因是由整个社会造成的。中国文人科举入仕,科举制度的实质是要
  把时代的文化、政治、经济和道德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要求文人与统治阶级在“道”上吻合。因此,文人成为了统治阶级操纵的一颗棋子。
  中国的封建统治是中央集权的,中央集权的作用是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用武力或是从思想上对人民进行镇压,不让其起来反抗自己,不让任何人有反动思想。中国的封建社会又是长期黑暗的,所以文人就在这种环境下有了复杂的人格,也有了痛苦的命运。
  封建统治者针对文人采用了一种精神攻击的策略。文人一旦进入官场,紧跟着的就是政治了,同时也有军事和权谋。官场最是无情,充满了机诈、嫉妒、仇恨和杀戮,迂腐的书生们常常成了这种斗争的牺牲品。这里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雨腥风,但文人受到的折磨却甚于这些,他们被残酷折磨的是精神呀!
  从秦始皇开始,一直到清王朝的推翻,中国文人的身体与精神的迫害就一直
  不曾停止过。迫害的方法很多,残忍的如“焚书坑儒”,巧妙的就是文字狱了。文人的人格如果与当时的社会不相符时,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仕途的失意,被贬的命运。一路被贬,品尝了苦难,洗去了身上的虚浮,与山水、自然亲近,将才学洒下他们,写出了传世佳作。
  正因为有了这些外部因素,才促使了“贬官文化”的产生。所以,社会环境是“贬官文化”产生的一大原因。
  (二)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显而易见是来自于文人自身,即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独特的心态。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十载,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赢得一官半职,给朝廷效力,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事,以求青史留名。他们信奉儒家的“三纲五常”,等级制度早已经在思想中根深蒂固了。但文人毕竟饱读诗书,真正的读书人永远成不了权谋家,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一丝不容忽视的善良和正义。所以,官场上他们永远在输。
  冷成金对文人就做了很好的概括,他在《读史有学问》中写道:“文人的作用仅限于‘吏之师’而已,说得好听一点是‘帝之师’,至于老师说的话学生听不听,无权无钱的老师实在是无能为力。这一点与侠客相比,实在大有不如之处。侠客一怒之下,可以取人首级,如果老师惹怒了学生,不仅没有饭碗,甚恐有性命之虞。所以文人往往一肚子美政理想,却总是无计可施。”○22因此,几千年以来,中国文人只能把理想抱负寄托早文字里。
  他们这种独特的心态,决定了他们必定受到封建社会的制约,并且有着一个不得志的命运。“贬官文化”也因有了这层内因因而产生出来。
  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相结合,导致“贬官文化”产生并且存在。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离,缺一不可。

  三、“贬官文化”反映出的问题
  (一)文人缺陷的暴露
  我们也许不了解文人,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的命运。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曾写道:“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有浓重的霉味,却是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23
  这就是中国文人的心态在作祟了,儒家思想告诉他们要忠君爱国,所以只好用这些诗作来反抗一下,这只能算文人缺陷的暴露形式:无力反抗,但又不愿沉寂的心态。
  还有被贬的柳宗元,他也只是在被贬后才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的棋子,而是凭借自己的文化人格,营筑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24 “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凝入心灵,并巍成方圆。它们突然变得清醒,浑然构成张力,生气勃勃,与殿阙对峙,与史官争辩,为普天皇土留下一脉异音。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
  华夏文明,才不至于黯喑。”○25是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文人才有力量,才有底气。虽然知识一丁点,但也已足够了。
  中国文人是缺陷在于人格的缺失,探马已没有自己的独特人格了。社会造就了他们的这一缺陷,所以“贬官文化”下的文人只能像柳宗元一样,躲在角落,维持着那剩下的最后一点人格了。
  (二)文人与政治不可分
  “贬官文化”产生的原因中就有政治,而且联系还很密切。
  一方面,政治决定了文人的创作、人生、前途,乃至生死。中国文化人格分为五大类,这五大类又都与“仕途”有关,可见,文人离不开政治。另一方面,统治者要借文人的才学来维持统治。因为文人在那个时代是一个道德形象,他们的文化品位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文人必定无法摆脱政治的影响。
  将中国文人与政治联系起来的是科举制度。“中国科举,是历代知识分子恨之咒之,而又求之依之是一脉长流。中国文人生命史上的升沉荣辱,大多与它相关。”“一代代知识分子的最高期望,就是通过科举的桥梁抵达帝王的‘毂中’。” ○26文人的心态与社会的需要,将文人与政治紧紧相连。文人为政治握笔,即使是贬谪后的文人依然用笔墨抒写政治上的不得意;政治又影响着文人的创作,文人的仕途不管顺利与否都忘不了政治,笔下的山水是政治的化身。
  《夏雨后寻愚溪》中写道:“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啸歌井炎燠。”○27诗中“愚溪”与“荒泉”就是诗人自比。“柳宗元毕竟不能忘怀现实政治和自身遭遇,失败的悲愤和被贬的怨艾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这种心情常常与恬静闲适的追求纠结在一起,流露在诗中。使诗在闲适中有寂寞,在恬静中孤独,在平和中有悲伤。”○28
  所以说,文人由于政治不可分离,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四、总述
  通过《文化苦旅》可以看出:中国的“贬官文化”就是中国文人官场失意后,游走于山水间,将自己济世为民的满腔豪情,将自己的情绪变化寄寓在山水间,泼洒文墨,留下篇篇佳作,供后人品读。
  “贬官文化”并非是有趣的文化现象,通过余秋雨的笔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时,只有一种悲凉的感觉。这一文化现象,归根结底是沉重的,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文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政治对文人的制约,文人自身心态的影响,都决定了中国这一现象出现的必然性。不管怎么说,“贬官文化”都将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需要我们重视并研究。(红树主人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