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陈宝贵医论医话选》分为医论篇、医话篇。医论篇包括四部分:五神脏的理论研究及其在老年脑病中的临床应用与科学研究;脾胃病理论的认识、治胃九法、重建脾胃生理功能的学术思想与脾胃病的用药特点;临证思辨方法,以证统病、辨证论治等;临证用药体会,包括专病、专证、专药,脏腑用药,归经药,单味药,对药,师承用药特点,全部结合临床,深度挖掘,指导临床。医话篇主要针对一病、一证、一方、一药、体质、药膳等结合临床进行总结阐述,并将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思考及启示予以分类。本书从不同侧面总结了陈宝贵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学习参阅。 陈宝贵教授简介
陈宝贵,生于1949年,号碧湖,天津市武清区人。1965年开始从医,担任乡村医生;1971年跟随柳学洙先生学习;1975年进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1978年毕业后分配至县人民医院(现武清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专门负责柳学洙先生的学术继承工作,与先生吃住在一起,尽得其真传;1983年进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学习,系统研读了中医四部经典著作及研究生全部理论课程。 柳先生在授予其出师书中写道:“该生踏实认真,对于中医经典著作苦心钻研,总结临床医案,获效处予以剖析所以有效之原理,于疑似间一点即透,举一反三,助予整印了《产后发热证治辑要》及《诊余漫笔》二书,喜其深得要旨。昔马俶晚年得尤在泾对人言:‘吾今得一人胜得千万人矣。’余不敢望马尤二先哲之项背,然情事颇相似,故并记之。”并赋诗一首:“保健从来重养修,素灵遗产几千秋。吾侪朝夕勤研讨,皕载芳踪羡马尤。”足见先生识才爱徒之慧目慈心。 1988年,柳先生去世,陈宝贵正式接任中医科主任工作。1989年升任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副院长,又于1998年担任书记兼院长。期间,他注重人才培养,开创了梯队、师承培养模式,为中医院培养了四批共百人的管理和技术青年人才,为了使青年人才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在他的努力下,武清区中医院升格为三级甲等。近5年来已有150多名硕士、博士等一批高端人才来院工作。其中,陈宝贵传承工作室就有20多名硕士、博士跟随其学习。2006年陈宝贵教授辞去了书记兼院长职务,任名誉院长。 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陈教授始终坚持门诊、查房和带教工作,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教授带教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共30余人,指导他们临床和科研工作。陈教授先后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还获得了中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优秀指导老师,天津市首届名中医,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等荣誉。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体质学会常委、天津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天津中医学会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国医大师吴咸中荐语
清·赵晴初先生言:“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又,陈实功《医家五戒十要》有言:“凡乡里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陈宝贵教授恪守古训,如今能成为真正继承、弘扬中医医理、医技、医德的中医大师,实属难得。 陈宝贵教授从事中医工作50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与陈教授相交20年,深知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提倡中西医融合,积极创建张锡纯中西汇通流派,开展了一系列中西汇通的学术研究,此志与吾不谋而合,心心相印。今逢《陈宝贵医论医话选》即将出版,陈教授邀序于我,乃欣然命笔。 《陈宝贵医论医话选》一书集陈教授多年来对老年痴呆、脾胃病、失眠等多种疾病的医疗实践、教学、科研之精粹,体现了以证统病、辨证论治;以病统证、分型论治;以方统证(病)、谨守病机;中西合参、优化方案;组方用药、配伍精到;熟知药性、结合现代;先全后专、融会贯通系统完整的临证思辨方法,他将人体的生命活动理解为神机,正常的生理功能为神用,通过各种治疗手段使病理状态恢复为神使,高度概括了五神脏理论指导下的从神论治的临床思路。重建脾胃生理功能、治胃九法、临证用药体会、医话等篇章段落全面反映了陈教授的中医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 陈宝贵教授将一生的精力奉献给中医大业,在他从医50周年之际,将半个世纪的智慧精华荟萃成书,以飨读者,相信对中医初学者、临床工作者、科研工作者都有借鉴参考之用。 目 录 医论篇
新媒体编辑:郭青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