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唯闻最美 2015-11-20

新课程背景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教材研究业务讲座)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有效教学就是在合乎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按照合理的构想设置教学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训练,在单位时间内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笔者认为,所谓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尽可能多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减负增效”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1、把握好教材,分析好学情,是提高课堂导入有效性的前提。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可见,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课堂导入也是一样。对于教材,我们首先要弄清教材的内容和它的编排特点以及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然后根据内容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导入方式。

例如,在习作教学中,要求导入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习作教学时,要尽量减少固定的、单一的、条例化的作文题目,而要充分创设情境,提供学生想象的时空,这也符合李吉林“形真、情切、意远、理寓”的情境式作文教学的理念。低年级可以生活场景、童话故事的创设为主,随着儿童思维能力、情感意识的不断发展,中高年级可以慢慢向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过渡。

2、根据导入的原则,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是提高课堂导入有效性的关键。

有效的课堂导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第一,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的创设应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生活中经历过的事为主,这样他会觉得特别亲切;还应与学科特点相结合,要与生活相结合,要体现出语文的生活化。第二,课堂导入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导入的过程也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第三,导入要有趣味性。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审美的乐趣。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设问要准

所设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扣准教学目的和要求;设疑时围绕中心、总体设计,在“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决不随心所欲;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讲求过程、不重结论,具有可思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2、提问要活

问题设计要因课文而异。设计问题,或平中见奇,平中求活;或多重设问,逐层深入;或抓住矛盾,提出问题;或变化角度,启发思考。

3、发问要巧

课堂上提问,要注意时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寻找最佳时机,一方面,在学生思维容易堵塞的地方巧妙设疑,创设“愤”“悱”情境,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然后开通思路,释疑解惑;或者,在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使先入为主的错误得以纠正。

记得在教学《荷花》一课时,针对文中的一句话“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间长出来”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中的“长”字你还能用什么字来代替?学生们对这个问题都充满了兴趣,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有的说改成“钻”,我说:“这真是一朵顽强的荷花啊!”有的说改成“伸”,我说:“这一定是一朵睡眼惺忪的荷花,伸着懒腰出来了。”有的认为改成“冒”,我的评价是:“我真佩服它的勇气,它一定经历了千难万险。”更有趣的是还有个孩子用了“爬”字,我“夸赞”他说:“你面前的荷花还没长大,你要对它加倍呵护啊!”孩子们露出会心的微笑。尽管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体会到用“长”字更能表现出荷花的勃勃生机,但孩子们在问题的激发下,绽放思维的火花,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情趣。

4、问中有导

这是指提问中要随时给学生启发诱导。《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强调教学要重视启发诱导。提问中有问有导,启发学生思考,教师不要越俎代庖。提问过程中,要善于设疑(提出问题),善于质疑(反问),善于激疑(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也要允许存疑(允许学生保留意见)。

三、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练习是为了配合教学设计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练习的指向对象为学生,学生是练习的受用者,练习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可从学生的使用情况窥见一斑。苏教版教材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其中的练习形成一个训练的梯度,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的纵向的训练序列。如写作相关练习是低年级说话写话,中高年级习作。

苏教版教材的语文综合活动练习范围广,形式多样,内容具体可行,关注语文学习的开放性,强调学生自主性,重实践、重探究、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一、二年级小学生好动,故观察身边的生活和大自然、动口动手、制作等的活动多些,而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心理和思维水平有所发展,已初步适应语文学习的条理性和系统化,可以开始观察和记录校园与社会、收集资料、有计划地开展活动,故办板报或展板、结合生活实际、联系其他学科内容等的活动多些。苏教版高年级教材的语文综合活动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查阅资料、口语交际和习作等方面的整合,每次活动都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步骤性的指导,从而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教学时,老师们要正确领会教材编写的特点和意图,切实提高语文综合活动练习的有效性。

在自主设计课堂练习时,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既要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把握、情感体验方面的练习,也要设计一些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积累以及提高阅读能力的练习。教师除了要正确解读文本,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外,还要善于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结合课文教学,设计精要的练习,在课堂上完成语文能力的提升,而不是靠课后做大量的练习来弥补。

四、课堂拓展的有效性

语文天地何其广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拓展能够带领学生走进更深远的语文环境,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所谓“拓展求发展”。但是,有效拓展不能忽视以文本为基础。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学生进入到文本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学习中去,不论是怎么样的拓展都不是盲目的,都应以文本为基础。有效拓展还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拓展并不是教师漫无目的的文化游走,拓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的内涵及外延有一个更深入更宽泛的了解,因此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课堂组织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组织的有效性首先要求语言组织的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语文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优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生成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内容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但又要考虑到学生基础的差异,设计面向不同学生的分层练习和分层学习活动。

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

有效教学体现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教师的教学艺术,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各国教育专家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和背景,对有效教学做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有效教学的涵义、基本特征、基本理念等,为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但这些理论还有待于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去体会和运用,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教学策略。同时,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构建的,这里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深厚涵养以及孜孜不倦探求的心灵,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专心听讲、倾心体验、积极参与。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就是它施展的场所,让语文课堂少一点热闹多一点情趣,少一点花哨多一些效率,少一点说教多一些语文味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