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菊灿灿

 福莲 2015-11-20

提示:点击上方↑↑↑陌上花开视觉文化即可关注订阅


赏菊,体会高洁中的多彩之美,感悟平凡中的傲然之情。自古文人多爱菊,爱的是菊花高洁品质;百姓也爱菊,爱的是菊花平凡品性。秋日里,秋风中,菊花在盛开......



关于菊花的诗歌,最早的大概要算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了,诗人以菊花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品质,吟出了不朽的杰作《离骚》。



晋代的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赋予了菊花独特的超脱风格。同处晋代的袁崧“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写出的菊花俨然是淡定的自己,哪怕处于恶劣的环境,也不会改变自己。



唐代的诗人也多留有关于菊花的诗篇,白居易在诗中写道:“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杜甫有诗句:“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李白也用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特有的豪情。



在文人的眼中,菊花显然不是平凡的花儿,而是具有高尚品性的文人化身。明代风流诗人唐寅在诗中赞道:“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元稹更是感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女性文人爱菊花,看到的不仅是傲然的灿烂,也不仅是“黄花廋”的怜惜。“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宋代女诗人朱淑真从女性的角色写菊花之美,菊花不同其他花儿随风凋谢,而是在枝头老去,留下芳香。



百姓爱菊,爱它长于山野薄地、农家院落,顶风霜而盛开;百姓爱菊,爱它不似娇贵的名花难以种养,爱它给秋天带来明媚的温暖。



邀约着去赏菊,或者随手就在田间、路边带回一捧插在粗瓷花瓶中,就那么简单,就是我们普通的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