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以色列“鸽翅行动”救援始末

 yezhu8888 2015-11-20

8月28日,最后一批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搭乘飞机顺利到达以色列特拉维夫机场。法新社

8月28日,最后一批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搭乘飞机顺利到达以色列特拉维夫机场。法新社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特约撰稿 徐新 发自南京

“这是一个历史时刻。该时刻从‘摩西行动’开始,接下来的是‘所罗门行动’,而高潮是‘鸽翅行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正在书写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历史的最后一页。”以色列犹太事务代理组织主席纳坦·夏兰斯基在“鸽翅行动”的庆功仪式上,做了这样一番总结。

8月29日,当载有237名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的飞机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机场着陆时,代号为“鸽翅行动”的又一场救援接运海外犹太人的行动宣告圆满完成。

现代以色列国作为犹太人家园,于二战后的1948年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说,以色列是受迫害、遭歧视的犹太人的一个避难所。

以色列在1950年颁布《回归法》,从法律上赋予了每一个希望移居以色列的犹太人以移居权和永久居住权。而1952年颁布的《国籍法》又明确规定,任何一个犹太人只要一踏上以色列国土,即自动具有该国公民身份,享受一切以色列国提供给公民的权利和福利。这是以色列对全世界犹太人做出的庄严承诺。

为了这个承诺,以色列在过去的60多年,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救援接运行动,将居住在散居地、面临困境或希望回归以色列故土的犹太人接回犹太人自己的家园。而在这一系列的救援接运行动中,最引人注目的群体莫过于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而“鸽翅行动”接运对象也正是他们。

认定“黑色”犹太人

从人种学的角度,犹太人属于中东地区的闪米特人,早在两千年前,由于迫害,犹太人散居在世界各地,加上与异族的通婚,现代的犹太人已经失去统一的特征,特别是在肤色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如生活在欧洲的犹太人基本上为“白色”,而生活在地中海地区的犹太人为“橙色”。但在18世纪之前,人们从来没有想到会有黑皮肤的犹太人。

18世纪60年代,一群欧洲探险家来到埃塞俄比亚探寻尼罗河的源头时,无意中发现“有些埃塞俄比亚人竟也信奉犹太教”。这些所谓信奉犹太教的人主要聚居在埃塞俄比亚塔纳湖以北地区。和大多数埃塞俄比亚人一样,他们肤色黝黑,生活水平很低,文盲率很高。

由于信仰不同,他们在当地长期被当作一个少数民族对待,备受歧视,长期被剥夺拥有土地的权利。但是,他们不顾民族与宗教的歧视,坚守自己的传统,信奉犹太教,诵读用吉兹语翻译的《圣经》和其他犹太教经文。虽然他们实行的某些宗教仪规和习俗,同主流犹太人社会存在差异,但他们仍严格遵守犹太教的基本法规和传统,如实行割礼,守安息日、逾越节、赎罪日等犹太教节日。根据犹太认定犹太人的传统,除了母亲是犹太人的人被自然视为犹太人外,信仰犹太教的人也是犹太人。因此,这批埃塞俄比亚人被学界视为犹太人。

据推测,在公元1世纪,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曾达到过百万,不过在被发现时已经减少到25万,到了20世纪初有5万,在移民以色列前,只有2.8万左右。

1973年,以色列犹太教的塞法迪大拉比首先作出正式裁决,裁定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是古以色列人的后裔,属于犹太人的一支。1975年,阿什肯纳兹人大拉比发表声明,赞同这一裁决。随后,以色列政府设立的一个特别委员会经分析研究也作出决定,正式承认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是犹太人,同其他犹太人一样享有向以色列移民的权利。

情报机构策划救援但被迫中断

20世纪80年代初,埃塞俄比亚当局出于政治原因,开始禁止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开展犹太教方面的活动和学习现代希伯来语,社团领袖被指责是“犹太复国主义间谍”,受到骚扰并遭政府监视。因此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表达了强烈希望回归以色列的愿望,以色列政府便指示情报机关“摩萨德”负责处理接运事宜。于是,一场代号为“摩西行动”的救援行动由“摩萨德”策划,并在1984年11月18日到1985年1月5日期间实施。

这一接运犹太人的救援没有获得埃当局的认可,因此行动一直是秘密进行。为了避开埃当局,救援接运计划安排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约8000人,其中主要是青壮年男子),以游民的身份乘坐原始牛车经长途跋涉抵达苏丹境内,再由以军偷偷空运到以色列。但最后由于情报泄露,阿拉伯国家对苏丹施加了压力,“摩西行动”在接运部分难民后被迫中断,致使约1.5万名希望离开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未能离开。不仅如此,还有800名已经离开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滞留在苏丹。

不过,以色列的靠山在这时伸出援手,时任美国副总统的老布什指示美国中央情报局实施“约书亚行动”,将这一批滞留在苏丹的犹太人运至以色列。该行动可视为“摩西行动”的一项范围十分有限的后续行动。

“摩西行动”未圆满完成的一个后果就是,大量埃塞俄比亚犹太人与其亲人两地分居。于是,以色列政府积极展开外交努力,试图说服埃塞俄比亚政府允许留在那里的犹太人自由离境。经过艰难的谈判,以色列向埃政府提供了包括100辆T-55坦克,以及埃空军所急需的零配件在内的军事援助,埃政府终于松口同意允许剩下的犹太人以探亲的名义前往以色列,这样也好向阿拉伯友邦交代。

绝密之下接运万余名犹太人

不巧的是,1991年,以色列与埃塞俄比亚政府达成的协议尚未来得及落实,埃政局便陷入混乱,总统门格斯图宣布辞职,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如果以敌视以色列著称的叛军获得政权,原先的协议肯定会泡汤,而且这批希望回归以色列的犹太人一旦落入叛军之手,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及时接运出犹太同胞,以色列政府当机立断,决定抓住乱局之机,采取直接营救行动。以政府迅速制定了日后所谓的“所罗门行动”,责成“摩萨德”立即组织营救行动。

由于只有空运一种选项,接运的任务落在了以色列航空公司的肩上。当时已经从原居住地集中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等待离开的犹太人达1.5万人。要完成如此多人的接运任务,至少需要往返飞行34架次。而且当时的日期是5月24日(星期五)。根据犹太教传统,犹太人不可在安息日,即星期六工作,以色列航空公司作为国家机构,禁止在安息日飞行,因此航空公司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安息日到来之前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然而犹太人并没有因此束手待毙。以色列宗教权威部门根据犹太教的另一传统——为拯救生命可以不遵守安息日不工作的诫命,以此时的埃塞俄比亚形势万分危急,在那里的犹太人生命随时都会遭受不测为由,特许以色列航空公司在安息日飞行。就这样,在随后的短短36小时之内,以色列航空公司马不停蹄地把埃塞俄比亚境内14325名犹太人及时、平安地接运到以色列,完成这一营救壮举。而就在此次行动结束几个小时后,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便落入叛军之手。

为了确保行动的万无一失,“所罗门行动”同样是一次在外界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的秘密行动。而且这次行动还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一架普通的波音747飞机竟然一次搭载了1122名乘客。

事实上,为了尽可能多地载人,以色列航空公司已经事先撤除了飞机上的座椅,以减轻飞机自身重量和增加空间。经计算,飞机可以载客760名,后来发现这些人身体均很瘦小,体重低于常人,加上没有行李物品,因此临时决定加载360人,使得一架飞机的载客量达到前所未有的1120人。谁知,在飞行途中又有两名婴儿出生。于是,该飞机的最终载客总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122人,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一则趣闻。

“宁可错,也不漏”

“所罗门行动”的成功实施并没有彻底解决埃塞俄比亚“黑色”犹太人问题,因为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行动均为秘密行动,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在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不知道接运行动。“鸽翅行动”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设计的。

10年前,仍然滞留在埃塞俄比亚境内的犹太人不断要求移民以色列,并开始在设在首都斯亚贝巴的犹太代办处门外聚集。这批人身份更为复杂,大多数经济上贫困潦倒,不少人只是声称与已经被接运到以色列的犹太人有家庭关系,而事实上他们很可能只是远亲,因此根本无法确定他们是否真的是犹太人。然而以色列政府还是开始考虑他们的请求,尽管其中存在大量、复杂的甄别过程。

以色列历届政府都深刻地懂得移民对以色列意味着什么。前总理梅厄夫人就曾说过,“没有移民,我们何来国家”。吸收大量犹太移民到以色列定居,不仅关系到以色列做出的承诺,而且是以色列建国的基础和巩固的关键。因此无条件接纳世界各地,特别是遭受迫害或面临险境的犹太人,并全力给予协助,是以色列的国策。

尽管在吸收移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差错,但以色列在这一问题上一直秉持“宁可错,也不漏”的指导思想。前苏联解体时,曾经有超过百万的苏联犹太人涌入以色列,而后来发现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并不是犹太人,但以色列政府还是接纳了这些人。

2011年7月,以色列政府决定实施代号为“鸽翅行动”的救援行动,旨在将留在埃塞俄比亚的最后一批大约7500名的犹太人空运回以色列。因为甄别程序需要较长的时期,根据计划和安排,政府每月接运200名犹太人。而原计划2013年10月才会结束的“鸽翅行动”,在8月29日晚提前完成。(作者系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所长)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