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唯闻最美 2015-11-21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更期待能把情感教育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能正确的看待周围的事物。的却,孩子现在正处在社会情感和人生观念形成的初期,说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对他们而言还为之过早,但是孩子的内心已经能判别是非,有了自己对善与恶的区分标准,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之中体会这个善恶标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无一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的感情。这些文章文字优美,字里行间无一不凝聚着作家对祖国的自然风光的无限热爱,对周围事物的深切体会,它们或清新委婉,或崇高悲壮,让人回味无穷。因此,在教学中,要适时地把情感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把情感传递给学生。

    情感教育具有调控作用。小学生的情感特征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想要去探求事物背后的深层含义,但是受年龄以及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不可能也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他们需要被理解,需要交流和沟通,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肯定,而情感教育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鼓励比任何手段都要快速和迅捷,它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协调他们的认知情感,更好的开发出他们内在的潜力,让课堂更有活力。现在,我在教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是那么的丰富,远远的超乎了我的想象,对于我来说,如何正确的使用评价语也成为了关键所在。在这个问题上,我还需要努力,要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情感教育还具有熏陶作用。由于情感教育具有可溶性,能够通过语文教学将文中所承载的情感传达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这样,学生在理解和体会文章时,这种情感就会经过他们的加工,变成自己的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纯洁的感情、高尚的道德情操、爱憎分明的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它能不露痕迹地启发学生,挖掘学生的灵性,唤起学生爱憎亲仇的健康意识,从而使其向善的情感不断得到巩固。

    综上所述,小学生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特情感特征的群体,他们在自己和他人的世界里体验着情感,表现着情感。语文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尽让学生领悟语文中所蕴涵的纯真、善良和美好。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只是水平,创造出情感教育的浓厚氛围,让语文教学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走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