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台锣鼓“小议”

 文化龙乡 2015-11-21
  □李水占(河南安阳)

  戏曲锣鼓就听觉而言,它是戏曲艺术的明显标志。同时,它也是一种宣传工具。在我国的广大乡村,习惯上听到锣鼓响,就知道这里要演戏了。延伸至七十年以前,戏曲表演团体

  在每场戏的演出之前,总要打上二至三遍不同的锣鼓形式,用以招集观众。这种锣鼓形式术语称为“打通”或“打开台”。这两种叫法大致相同。“打通”就是通知观众演出将要开始了,而“打开台”一是表明开场演戏,二是表示这个舞台将开始献艺,求神灵降位观赏。至今农村还有“破台”的习俗。就是新建舞台,在演出之前鸣放鞭炮,杀鸡祭奠,意在破邪除鬼,祭奠方位神灵加以保护,使演出中平安无事,演出成功。

  由于过去宣传工具较为贫乏,全靠锣鼓作以宣传,因此在锣鼓的艺术形式上,艺术先辈用他们的智慧积累编制遗留下来一笔丰盛的艺术遗产。“开台”的锣鼓演奏形式丰富而多彩,大致分为《大开台》、《文开台》、《武开台》三种。

  《大开台》即大铜器所演奏的形式。所谓大铜器,就是“大铙、大镲”,俗称“四大扇”。直径均为45厘米,中间有碗。“大镲”的碗大,碗上有孔,供系布饰而用。而“大铙”碗上无孔而且小,碗与片接连处有一指宽的铜沟。食指与中指相夹而击打。铙与镲各一副,共四片,故称之为“四大扇”。该乐器在豫北地区广为流行。每逢年节或古会时村民敲大鼓、舞铙镲,以示庆贺。但在戏曲舞台上凡用大铜器的地方,均配合有“尖子号”。它由两节套在一起,拉开约两米左右,黄铜制成的乐器。其形式近似长号,但无键无孔,无一定音高,音色尖细而嘹亮,发出“啾……”的长音。它是“四大扇”的密切搭档,即:凡用“四大扇”必配“尖子号”。

  当今豫北戏曲舞台上的少数剧种“大弦戏”“大平调”仍然使用这种乐器,它是烘托舞台气氛较为突出的艺术程式。

  《大开台》盛行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就已少见,其演奏形式也寥寥无几,现完整保存下来的锣鼓形式只有《混加官》一种。

  《文开台》的演奏形式比较古老。称它为《文开台》是指它配合“文场”共同演奏的形式。

  另外它的节奏气氛较为平和,领奏乐器板鼓指令锣鼓的变化,故而称之为《文开台》。它的锣鼓形式较多。每个形式,术语称“疙瘩”,由“抽头”作为纽带系结编织相互变换而进行演奏,往往一个点子派生出几个疙瘩来敲击,如《豹头摧》、《连城》、《二十锣》等,但它也有单独的锣鼓形式:如《三不结》、《三不照》等。

  《文开台》颇具演奏个性,它以独特的段式结构、绮丽清朗的击奏风格,首尾兼顾、段落分明、节奏张弛、起伏有致、旋律流畅的特色,丰富多彩,变化无穷,时而瀑布飞泻,时而细雨抽丝,欢快而又缠绵,奔放而又粗犷的编配手法,是豫剧打击乐组合套打艺术的宝贵财富。先师们曾借用《文开台》的锣鼓形式,配合“文场”音乐,运用到剧目之中,使人耳目一新,效果甚佳。

  《武开台》是较为常见的形式。所谓“武”,是指它的整体结构较为强烈,领奏乐器用“堂鼓”,俗称战鼓,来指令演奏,颇具武戏色彩,又是“武场”单独击奏,故而称其为《武开台》。

  它的结构形式不像《大开台》和《文开台》那种专用点子的形式,它多由身段点子中的部分锣鼓组织套打或串打,中间穿插开台点子,如《双面观》、《马武点》等,但它的结尾一般多用《武开台》的专用点子“簸簸箕”或“三遍锤”宣告结束。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的开台形式一般用《武开台》来进行演奏,通常敲打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紧凑,在时间上头一遍较长,第三遍较短。它的特点是:在结束时讲究干净利索且不重复,借以表示该团打击乐的演奏水平。

  虽说“打开台”的形式已成为历史,目前早已不存在,但它毕竟是戏曲锣鼓中的艺术形式。

  当今从事专业打击乐的工作者对开台锣鼓中的艺术形式所知甚少,有时当地观众在演出前要求打个开台,多打不上来,或打个“圆场”和“紧急风”敷衍了事。这种失传锣鼓对击乐者而言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可以不用,但不可以不会。承前启后,继承与发展,首要在于继承。

  我国的戏曲锣鼓乃我中华民族独具的艺术财富,其活泼生动,普遍而简易,故能深入民间,流传久远。不过雅俗之间,仍有“壮夫不为”之嫌,故向来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完整的文字记载,因而使诸多经验累积与艺术的智慧结晶流失多多。为拯救艺术遗产,仅举“开台”之例作此小议,借以对先辈的艺术财富作怀念与回顾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