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门服务,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 2、O2O,是该行业里面的高价格区间,还是低价格区间? 3、从事的“行业轴”,赛道够不够宽? 还是说没有什么“变道”空间? 4、三大要素中,“全人群、高频、刚需”,占了几样? 5、如果“补贴”能够起单量,在“用户忠诚度”上,有没有护城河? 一对一,还是一对多? 挺多O2O企业的CEO,还没思考自己从事的行业,到底什么叫“半径效率”呢……关于一直在询问怎么解决半径效率的问题,其实拿美甲为例因为其是典型的“一对一”,半径效率实际上无从解决。 Uber和滴滴他们,因为车本来就是移动的,而你出售的,就是这种“移动”,所以一对一没问题。本质上,除了“出行轴”行业,别的行业只要一动弹,就要面临“一对一还是一对多”的死结。 所以,请大家看上面第二个问题。 高价格区间,还是低价格区间? “ 行业轴” 还有一些能活的,是那种赛道够宽的,做着做着,变道了,而且还能超车……举例来说,e袋洗可能就是这样的公司,因为e袋洗属于“家政轴”,是“一对多”,所以他们比保洁阿姨这种“一对一”的更具备效率速度——别忘了,同一个行业轴,高频打低频,e袋洗如此短的时间,超过日均十万单,那么多做保洁阿姨的O2O公司,可还没一个做到呢。 然后会发生什么?当e袋洗100万单后,一定会介入“家政轴”的更多细分领域!(就像滴滴从出租车起家,现在进入到专车、拼车、代驾等各个“出行行业轴”的细分领域)……当洗衣O2O日单百万,保洁阿姨上门的公司,才10万单,你切入洗衣服么?抱歉,会被轻松消灭。 全人群、刚需、高频 讲到第四条,其实全世界的行业中满足“全人群、刚需、高频”的,就两个行业,送盒饭和出行。没第三个!其余的,比如洗车O2O,刚需没问题,但窄人群,低频; 上门做饭,窄人群、非刚需、低频……上门开锁,窄人群,刚需,低频……婚礼O2O,低频…… 回到美甲,窄人群的刚需,频次尚可。美发呢,全人群,刚需,可惜,低频(男人的短头发倒是比较高频,但参见“一对一”那部分,低价……)美容呢,窄人群、高频,刚需!……化妆造型,超窄人群,非刚需,超低频……不过,聪明的读者看出来了,这几个事关美的行业,凑在一起,居然满足了“全人群、刚需、高频”,注意,没一个是真高频或真的全人群,但聚合在一起,居然凑够了! “用户忠诚度”上,有没有护城河? 第五条不用我解释了。如果纯烧钱能赢的话,BAT应该亲自下场才对。虽然O2O是个持久烧钱的游戏,但终有烧不动那一天,再加上除了衣食住行等超级大垂直,很多细分垂直,未必有VC肯持续赌身家…… 最后,判断:毫无疑问,任何传统服务业,都必将在这次O2O浪潮中被改变甚至颠覆,但目前几百家的O2O企业,95%以上会在惨烈的竞争中消失。至于谁胜谁负,始终逃不脱“终局判断”这件事……以前唯一可选择的传统门店,会变成“到店、到家、到中间”三分天下。可惜,很多企业,用上面的五把尺子一切,恐怕再没有继续的机会了。 而存活下来的,可以让我们骄傲的说,中国O2O将是全世界服务业被颠覆的导师。没办法,倒排队理论,美国的零售业很强悍,中国很弱小,所以零售业的电子商务化,搞得美国还没中国先进…… 文章来源:圈子圈外 |
|
来自: silence_3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