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然抗生素----蒲公英

 山高水高 2015-11-22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及其多种同属植物的带根全草,夏秋两季采收,入食则鲜用。入药鲜用晒干应用均可.蒲公英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地.田头路边.别看它是路边野草,经济价值不大,却是药食俱佳的天然绿色植物。

  明李时珍言“蒲公英幼苗可食、可啖”;清王士雄言其“嫩可为蔬,老则入药,询为上品”。在春夏之交未开花之前摘取蒲公英嫩茎叶,洗净后用热水焯1-2分钟,控干可炒、可汤,也可取汁煮粥,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蒲公英鲜品含蛋白质4.8克,碳水化合物5克,脂肪1.1克,钙216毫克,磷39毫,克铁102毫克,抗坏血酸4.7毫克,胡萝卜素7.35毫克.核黄素0.39毫克。此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可与花粉食品媲美。以蒲公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蒲公英咖啡,是国际上流行的新保健食品,其具有保护肝脏、防止胆石形成的作用。可治疗肝炎和黄疸。近年来.国内外对天然绿色植物类药品与食品的研究与开发中,蒲公英也是颇受青睐的对象之一。

  蒲公英也是植物类良药,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退黄,通淋止痛之功.为中医传统清热解毒药物。历代医家将其用于治疗乳痈、疖肿等,疗效十分满意。《新修本草》言其“和妇人乳痈肿,水煮饮之”。《本草衍义补遗》言其“解食毒,散食滞,化热毒,消热肿结核,疗肿”。《本草备要》言其“专治乳痛,疗毒,亦为通淋妙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果胶,胆碱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由于制药工业的发展,蒲公英已被制成多种剂型,如针剂、片剂、糖浆剂、冲剂等,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感染性疾患,除外科的淋巴结炎、疖肿、乳腺炎、丹毒外,还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肝炎,胆系感染,五官科感染,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甚至手术后预防感染败血症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蒲公英药源广泛,疗效确实,在农村更具有现实意义。一些有经验的民间医生碰见感染发炎者,特别是乳痈、疔疮疖肿患者,常嘱患者用蒲公英煮粥服食,同时用本品捣烂外敷,疗效十分明显。(胡献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