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判断身体是否长期缺氧

 yagi1 2015-11-22

常有静电反应,代表身体不好?

 

 除了用显微镜看血液,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身体因为长期缺氧,已经有静电吸附效应?

临床上,医生会询问病人:「冬天干冷时,当身体碰触键盘、锅子等物品,是不是容易有触电的感觉?」如果有,就要先检视自己是不是过度劳累,当身体过度劳累,长期缺氧,体内正电荷过多,稍微碰触金属,正电荷被吸走而出现电流,就会产生被电到的静电反应。这时可先到户外用手摸一下地面,再回来碰触同一件物品时,因为多余的正电荷已经排到地面了,所以不会再有静电反应。如果身体常有静电反应,一定要尽快检视是不是已经严重缺氧。

长期缺氧的病人容易有牙垢,静电吸附效应使灰尘污垢容易沾附于牙齿、牙龈上,即使刷了牙才到牙医诊所就诊,还是常被牙医师说清洁不够干净。牙周疾病就是牙龈与牙龈沟缺氧,导致厌氧细菌滋生,如果没有先解决缺氧的问题,不易改善。

氧气能改善酸性体质

缺氧到了一个阶段,细胞与粒线体内外膜的电位差不足,过多的正电荷也会使充满着正电荷的蛋白质开始黏附在一起,造成组织细胞沾黏。血液中的红血球吸附在一起,从显微镜下看,像大肠一般。红血球呈现圆盘凹陷状,这样的造型可以增加与氧气接触面积,但因为过多正电荷,让本质是蛋白质的红血球黏附在一起,大幅降低运送氧气的能力,我们称这样的现象为「静电吸附效应」。

从酸性体质病人的手指头扎一滴血,到显微镜下做检测,往往看到红血球沾黏在一起。举例来说,茶水没有喝完,放在桌上两、三天就变得混浊,七、八天后出现悬浮物,这是空气中的细菌在茶叶里繁殖、代谢,产生酸性。

酸性环境代表正电荷多,正电聚集,产生静电吸附效应,所以茶水产生混浊物质、悬浮物。而血液也一样,过多的正电荷让红血球产生静电吸付效应,所以显微镜下容易看见红血球聚集。

做完高压氧或是电位氧气治疗的病人,血液流速加快,红血球三三两两分离,这结果表示「氧气可以改善正电荷过多的问题」,简单说,氧气才是改善酸性体质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