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碑】新时代的传承者 SONY PCM

 昵称17120269 2015-11-22
2008年,SONY推出了第一代PCM录音笔PCM-D1的后续型号PCM-D50,作为一款准专业的录音笔,进入Hi-Fi发烧友的视线纯属无心插柳,它以精湛的做工、科技感的外观、不俗的音质在国内的Hi-Fi圈里掀起了一股以录音笔作为便携Hi-Fi播放器的风潮,至今热潮未退。纵观全球市场,相信PCM-D50的销量在中国是最好的,在已经停产的今天,它的售价不跌反涨,也说明了它在烧友心目中的地位。SONY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在推出新一代PCM录音笔的同时,通过对功能和操作的增强,让这个定位于专业市场的录音笔,也可以兼顾普通Hi-Fi音乐播放器的功能,这个擦边球打得很聪明,既不影响录音笔的传统市场,又可扩大由PCM-D50培养起来的Hi-Fi随身发烧友市场。这个集成了SONY PCM系列录音笔技术大成的传承者,就是SONY PCM系列录音笔新时代的旗舰机种——PCM-D100。
    


SONY在2005年发表第一代PCM系列录音笔PCM-D1时,高达20万日元的售价让人咋舌,堪称史上最贵的便携式数码录音机。2008年SONY又发表了PCM-D1的下一代机种PCM-D50,如果说PCM-D1是SONY不惜成本、追求极致、彰显企业技术实力而存在的,那么PCM-D50才是真正亲近大众人群的普及型号。录音笔在Hi-Fi圈的兴起,PCM-D50功不可没,在PCM-D50之后,更多的便携录音笔才进入了发烧友的视线。但PCM-D50的设计定位当时并未考虑到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需要,因此在声音取向、功能设计、操作体验上都不尽人意,主要针对的对象还是录音专业人士。而这次发布的PCM-D100,在PCM-M50的基础上有了哪些改进和提升,又有哪些不足,笔者将通过本文为大家详尽介绍。
更高端的包装更实用的配件
首先从包装上来说,双层黑盒包装,布面内衬,都使得D100看起来更像一个随身听而不是一个刻板的录音机。翻开说明书,“优质音乐播放器”这样的词语赫然出现在概述说明中,看来SONY这次确实是有心让D100在做好录音本职工作的同时,兼顾发烧市场了。相对于D50配件全部另售的情况,D100厚道了不少,从便携包、无线遥控套装,到防风罩都作为附件赠送。附带的便携包外形和D1的便携包样式差不多,要小一点,档次也差一些,但这个包实的用性比D50另售的那个皮套好太多。无线遥控也可以方便地操作录音和播放的基本功能,外出听歌使用时,不用拿出机器即可方便换曲(个人稍嫌无线接收器过大,20年前SONY的Discman附带的无线遥控接收器都比这个小巧)。兔毛防风屏则方便在录音时过滤风声,都是非常实用的配件。
    


见仁见智的外观设计
更高品质的硬件配置
D100的外观设计、做工及质感只能说是见仁见智,我个人觉得不如D50,这可能也是D50停产后还逆市涨价的因素之一。D1和D50的深灰色涂装和线条分明的刚硬外形,明显能感受到一种科技感,而D100整体造型设计更圆润,更靠近M10的外形设计。令人不解的是,D100的面板边角明明是采用的圆润过渡,而背面则是直来直去的线条造型,让人感觉到整体设计风格的不统一。左右两个黑色塑料的音量旋钮和录音电平旋钮及突兀的录音电平旋钮锁让用惯了D1或D50的用户感觉有些不适应,这也让D100整体外形扣分不少。右边的录音电平调节旋钮,虽然可以分别调整左右声道录音电平,但实际操作非常难用,内圈旋钮键程短,外圈旋钮滑动生涩,单手很难完成,其操作手感相比D1的操作来说差距较大。
D100加分的地方在那对硕大的话筒,这对话筒的做工精致高档,相对D50的话筒提升明显,因为要支持DSD录音,因此D100的话筒在品质和技术参数上也领先很多,同样是2段方向调节,可以以90°、120°两种方向针对不同场合录音。D100开机时间比D1和D50快了很多,即使是32G内存+存储卡,也要不了3秒,待机中恢复也非常快。D100的屏幕相比前代机型更大,可显示更多的信息,背光也由传统的橙黄色改为了淡紫色,这个改动见仁见智,面板按钮相对前两代机种改动较大,更接近SONY消费级随身听的操控方式,实际体验下来操控体验提升很大,熟悉后操作非常方便。灯光按钮被改到了右侧,录音电平旋钮也有背景灯光加入了,可以方便在黑暗中辨别录音电平参数,但使用中却发现播放键的背光被取消了,只保留了暂停键和录音键的背光。
D100在接口上保留了与D50相同的配置,光纤输入/输出,线性输入/输出,一路话筒输入,一路耳机输出,不过D100增加了对SD卡的支持,用户可以使用传统的MS记忆棒或SD卡进行数据存储,而且据我实际使用体会来说,D100对存储卡的要求也不像D1和D50那样严格了(D1只接受支持Magicgate功能的正品MS记忆棒,其余MS记忆棒一律不认,D50虽然可以使用组装记忆棒,但每次开机会提示报错)。D100的USB口由MiniUSB口变成了MicroUSB,机内传输速度也有所提高,测试通过USB连接机器传输数据,平均速度15Mbit/s,比D1提高了5倍,比D50提高了3倍。原来D50没有的电源插口这次在D100上也增加了上去,电池盒依然延续了D1和D50完全相同的设计,但在后盖上增加了一个锁扣防止误开启,都是很实用的贴心改进。同样是使用4节AA电池,D100在最高DSD格式下录音可以持续8~9小时,回放音乐可以持续近20小时,续航时间比D50稍短一些,内置内存则从D50的4G升级到了32G,再加上外置存储卡,可满足DSD格式大文件的存储要求。
贴心实用的功能设置
D100相比D50增加了大量新功能,这些功能体现在录音和回放各个方面,文件的拷贝、转移、编辑、分割、合并,删除都可以在本机完成,同步录音、跨内存录音、音效设置、采样率升频功能能可谓玩法多多。不过D100取消了直接显示文件名的功能,这一点令人很不习惯,用户要在歌曲信息里手动更改或利用其他软件来更新才能正常显示。对比D50,D100将很多功能整合在了固件菜单中,整体完成度更高,不仅采用了中文菜单,还将录音文件和音乐文件分开归类。值得一提的是,D100这次增加了2个自定义功能键F1和F2,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自定义,非常好用,比如我就把F1设置为存储位置选择,方便在内置内存和外置SD卡之间切换,F2设置为播放模式选择,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切换。D100除了支持常见的WAV、MP3格式播放以外,还增加了对FLAC、WMA和AAC格式音频的支持,几乎成了一个全能的播放器,SONY对D100兼顾“音乐播放器”的野心可见一斑。
D100这次针对D50来说最大的功能提升,是支持DSD格式的录音和回放。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技术升级。DSD格式一般有两种采样率1bit/2.8MHz和1bit/5.6MHz,录音室原始录音时一般采用1bit/5.6MHz.制作完毕压缩咸SACD时则采用1bit/2.8MHz。目前市面上支持DSD格式的便携式录音机就只有三款:KORG早些年发布的MR1、MR2以及SONY的D100,这三款便携式录音笔都支持最高1bit/2.8MHz的DSD格式录音,也就是成品SACD的采样规格。在普通PCM格式录音采样上,也从D50的最高支持24bit/96kHz提升到了最高支持24bit/192kHz,再加上对最高320k的MP3格式的支持,可以说D100涵盖了目前所有主流的音频格式及采样率,非常全能。
D100录音功能的另类应用
——数字化转录
对发烧友而言,D100的录音功能使用场合不多,但线性录音功能完全可以利用起来,比如我就用D100来进行黑胶唱片的数字转录,只要通过唱放的模拟输出口,以一条RCA-3.5mm对录线接入D100,就可进行模拟音频的数字化翻录,最高可支持DSD数字文件(.dsf/.dff),实际回放效果非常不错。笔者也提供了一些自己转录的黑胶曲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www.hires.cn下载试听。
出色的声音回放效果
SONY给D100的定位之一是“优质音乐播放器”,那它的回放效果到底如何,以下我将通过不同的耳机、耳塞与D100的搭配试听实际效果来验证。这次对比试听的耳机、耳塞都是市面上普及度很高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使用的音乐是我喜爱的一些乡村民谣,音乐剧、歌剧、交响乐和电影原声等。
1.D100+M DR-Z1000
我想说这是一套音质表现令人赞叹的西装组合,Z1000是SONY目前最高端的低阻监听耳机,采用了液晶振膜,声音中性自然。虽然是封闭耳机,但实际听感却一点也不闷,加上D100的声底,总体呈现出中性微暖的音色。Z1000频响最高可达80kHz,虽然不及DSD的最高频响100kHz,但已经可以充分地表现出DSD格式的强大优势。Z1000的缺点是因为定位于近场监听,所以虽然具有上佳的解析和分离度,但声场较小,不能很好地展现出大编制复杂声部的定位,会感觉有些拥挤。
D100下的Z1000,声音非常干净、清新自然、厚度稍薄。对比D50常被人诟病的冷硬音色,D100和Zl000的配合在这方面改善了很多,声音不会让人感觉到刺激或刻板,高频延伸自然,每一个音符都有微微化开的湿润感,我这只Z1000已经使用了一年半左右,在高频的控制力上比刚买时有了很大改善,听一些录音不好的流行音乐时,齿音也很少。
考虑到Z1000的横向声场较小,所以我不推荐用这套组合听古典音乐,但听流行或者  些配器简单的乐曲时却感觉非常不错。或许有喜爱浓郁音色的朋友会觉得这个搭配听人声直白缺乏感染力,但如果能放下成见静心听上一段时间,会发现这个搭配并不缺乏感情,它们呈现出的是另一种清澈真实的美。
这个组合的声音并不厚重,低频也并非力大量多的类型,在听一些节奏强烈的金属乐或者摇滚乐时,在气氛烘托上会感觉不够热烈或激情。如果你是一个此类音乐爱好者,建议先试听判断是否满足自己要求。
另外要说的一点是D100放WAV和DSD表现差异很明显,DSD回放时能感受到更好的结像和通透度,声音密度大幅提高,因此强烈建议大家平时还是多寻找优质的DSD资源来“喂饱”它。
2.D100+MDR-EX1000
EX1000是和Z1000同时期发布的旗舰入耳耳塞,两者的音色取向基本致,但Z1000的声音具有更高的透明度,低频量也少一些,EX1000的声音要厚实饱满一些,低频更多、更厚,高频表现比较柔和,声音整体的分离度不错,但在声音的层次感和定位上略逊于Z1000。
D100下的EX1000声音自然均衡,细节丰富、厚度适中。人声偏近,乐器和人声井然有序,低频下潜良好,有弹性但不过量,也不会发闷、发混,高频有光泽但不刺耳。听流行人声有一些齿音,听交响曲发挥良好,定位和气势都很优异,特别小提琴和弦乐部分表现不错。总体而言,三频衔接自然,声音表现全面,没有偏科,各种音乐类型都能应付。
3.D100+SE535
舒尔SE535作为SE846之前的旗舰产品,分为普通版和红色特别版,我目前手里这只是棕色普通版,这只耳塞的解析度我感觉一般,声音非常厚实,中低频表现突出,低频结实但高频延伸般,中频人声圆润,节奏感强,听流行音乐的氛围感很好,齿音也很少。D100和SE535这个组合的声场不大,这主要是因为SE535的声音贴耳的特性造成的,这种特性在听人声时会比较有感染力,但在处理古典音乐时就显得有局限了,乐器分离度不够,主次定位不明晰,各声部位置展不开。
4.D100+IE80
森海塞尔IE80也是一款普及度非常之高的耳塞,不过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货,因此推荐大家去正规渠道购买。1E80是IE8的继任者,这两个耳塞都比较擅长乐器的演绎,听古典明显好于流行人声。IE80的解析力不亚于EX1000,但声底比EX1000稍薄,低频调节旋钮在默认档位时感觉量少且下潜不足,调节到最大档后,低频会有明显改善。D100下的IE80整体声音比较幼细,轻盈,在表现大编制交响曲时,声场和分离度都很好,各种乐器都能各安其位,高频表现优异。但这种特质在表现流行人声时却也存在人声过远的司题,声音比较冷静、却少泛音,听人声不够饱满圆润。声音的氛围感弱,缺乏应有的感染力,配乐会过分突出,以致掩盖了人声。
5.D100+Dongur榉
Dongur榉这只耳塞是由前SONY耳机工程师山岸亮创立的“音茶乐”公司生产发布的,采用了一颗10mm的动圈单元,阻抗18Ω,灵敏度106dB/mw。该耳塞最大特色是外壳采用了榉树木制作,看起来非常古朴、别致。虽然榉的阻抗不高,但实际感觉对推力要求较高,D100要开到3左右的音量才有足够的音压,这个组合的三频分布比较均衡,声音的透明度、密度、结像等硬素质都没有问题,声场处于中上水准,榉的解析力不亚于EX1000,甚至略有提升,声音自然柔和,顺滑细腻,整体重心偏上,听流行人声齿音较少,低频量不多,中高频表现很漂亮,但有些曲目会感觉高频有点过亮(不到刺激耳朵的程度)。要注意榉的插头是直插的,而D100的耳机插口在侧面,所以使用上会有一些不方便,用户可以考虑加接一个弯头转直头的转接线。
以上搭配D100试听的5款耳机,给我感觉综合表现最好的是D100+21000,其次是D100+榉,前者声音通透清澈,后者柔美细腻耐听。如果您以听古典曲目为主则推荐D100+IE80,如果爱好音乐类型多样,那么D1OO+EX1000是很不错的选择,而追求低频震撼和热烈氛围感的人,则推荐D100+SE535这个组合。
新老旗舰之战
PCM-D100 PK PCM-D1
最后,我搬出了SONY第一代PCM录音笔旗舰PCM-D1来与PCM-D100对比番,PCM-D1作为2005年发布的产品,在功能和操控上无疑是完败于D100,但D1那精美的造型,不惜成本的做工,高端的定位却也完胜D100,考虑到D1最高只支持24bit/96kHz的音乐文件,所以这里对比分两次进行:
1.D1和D100播放同样16bit/44.1kHz的WAV格式的音乐,由Z1000来做对比试听;
2.由D100来播放DSD格式,D1来播放24bit/96kHz格式的WAV音乐,由Z1000来做对比试听。
(D1的耳机输出功率是30mW/16n,D100是25mW/16Ω,D1占据一些优势)
都是一脉相承,D1和D100的基本声音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区别在于相比D1的中性音色,D100的声音则显的略暖一些,因为声场小一圈,所以声音显得更紧凑,听一些着重中频表现的流行音乐感染力会较佳。
D1的声场比D100大了一圈,解析有明显提高,声音透明度更好,高频去得更尽,声音质感更强烈,线条更明晰,形体轮廓更好。如果说这两台机器在流行音乐上差距还不是很远的话,在播放古典曲目时,在爆棚大场面和乐器表现上,D1还是占据了更明显的优势,其充沛的能量感,规整的声部刻画和凛然不群的气场发挥得淋漓尽致,器乐表现光彩照人,动态细节纤毫必现。相比之下,D100就软脚不少,有些挤成一团的感觉,音色也略微有些不准,声音感觉比较平淡。
切换到DSD对比24bit/96kHzWAV,D100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D100本身回放电路设计不如D1,但由于格式上的优势,所以音质提升很大。声音更有密度,衔接更自然,声音也更圆润耐听,低频质量也有所提升,D1播放24bit/96kHzWAV的提升相对比D100就要小一些,之前两者之间的差距有  定程度的缩小,玩Hi-Fi的朋友都知道,一个优质的供电电路对于器材音质的重要性,同样是4节AA电池,“电老虎”D1的续航时间只有D100的五分之一,这巨大的耗电量给D1带来了充沛的驱动力,超短续航带来的是音质实实在在的提升。
总结
在16bit/44.1kHz采样率WAV条件下,两机差距比较明显,在DSD对24bit/96kHz WAV下,D100提升比D1更多,素质和音质均有明显提升,拉近了两者的差距,如果不对比,D100播放DSD的表现已经足够让人满意。
另外让人感觉更满意的是D100的录音品质,在同等采样率下与D1做对比录音测试,D100录音质量已经超过了D1,将D1转录的黑胶24bit/96kHz和D100转录的黑胶24bit/96kHz复制到D1里做对比试听,D100的录音文件底噪更小,声音更饱满细腻,失真更小,这是8年来技术上的不断进步必然的成果。
完备的格式支持,大幅改进的操作,更柔和耐听的听感,但也伴随着外观和做工下降的一些缺点,PCM-D100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器材,但对比它的前代产品D50,D100实实在在的在进化,充分表现出了SONY的诚意。正如它说明书里自豪地标注:“优质音乐播放器”,我认为D100已经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如果你能以一个开放而宽容的心态看待这个有点“不务正业”、剑走偏锋的录音笔,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改变对录音笔固有的传统看法,也会从它身上获得莫大的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