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乡的筑梦人

 北书房2014 2015-11-22


如果想在香港追逐自己的梦想,往往境遇是:前面是几座大山,而身后,几乎没有退路。


可能在香港待久了,前些天回上海,不自觉的会比较这两座“国际化大都市”,发现都是国际,各种差异,尤其对于在城市拼搏,筑梦的异乡人。

“密集”,是香港住宅的最大特色。

比如住房,所谓居者有其屋,在一个城市打拼,能有自己的一套房子,算是有根,体面,少些居无定所的漂泊感。不用比中心区几千万上亿的豪宅,没意思。在上海,买不起市区的房子,可以选择郊区,如闵行,松江等,东边的川沙等,两万一平米,也能有个小户型;而在香港,西边的东涌,东边的康城,已是地铁的尽头,均价10万,一套50平米的小户型,500万起步。

不要和我谈大陆的房价高。


记得4年前第一次来香港的时候,在铜锣湾闹市区看到一座破旧的大厦,外墙上贴了幅巨大的海报,上面写着几个英文“Never undervalue the palce you’ve got here(永远不要低估你现在的地方)”。


香港的房价已经高的离谱,房产中介指着窗户对面的一套小户型。


“那套房客户今年年头刚买的,现在已经涨了30万了”。


分不清是杠杆,还是泡沫。


买不起房,那就租房。市中心的房子租金年年在涨,7000港币,只能租个7平米的小单间,仅供放下一张不能超过1.8米的床和一张书桌,女生就在书桌上搭个梳妆台。同样价钱在上海,一般能租个两室一厅。香港油尖旺地区,屋子旧,但地理位置好,在市区,交通方便,所以经常出现违和的一幕就是;在一个破旧的楼宇里狭小的电梯里,走出西装革履,或者精致无比的男士女士。


租房就要涉及搬家。在香港一般合约签一年,续租比例不大,加上房子又小,好多港漂们这几年get的技能就是:全部的身外之物都能放进两个行李箱,今天要搬家,明天就走人。


有些技能是主动学来的,另一些是被迫养成的——都是为了生存。


然后就用电影《up in the air》里乔治.克鲁尼的话安慰自己--“Moving is living”。还显得特有逼格。


在这生活,必须有自嘲,自黑的气质,就像中国的股民,前阵子花了十几万亿,买回一堆段子。

码头的游客和高楼里的白领看着同一片海景

有人说,在香港工作收入高。殊不知,生活成本更高。在这里,月入一万,被人怜悯,都不够租房和吃喝;月入两万,勉强糊口;月入五万,还在焦虑;月入十万,呵呵,恭喜,你终于获得在这座城市畅想未来的资格了。


在这里筑梦的异乡人,要么就是混得还不错,要么就是混不下去,中间地带的,少。


“有时候想想,真他妈不想待了”同事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看着窗外的维港,


“哥在大陆,好歹也是有房有车的人”。


投资讲高风险伴随保高收益,在香港,高收益不敢说,但一定高成本,高风险。

世界上运转速度最快的电动扶梯运输着行色匆匆的白领

为什么仍然留在香港工作?


也许在这座座肾上腺素战胜心酸泪水的城市,能让你知道自己的极限和边界在哪里。


这个城市会夺走你的很多东西,至少是舒适,但同时也会馈赠很多,能不能拿到,看你本事。


香港2015年全球竞争力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我个人感觉,虽然国内的金融行业在迅猛发展,但是两种制度下,金融的自由度,监管力度,还是不一样。另外,香港对于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眼界的拓展,思想的冲击,公民意识的熏陶,还是优于大陆的一线城市。前几天和在美国留学的学生聊天,觉得在上海,很多现象看着不习惯,甚至不舒服。虽然上海绝对是国际大都市。

高楼里加班白领的办公室灯光组成城市独有的璀璨夜景。

不管生活多么艰难,总会有叛逆的人对着干。就像总有人钟情草原的野马,总有人爱慕风情的女子。


总有喜人,就像命运的赌徒,不到倾家荡产,不到一无所有,就不认输,不想离桌。


留在香港工作的,都是有勇气的。


在这里,不用想着有太多选择, 因为生活已经走在你前面,展现之前不曾预见的画面,美好的,残酷的,都赤裸裸的展现给你看。生活点你点的餐,好吃就多吃点,难吃,也要咽下去。


夜晚10点还在灯火通明的写字楼里“OT”的(overtime,香港加班的口头禅),这座城市的荣光,也属于他们。


献给所有在香港筑梦的异乡人,因为他们注定不会成为生活的旁观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