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对联——蔡襄

 高山仙人掌 2015-11-22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号莆阳居士,兴化府连江里枫亭驿卧牛山家宅村(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人。历任西京留守推官、福建路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翰林学士等职。工书法,擅篆、籀、楷、隶、行、草等书体,楷书师法颜真卿,结体端严,体格恢宏;行书得晋人风韵,潇洒简逸。论书注重神、气、韵,崇尚古法。上承唐代书法,下开宋代新风,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堶、茶学专家。
  宋天圣四年(1026年)参加乡试。天圣七年(1029年)游京师,入国子监深造。天圣八年(1030年)参加开封乡试中解元。同年登进士第10名,授漳州军事判官。宋景祐二年(1035年)后历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担任过朝廷砄谏官和史官,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知府)。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学识渊博。为官清廉,不徇私情,刚直敢谏,丞相吕夷简倚权独断专横,仁宗几乎言听计从,臣僚更是俯首贴耳,不敢与之违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天章阁待制范仲淹看不惯吕的所作所为,上“ 百官图”与之争论,结果被贬知饶州。支持范仲淹、欧阳修、余靖、尹洙四人因为发表议论朝政腐败的言论被黜,为此作《四贤一不肖诗》盛赞范、欧等四人,鞭挞佞臣。诗一出立即传遍京都,人们争相传抄。契丹使者也带往辽境,贴于幽州馆舍,从此就以刚正不阿闻名于朝野。在担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跨海的万安桥,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地区的交通往来。工书法,主要学习晋唐的王羲之、颜真卿和柳公权,在当时即被欧阳修、苏轼等人推为“本朝第一”。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书法风格苏武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蔡襄书法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流传下来的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陶生帖》、《郊研帖》等,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頦堂记》等。其《茶录》是继唐代陆羽《茶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茶学专著。
  宋治平四年(1067年)因病在仙游县枫亭家中逝世,时年仅55岁,追赠赠礼部侍郎、少师,谥忠惠。葬于锦岭,欧阳修为其写“墓志铭”。著有墨迹《茶录》、《牡丹谱》、《与杜长官帖》、《自书诗札》、《自书诗卷》,石刻《万安桥记》、《昼锦堂记》等传世。

蔡襄自题联

开轩面场圃;
把酒活桑麻。
——手书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联自况
  上联“开轩面场圃”,是采用阮诗从黑暗现实中有所觉悟的含意,表示诗人从仕途来访田园,深深领会田园生活的乐趣,很羡慕躬耕隐居的生活方式。下句借用陶渊明《归园田居》“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的语意,陶诗是歌咏田园邻里之间,只关心农事,不涉足世俗杂念。下联“把酒话桑麻”,就是表示赞赏主人隐居躬耕,心无杂念,情操高洁。因此,这两句诗也不止写宾主欢晤,更表现着诗人醉心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赞赏老朋友断绝尘想的高洁情操,显示着主客间志趣愈益接近,诗人有意于改弦易辙了。

蔡襄撰题联

苔壑泉流松荫境;
龙峰山抱水环腰。
——题福建省闽侯(今福州市)屏山苔泉
  此联是时任太守蔡襄在龙腰苔泉井后壁的一方石碑上题作。屏山海拔62米,当年闽越王无诸筑城建都,古称越王山。后因历代州郡衙都设在山南,以山为屏故称屏山。传说当年屏山被雷所劈,一半飞落台湾成为半屏山。由于屏山历史悠久,因此遗下的古迹景致就特别的多,林林总总的有二十九胜。屏山的东南麓冶山,为闽越王建都的具体地点,还有欧冶池。后唐刺史裴次之辟球场于山南,曾建有望京山、观海亭、玉泉池等胜迹;西麓叫马牧山。南麓原有越王饮马池、琴石、金鸡井,特别珍贵的是有宋代的古建筑华林寺;北麓则存有龙舌泉;屏山山巅曾立有环峰亭、胜会亭、翠涛亭,并建有镇海楼等。古时山麓遍种桃花,每当早春二月,一望如锦。可惜的是,数百年风风雨雨,朝代更换,屏山许多胜迹多已不复存在,却只剩衰草斜阳,仅存苔泉、华林寺大殿。倘伫立屏山之上,难免勾起思古幽情,仿佛山之东麓传来闽越王的声令战鼓,南麓的战马在仰首嘶鸣,又闻得华林寺馆舍清幽传来阵阵吟诗声……郁达夫说:屏山亦即越王山的妙处,是在它的能西眺闽江上游,如洪塘桥以上的风景;登镇海楼而北望,莲花峰以下的乱山起伏,又象是万马千军,南驰赴海的样子。若在阴雨初霁,残阳欲落的时候,去登高一望,包管你立不上十五分钟,就会得怆然而泪下,因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天地悠悠之念,唯在这越王台上。屏山西北麓龙腰山(今福飞路67号)有被称为“福州第一泉”的苔泉。泉水从岩壁缝中涌出,注入井中。泉水冷冽清甜,是泡茶、酿酒的上品。唐元和间,建有石泉院,今己废。宋代蔡襄任福州知州时,常汲取烹茶,并在井旁立一碑,文曰“苔泉”,为蔡襄所书。并在井后一方石碑上撰题了这一副对联。

山峰高下抽青笋;
江水东西卧白云。
——题浙江省杭州西湖吴山有美堂
  吴山有美堂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杭州太守梅挚所建,在杭州吴山最高处,左眺钱江,右瞰西湖。堂名“有美”,是因宋仁宗赐梅挚诗句“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而取的。欧阳修曾作《有美堂记》,时人也纷纷吟诗作文题吟此堂。

蔡襄律诗联

峭拔几千仞,(首联上)
孤高无四邻,(首联下)
低回倾北斗,(颔联上)
突兀起东闽。(颔联下)
缔结青云上,(颈联上)
登临沧海滨。(颈联下)
溪山来面势,(四联上)
歌吹彻穹旻。(四联下)
子夜看先日,(五联上)
阴崖得后春。(五联下)
三山空锁碎,(六联上)
万落自埃尘。(六联下)
使者风流在,(七联上)
诗人格调新。(七联下)
骊珠忽投我,(八联上)
神笔动惊人。(八联下)
平昔持州契,(九联上)
于今识路津。(九联下)
去天知不远,(尾联上)
咫尺仰威神。(尾联上)
——《五言排律凌霄台诗》诗联
  秦汉时期,福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江海之中,是海运港口,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郑玄“建初八年(83年)代郑众为大司农,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这里所提到的“东冶”,是今福州在汉时的称谓。汉初无诸建冶城时时,面积不大,一是因其时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地方仍被海水淹没,出露的陆地有限, 除屏山、冶山有小片丘陵外,许多地方都是沙洲,闽江水从冶城的南门城下滚滚东去;二是西周以后传统的封建制度对诸侯王都的面积有所限制。谢肇淛《五杂俎》说:“建业之似,闽中有三,城中之山,半截郊外一也;大江数重,环绕如带二也;四面诸山环拱会城三也。”清未郭柏苍《葭柎草堂集》也有“相传汉时海舶碇于还珠门外”记载,还珠门在现在的鼓楼前南边,可见鼓楼前在汉前还是一片泽国。宋代蔡襄登临乌石山最高处凌霄峰时,写下这首《凌霄台诗》,此诗描述了乌山的峭拔俊秀,同时也说明了900年前福州南台还是一片圹野、水泽,所以登乌山可以观日出和望闽江风帆。明王恭《冶城怀古》:“无诸建国古蛮洲,城下长江水漫流”,也说明当时冶城之南,台江一带是水漫地区。

御笔亲除四冻官,
传喧朝野竟相欢。
当年流落丹心在,(颔联上)
自古忠贤得路难。(颔联下)
必有谋猷裨帝右,(颈联上)
更加风采动朝端。(颈联下)
世间万事俱尘土,
进取功名久远看。
——《七律赠余靖》诗联
  余靖(1000-1064),字安道,号武溪,广东省曲江县人。自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以及佛道之书,无所不通。以尤以文才拨萃,著称乡里。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初为赣县尉,后到京任秘书监,负责掌管典籍文书,入崇文馆主持校勘《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写出了《三史勘误》40卷。景祐二年(1035年)因谏留范仲淹,与尹洙、欧阳修一同被贬。被天下称为四贤。庆历三年(1043年)余靖、欧阳修、王素、蔡襄一起被擢为谏官,时论重之。庆历四年(1044年)西夏向宋朝请和,辽国不许,余靖以谏议大夫的名义出使辽国,持正雄辩,挫败了辽国的外交恐吓,使宋北境消除了紧张气氛,西边也没有战事。余靖先后三次出使辽国,积极学习外国语言,写作外文诗,但被认为有失大国尊严,出贬吉州,又受中伤,返居故里。皇祐四年(1052年)由于侬智高造反,朝庭起用余靖,任广南四路(即今广西)经略安抚史负责镇压,并解决了交趾(今越南北部)入侵事件,授尚书左丞知广州。余靖在南海做官10年,离任时不带走南海一物,因此以“风采清华”称颂于世。广州有八贤堂,余靖当其一,晚年官至工部尚书。诗中“风采”二字源出于此。明弘治十年(1497年)春,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余靖在朝时言谈、举止、仪表之风采,在韶关市始建“风釆楼”。1929年曲江县政府开辟城厢马路,拟毁楼以便交通。余氏族人共同商议,并通过当时驻节韶关之第1军长余汉谋出面,请准政府保留此楼,依址改建宽度,与马路相埒,由路面上至楼底高22米,横跨风采路,落成1933年。风采楼现已成为韶关之特别标志。1960年经韶关市政府批准,风采楼和余墓基均列为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香港余氏宗亲会捐资5万港元,和余靖墓同时重修一新。此后,前来瞻仰之海内外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高列千峰宝炬森,
端门方喜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颔联上)
乐事还同万众心。(颔联下)
天上清光留此夕,(颈联上)
人间和气阁春阴。(颈联下)
要知尽庆华封祝,
四十余年惠爱深。
——《七律上元应制》诗联
  元宵观灯,本是民间传统的狂欢活动,皇帝出宫接见臣民,不过是虚应故事而已。但由于作者身为宰相,而且是应制作诗,所以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诗中一派升平景象,这是应制诗的共同特点,不过有的艺术上较为清新含蓄,有的则表现得陈腐枯燥罢了。这首诗的格调当属于后者。

蔡襄合撰、应对联

陈亚有心终是恶;(蔡襄)
蔡襄无口便成衰。(陈亚)
——蔡襄、陈亚以对方姓名拆字互戏
  此联为析字离合会意联。载于《龙文鞭影》,初名《蒙养故事》(明代萧良有撰)“五微蔡陈善谑,王葛交饥”中。吕注:蔡陈善谑:北宋时蔡襄与陈亚均善诗,好戏谑。一次酒酣,蔡襄题诗曰:“陈亚有心便是恶。”陈亚当即对曰:“蔡襄无口便成衰。”闻者绝倒。王葛交讥:晋朝名士王导与诸葛恢共争姓族先后,王导曰:“何不言葛王,而言王葛。”诸葛恢说:“譬如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乎?”相互讥讽。

纪念、题咏、嵌典蔡襄联

1、蔡襄祠联

①楹联

华堂甲第;
秀阁金屏。
——福建省泉州洛江区洛阳桥南蔡襄祠
  蔡襄祠位于今泉州市洛江区洛阳桥南,为纪念北宋名臣蔡襄(曾任泉州郡守)督造洛阳桥有功而建。始建于北宋仁宗末年,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制系清代重建,面阔3间,进深3进。祠内有蔡襄撰书著名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为其传世书法杰作。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蔡襄祠始建于宋代,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修建。祠里有许多碑刻及拓片,一进大门见到的就是这两个碑亭,两旁的迴廊及大厅的两旁林立着的石碑令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架桥天地老;
留笔鬼神惊。
——福建省泉州洛江区洛阳桥南蔡襄祠(柱楹)
  泉州当地羞于说蔡京,避讳不谈;而崇拜蔡襄,家喻户晓。洛阳桥头建了蔡襄祠,改朝换代,历经战乱,保存完好如初。祠柱上有这副楹联,盛赞这洛阳桥是惊天动地的大手笔。上联是说蔡襄在泉州当官时的“美政”,修建了“洛阳桥”;下联是说蔡襄写的一手好书法,是个大艺术家。

汉中郎桐琴遗业;
宋学士荔谱传芳。
——福建省泉州洛江区洛阳桥南蔡襄祠

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衿,道学溯渊源,西山相传唯十字;
坡老失之浓,米老失之放,君谟留墨妙,北宋应推第一家。
——福建省泉州洛江区洛阳桥南蔡襄祠

②律诗

筹边曾此驻旌旗,
祠庙丹青照海湄。
谏苑犹传三御疏,(颔联上)
使臣争买四贤诗。(颔联下)
南邦文物如公伟,(颈联上)
东洛山川有梦驰。(颈联下)
迢递松荫七百里,
为寻遗迹独行迟。
——清李鹤年《七律重修蔡忠惠公祠落成纪诗四律之一》诗联
  清光绪元年(1875年)冬月,李鹤年(参见《泉州人名录 李鹤年)重修蔡忠惠公祠落成,题《重修蔡忠惠公祠落成纪诗四律》,林霁(身世不详)手书,刻为石碑,竖于洛阳桥南蔡忠惠公祠堂左侧廊下。碑高2.5米,宽1.5米,字径12×12厘米,楷书。

三千六百尺长桥,
一事功成已不祧。
设险昔曾雄泽国,(颔联上)
洗兵今喜绝天骄。(颔联下)
丰碑三宿情犹恋,(颈联上)
夹镜双虹路未遥。(颈联下)
釃酒底须荐苹藻,
蛎房风味胜江珧。
——清李鹤年《七律重修蔡忠惠公祠落成纪诗四律之二》诗联
  诗中“洗兵”句:郑成功(参见《泉州热点人物郑成功)曾据洛阳桥设戍。“江珧”,江珧珠,干贝。

乡邦领郡数韩王,
一样声名噪宋唐。
早已吏才惊辇毂,(颔联上)
肯将书法汇苏黄。(颔联下)
易名有兴弓裘美,(颈联上)
贵戚无碑翰墨香。(颈联下)
莫把龙团恣遗议,
格心端不在旗枪。
——清李鹤年《七律重修蔡忠惠公祠落成纪诗四律之三》诗联
  诗中“韩”,即韩琦(参见《泉州人名录韩琦)父韩国华。“王”,即王十朋(参见《泉州人名录王十朋)。“苏”,指苏东坡。“黄”,指黄庭坚。“龙团”,茶名,蔡襄曾因贡龙团茶,遭奢靡之议。“旗枪”,茶名。

下马擵挱有道碑,
枫亭驿畔日斜时。
樵苏知护先贤垅,(颔联上)
藻缋重瞻太守祠。(颔联下)
秋鞠寒泉游子奠,(颈联上)
黄蕉丹荔送神词。(颈联下)
召棠遗爱分明在,
寄语邦人好护持。
——清李鹤年《七律重修蔡忠惠公祠落成纪诗四律之四》诗联
  诗中“枫亭”,指蔡襄为枫亭驿(今仙游县枫亭镇)人。“擵挱”(异体字),即摩挲。“鞠”,即菊。

洛阳渡口水弥漫,
太守祠前抚石栏。
万点蛎房尤在望,(颔联上)
五朝墨渖未全干。(颔联下)
名桥已共劫灰尽,(颈联上)
沧海长留古庙寒。(颈联下)
隔岸三千六百尺,
凭谁只手挽狂澜?
——王梦古《七律重修蔡忠惠公祠落成》
  西廊有民国江西人王梦古(1938年任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所立《七律重修蔡忠惠公祠落成》诗碑,高2.5米,宽1.5米,字径16×18厘米,隶书,落款为“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夏日闽南使者江右王梦古”。

2、蔡襄墓联

五谏经邦,昔日芳型垂史册;
万安济众,今朝古道肃观瞻。
——清乾隆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蔡新撰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锦岭将军山蔡襄墓石望柱楹
  蔡襄陵园,原为蔡襄墓,位于仙游县枫亭锦岭将军山下,旧福厦公路西侧。宋治平四年(1067年)病逝于枫亭家中,终年仅55岁,葬于锦岭,欧阳修为其写“墓志铭”,朝廷追赠少师,谥忠惠,墓前立有一对“石望柱”,上刻这副墓志联。蔡襄墓园占地面积60亩,墓前大道还立有“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下马碑。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跨海筑桥,不尽黎民歌惠政;
挥毫飞龙,何曾勋业掩文章。
——佚名撰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锦岭将军山蔡襄墓山门楹

公慑奸魂,千古乾坤留正气;
诚承祖德,万家荔谱永留芳。
——佚名撰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锦岭将军山蔡襄墓前门楹

忠国兴邦三谏有诗,誉扬端明殿;
惠民利涉万安无险,功业洛阳桥。
——佚名撰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锦岭将军山蔡襄墓前门楹
  1997年海内外蔡襄后裔把其墓重建为“蔡襄陵园”,历时3年,于1999年竣工,占地面积20亩,仍保持宋代艺术造型,增建“山门”、仪门、围墙、端明楼、四垂亭、书法碑廊、以及管理房和停车场,重塑文武石仲翁、石羊石马、石虎,铺平石墓埕、水泥通道等附属设施。墓陵占地一亩,建造古老壮严,围墙绿树参天,绿草成茵,环境幽静优美。陵园前方“仪门”,高7.5米,白色花岗石构筑,横匾前书“庆历名臣”,后书“刚正廉明”;山门及前门,分别刻有对联(见上各联),表达了后人对蔡襄一生品德及其功业的崇高评价和敬仰。在重修陵园时,菲律宾总统依斯特拉和世界僧伽会副会长瑞今(蔡襄后裔)闻讯,特致词电贺。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亲笔题写“蔡襄陵园”和“碑林”。全长134米的“书法碑廊”,共有134块碑文,镌刻蔡襄为主的宋四大书法家楷、行、草、隶12600字,为福建省现有规模最大的碑林。“端明楼”正厅塑有蔡襄铜像,设有书法展览厅。

3、综合嵌典联

字体琴声,中郎世业;
茶笺荔谱,学士家风。
——清归顺州吏目蔡鸿遵自题故居
  上联“琴声”,指蔡邕精通音律;茶笺:茶色稿笺,指北宋蔡襄留传下来的诗;“荔谱”,指蔡襄所撰《荔枝谱》。

附录:【蔡襄轶事、趣闻】

书法大师
  蔡襄长诗文,工书画,以书法的成就为最高。其书法楷行皆妙,尤以“飞白散草”为最,尝以散笔作草书,称为“散草”或“飞草”。世人评蔡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最推崇他书艺的人首数苏东坡、欧阳修。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中指出:“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欧阳修对蔡襄书法的评价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欧阳修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 让不肯主盟。”(《欧阳文忠公集》)黄庭坚也说:“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山谷文集》)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论蔡襄的 草书曰:“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存张旭怀素之古韵,有风云变幻之势,又纵逸而富古意。”
  《宋史蔡襄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许将《蔡襄传》说:“公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仁宗尤爱称之。”朱长文《续书断》:“蔡襄书颇自惜重,不轻为书,与人尺牍,人皆藏以为宝。仁宗深爱其迹……及学士撰《温成皇后碑》文,敕书之,君谟辞不肯书,曰:‘此待诏职也。儒者之工书,所以自游息焉而已,岂若一技夫役役哉?’”从以上三段记载中,可以知道,蔡襄书法从当朝皇上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由于他颇自惜,不妄为人书 ,所以传世作品较少。 另外可以看出当时书坛的风气已完全转向了诗文尺牍,而书碑则被看作是一技夫役役之事,为士大夫所不屑为,甚至连帝王的敕命也已不能左右之。这与唐代以前的情况有着根本的不同。
  宋仁宗也喜爱他的书法,曾诏令他书写御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和迩英阁御撰碑文。由于他 颇自惜,不妄为人书 ,所以传世作品较少。书迹传世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 “国师岩” 等珍品,墨迹有《谢赐御书诗》和书札、诗稿等。诗文有《蔡忠惠公文集》传世,内集诗歌370首,杂文584篇、奏议64篇。蔡襄不是一个开宗立派的大师。总体上看,他的书法还是恪守晋唐法度,创新的意识略逊一筹。但他却是宋代书法发展上不可缺的关纽人物。他以其自身完备的书法成就,为晋唐法度与宋人的意趣之间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桥梁。蔡襄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迹多种,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 “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

清廉直言
  宋庆历三年(1043年)蔡襄知谏院。此时吕夷简老病罢相。但仁宗仍经常要他参与商议军国大事,群臣们甚至要亲自到吕府议事。于是上《乞罢吕夷简商量军国事》长疏论。列吕氏当权以来贬斥谏官、排斥异己、卖恩树党、廉贪不分、庸人理财、诅坏边事、增辽岁币、不才不忠等八大罪状;直斥其立性奸邪,欺君卖国 。同时还斥责吕夷简儿子吕公绰倚势卖权。蔡襄这一疾恶如仇、振聋发聩的奏疏,令吕氏大为心怯。不得不奏请并获准撤去自己的商量军国大事衔,蔡襄也获得朝野的普遍赞誉,仁宗对他也很器重。在他的努力下,范仲淹、韩淇等也相继复出。蔡襄两度知福州,政绩卓著,同情人民疾苦,免除苛杂赋税,兴办学校,禁止陋俗,教民医药治病,兴修水利,绿化道路,多方造福于民。庆历四年(1044年)旱灾严重,奏减福州人发的丁口税之半。州民无不喜悦,为蔡襄刻石纪功。庆历五年(1045年)蔡襄首任知福州。庆历七年(1047年)改福建路转运使。在任期间为解决8000多户农民的灌溉问题,决定兴工修复古五塘水利,使1000多项农田得以灌溉。当地农民为感激蔡禁,特地在塘侧为他建造生饲。还多次动员民工,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蔡襄还提倡兴办学校,当时福州人求学难,他决定广设乡校,普及教育。礼贤下士,聘请郡士周希盂、郑穆、陈襄、陈烈等为州教授,他自己也常至学舍执经讲课。在教学上确定了“文章与礼法并重”的方针,使文化教育大为普及,州民知礼守法,促进民风淳化,社会安定,州民安居乐业。当时民间巫觋为患,病者不求医而求巫。蔡襄针对这种情况,取缔巫觋百余家,亲自撰《圣惠方后序》,刻成碑文,立于虎市门内,挂便民药于牙门左右,供人采用。与此同时,蔡襄还制定“福州五戒”,颁布 “山头斋会戒”,前者意在革除民间陋俗,后者目的是要纠转民间办丧事费财惊人的恶习。从此福建风俗大变,学者有师,病者有医,丧不忧贫,人们感激察襄,刻石以纪其政。玄和元年(1055年)蔡襄以枢密直学士知泉州,不久改知福州。到任后颁布“教民十六事”,规定官吏不得滥用职权、欺压百姓,允许百姓告发官吏、商贾的违法行为。古老而年轻的晋安河,纵贯城区7公里,是福州最大的内河和运河。宋代《三山志》载:嘉二年(1057年)郡守蔡襄从乐游桥(今晋安桥)开沿城外河至汤门琴亭、湖心,至北岭下。于是,北接新店、盘石二溪,南连闽江的晋安河初具雏形。1952年经过大规模的疏浚、截弯取直,一条浩浩荡荡、风光旖旎的晋安河出现了。
  蔡襄还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有一首民谣唱道:“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 这首歌谣称颂的蔡襄植树造林之举,榕树,属于多年生常绿乔木,树冠象大伞,遮盖面积大,栽植在路旁,行人可以遮日头乘凉,也可以休息、避雨等。当时,兴化、泉州一带,老百姓把榕树叫做“松树”至今还是这样称呼。蔡襄下令福州所属12县,在大道两旁空地上栽植榕树。在任转运使后,要求自福州市郊大义渡,经兴化军、泉州,一直到漳州,这700里长的大道两旁栽植松树 。南来北往的老百姓,享受松林福荫,纷纷赞颂蔡公的功劳,民谣又唱道: 
  道边松,夹道松,大义渡至泉漳东。
  问谁提倡来栽种?异口同声赞蔡公。
  岁久广荫如云盖,甘棠蔽蒂安可同!
  自上而下七百里,委蛇天矫腾苍龙。
  行人六月不知暑 ,千秋万代摇清风。 
  蔡襄长期在外地做官,他回老家枫亭,也造福桑梓,绿化家乡。出知泉州时,主持修建了中外闻名的洛阳桥(万安桥),便利了福建南北交通,促进了泉州内外贸易发展。当时,他在枫亭塔斗山,建造了一座天中万寿塔。那年清明节,他还叫乡亲们在塔旁山坡上栽种松柏,并赋诗一首,加以赞扬,其诗云:“ 谁种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齐。时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 由于蔡襄提倡植树造林,莆仙大地到处树木参天,果树成林。在任职期间,随时留意农桑,撰写了《荔枝谱》和《茶录》两书。《荔枝谱》共7篇,内容包括荔枝产地、品种、生态、功用、加工、运销及有关荔枝的传说等。英国李约瑟所著《中国古代科技史》誉之为世界第一部果树分类学的著作,《茶录》虽仅千言,却很有名。分两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并篇前有序,篇末有后序。在 “茶论” 中,对茶的色、香、味和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做了精到而简洁的论述;在“论器” 中对制茶用器和烹茶用具的选择使用,均有独到的见解。蔡襄十分喜爱茶叶,也称得上是一位茶学家,作为书法家的蔡襄,每次挥毫作书必以茶为伴。欧阳修深知君谟嗜茶爱茶,在请君谟为他书《集古录目序》刻石时,以大小龙团及惠山泉水作为润笔。君谟得而大为喜悦,笑称是太清而不俗。蔡襄年老因病忌茶时,仍烹而玩之,茶不离手。老病中他万 事皆忘,惟有茶不能忘,正所谓“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嘉佑五年(1060年)蔡襄奉召还京,为翰林学上,主理财政。善理财,针对当时的财政困难情况,提出精兵简政、节省开支,量力制用,铲剔蠹敝等措施,同时制定财政章程,使之有法可依。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蔡襄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杭州。治平四年(1067年)徙南京留守,未赴任。同年病卒于莆田家宅村家中。蔡襄墓建于距仙游县枫亭镇2公里许的铺头村境内。1961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为石方结构,面积2400平方米,宋文学家欧阳修为其撰写墓志铭。清乾隆四十年,族裔在墓前立下一对高5米,宽0.8米的石表刻联:
  四谏经邦,昔日芳型垂史册;
  万安济众,今朝古道肃观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