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成集》之(十八)

 杨钱树1413191 2015-11-23
《同成集》之(十八)(《同成集》之十七暂略,以后以图片格式刊出)
《同成集》之(十八)X

《六祖偈子)(益生淘宝201406-22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答博友持咒之问。博友问:南师说假定有一位坐在这里,一边听话,一边还打字,自己的呼吸在鼻子和全身,进进出出完全知道。他虽然说的是知息入,但我觉得持咒也是如此,不再妥否?
我说:能如此。我又有时候一边看电视,一边持咒,电视的情景明明白白,自己持咒也是了了分明。六根互用的奇妙很多。要相信自己。
2、答博友色空真假之问。博友问:“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怎么理解?与佛家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异曲同工之处吗?
我说:你把假的当成真的,则真的自然会变成假的。就像乾隆皇帝把假的《富春山居图》当成了真迹,则他很自然把后来收到的《富春山居图》真迹看成了摹本。修道也这样,你拜一个伪师、邪师为上师,把伪师、邪师看成是明师,则你一定会把明师看走眼。所以,假作真时真亦假。第二句,真修道,无为的境界体现在有为里,但这个体现无为的有为,依然统归于无为。好比一个心怀淡泊的成就者,他为了普度众生,自然会有很多事情要做,自然会有名利,会有尘劳,不管如何的名利尘劳,对于这位成就者,其心如如不动,是无为的。一切大成就者皆如此。看看南怀瑾先生的一生,著作等身,影响朝野,大起尘劳,广做佛事,且心得逍遥,常驻无为。有,还是无。终极而言,一切有,最终还是归到无。曹雪芹此语,是人生境界上的事情,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关系不大。《心经》所言,是法界的实相,即万物本质即真理,色、空无碍而互化,就像质能互化的物理学真理一样,是法界实相。
3、答博友眉间生光之问。博友说:老师:我昨天持咒“南无阿弥陀佛”忽然眼前一片白,下意识认为天亮了,可是马上发现不是。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说:眉间在宁静时、感应时最容易生光。好现象,努力念佛,必能成就,也是念佛相应之瑞相。常念佛,信愿行,决定成就。
4、答博友金光咒修持之问。博友问:金光咒筑基的标准是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