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破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 市总工会出台改革方案

 超越梦想之上 2015-11-23

打破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 市总工会出台改革方案


原标题: 赶干部下基层 听职工谈诉求

《上海市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近日出台。这份实施方案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破除群团组织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改革工会的机构设置、干部制度、管理方式、运行机制。

改革亮点 1

机关编制“减上补下”

■ 调整市总工会机关部门设置,将原有的13个机关内设机构整合为9个,机关编制精简40%。

为更好适应基层工作和职工群众需要,切实改变“倒金字塔”的状况,市总工会对机关部室进行改革调整,实行扁平化管理。新建强有力的基层工作部门,重组若干个综合服务部门,形成以基层工作部门为基础和重点,以综合服务部门为重要支撑,以机关工作部门和窗口服务为基本保障,职责清晰、运转高效,面向基层、服务便捷的机关机构新格局。

■ 建设精干高效的工会干部队伍。改革市、区县总工会领导班子结构,按专职、挂职、兼职干部各占一定比例配好班子成员,其中专职成员不超过50%。

■ 探索创新机关工作人员使用机制。工会机关干部编制瘦身,专职干部编制数按照市总工会机关编制数60%核定。专职干部招录一般采取遴选方式,从基层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中,选任富有基层群众工作经验和能力、热爱工会工作的人员,不断优化专职干部结构和素质。

■ 充实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制定工会机关编制“减上补下”办法,由市总工会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队伍规模,统一调配、下拨人员编制至街道乡镇总工会、各类园区工会。

改革亮点 2

街镇建立“小三级”工会

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工作,怎么有利于做好工作、就怎么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和职工入会方式,构建纵横交错、覆盖广泛、联系紧密的网络化组织体系。

■ 在所辖各类工会组织100家以上的街道乡镇普遍建立“小三级”工会组织体制。在规模较大且具有管委会职能的各类园区建立总工会,统筹协调区域工作资源,帮助解决下级工会维权服务、履行职责中的困难和问题。

■ 建立健全联系基层、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制度。建立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窗口服务单位和服务平台全天候回应职工诉求等工作制度,定期安排机关干部到街道乡镇、园区、楼宇工会及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等蹲点,到窗口服务单位接待处理职工来信来访,让职工群众随时随地“进得了门、找得到人、办得好事”。

■ 建立基层工会和职工需求调查制度。将开展需求调查作为工会全委会、常委会及机关履职尽责的必经程序,在确定开展阶段性重点工作、举办重大活动、制定重要文件及实施服务职工实事项目等工作前,面向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改革亮点 3

职工服务站建到工地上

■ 推进工会社会组织建设。对市总工会主管的各类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和清理,结合机关机构部门调整和企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管办分开,促进社会组织良性健康发展。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和工作特长,向政府部门积极争取和承接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项目,建立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鼓励支持区县局(产业)工会培育发展服务职工的社会组织,采取项目化、市场化的办法购买服务,提升服务职工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 探索建立职工服务站。在职工集聚度高且流动性大、工会覆盖不到的各类园区、重大项目工地等,探索建立职工服务站,会同相关地区、单位党组织,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成为直接联系服务区域内职工群众的工作平台。加强与共青团、妇联在职工服务站设立和运作中的协作联动,增强群众工作合力,实现共建共享,发挥最大效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