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最近两天,华北下起大雪,【书法日课】也来应景,和书友们聊聊雪的故事)
“风花雪月”中,雪排第三,但它最特别。不信咱就试一下:刮风了,开花了,下雪了,赏月了,这四件事,哪个会给你最大的惊喜? 如果你选的不是“下雪了”,那你真的很特别。
雪的特点,一是冰冷,二是洁白。 我很喜欢明初高启的句子: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明末陈继儒的句子我也喜欢: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 乍听起来,高士与美人似乎是一对儿,但其实并不,因为美人在月明林下私会情郎的时候,高士只在雪满山中卧着。
小时候读书,最喜欢的场景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温一壶小酒,切二斤牛肉,如果这片段能够永恒,人生该多么美好啊。 后来才知道,人生的追求不止于此。鲁迅说他有个亲戚,这厮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事情,是吐两口血,然后由丫鬟搀扶着,去雪地里看梅花。
雪,似乎是冬天表达美好的最佳道具了。 苏轼谪居黄州,建了座房子。房子封顶的时候,天下起了雪,所以这座房子就叫“雪堂”。 假如那天刮了风,会不会叫风堂? 假如那天下了雨,会不会叫雨堂? 我想都不会。因为只有雪,才配得上苏学士内心的高洁。
在东晋,有一对父子玩雪玩到了极致。 先说儿子王徽之。在绍兴的时候,有一天傍晚下大雪,他忽然想起好朋友戴逵,就命仆人驾小舟去看望。好容易到了戴家,他却门都不进,招呼也不打,掉头回去了。仆人不解,他说,我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这有点像某人暗恋一个姑娘,别人劝他去追他却不肯:喜欢她是我的事,跟她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我猜,王徽之多半是白羊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考证下。
再说爸爸王羲之,有一天下雪了(不知道是不是就是王徽之犯神经的那一场,因为绍兴下雪挺不容易),但是天很快又放晴,王羲之高兴了,给他的好朋友“山阴张侯”写了一封短信: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爸爸和儿子不一样,看到下大雪,儿子年轻,一冲动就往外跑;爸爸年纪大了,便把那种冲动凝在笔端,所以那字写得流畅轻快,漂亮极了。后人评价说,王羲之行书兰亭第一,快雪第二。
到了元代,黄公望根据《快雪时晴帖》的意境,画了一幅《快雪时晴图》,这位全真派的老道,用一种超脱的笔致,再现了当年王羲之眼中的风景。本图与赵孟頫的题字,明徐贲的图合为一卷,现藏北京故宫。 《快雪时晴图卷》,与《快雪时晴帖》分割两岸,谁来撮合一下,像《富春山居》那样,来个历史性的握手?
下雪给人带来快乐,但也带来烦恼。在都市中,逢雪撒盐,道路泥泞,洁白很快化为污秽,这真是无可奈何。 天津著名文化学者姜维群先生昨日发来七律一首:“灞桥风雪何处寻,沽上琼花片片新。袅娜菊残玉体塑,氤氲树隐素妆匀。雾霾碍目心清远,净静钓诗无病呻。可笑盐车严以待,辚辚明日叹泥尘。”
所以,下雪了!这快乐古人叹咏千年,而今惜为一瞬。眼看着都市中的雪花零落成泥,便更怀念雪山中高卧的隐者了。 那种慢慢的时光,还能回来么?
(【临帖吧】第四期,临《快雪时晴帖》启动,详情请点阅读原文,参加临帖群请扫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