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澎湃、西上游、南并读、北无界…新闻客户端进入战国时代:孰死?孰生?

 昵称22998329 2015-11-23
闻客户端进入战国时代!请先测试你已进阶到哪一阶段:
普通谋士

知晓“跑马圈地”基本动向,听说过“东澎湃,西上游,南并读,北无界,中九派”的地域势力划分。

进阶谋士

不仅get势力地图,清晰了解各势力阵营新近动作,新京报“热门话题”、东早“猛犸新闻”、四川日报“封面传媒”等新兴势力也同样追踪。

麒麟学子

心怀各帮派利益纷争、纵横捭阖,包括新闻117、看楚天、今贵州、南方+、前沿、交汇点等地方驻守势力同样熟识。

相信大多数人还停留在“普通谋士”的阶段。没错,一夜之间新闻客户端遍地开花,出现了一大波你从未听过的名字。一个群雄逐鹿的新时代已经到了,我们的朋友圈也将充斥更多发刊词,他们都有一句共同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但无论时代好坏,江湖,总是杀人不见血的...


新闻客户端势力地图

先按照势力范围解析辽阔版图上的各个阵营,包括他们的兵力、财力、后台、人才以及生存境况。


核心阵营

澎湃


澎湃甫一问世,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从最初标榜“时政”新闻,到致力成为一个“大而全的资讯平台”,一年多以来,澎湃抛出大量人力物力生产原创内容,颇有一副“不差钱”的姿态。

诚然,澎湃新闻是“高层授意下上海媒体的改革尝试”,但高密度的原创内容生产,在互联网逻辑里是否还能行得通,就受到了颇多质疑。

作为一款传统媒体机构完成媒介融合任务的实验性项目,澎湃做出了诸多大胆尝试,不少内容产品呈现刷屏之势,产品和内容质量也可圈可点,但澎湃新闻依然有着强烈的传统内容生产者的烙印。

西
上游

11月18日,《重庆晨报》的上游新闻客户端宣布正式上线。据介绍,其产品形态以新闻客户端和网站为主,将“依托原有报纸的优势采编力量,回归新闻本质,专注原创新闻”。


《重庆晨报》副总编辑陈旭也说道,“上游新闻”会以背后的内容团队为支撑,着力原创核心新闻,地域特色以及服务性会成为与其他客户端竞争的核心要素。其上线广告即宣布强势入主客户端PK版图,“西上游”也标志新闻客户端争霸已从东部延伸至西部地带。

并读

南边的并读新闻,更是担纲艰巨的转型使命。这款应用由南方都市报推出,首轮投资8800万元,南方都市报把它称之为“集团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倾力巨作,它既承载了几代新闻人的转型梦想,也凝聚了南方报业对新媒体的探索思考”


并读是否能够承受住如此沉重的负荷?区别于上述几家,并读除了具备新闻资讯平台功能,亮点是读者参与广告分成,“读新闻就有钱赚”,即将平台所得广告收入转化为用户的阅读分成。资讯、社交、分成,是并读主打的三个元素

但有声音指出,并读一出生就呈“衰败之相”,在微信、QQ占据生活的今天,人们是否有必要在一款新闻客户端上“social”,值得思量。

无界

聚集了欧阳洪亮、黄志杰、十年砍柴等业界大拿的无界于今年9月上线。无界同样大有来头,由《财经》杂志母公司财讯集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阿里巴巴三方联合组建,既有政府资源,也有市场资本,更背靠“一带一路”背景,和澎湃一样主打原创。

然而,无界的招聘发了一波又一波,动静与收效甚微。人马不足、后劲乏力,团队憋足了劲花了大半个月时间上线了一个有关长江沉船的H5产品《大船》。然而,“除了大船,无界还有什么?”这种质疑不绝于耳。


有人问无界的执行总裁欧阳洪亮:无界团队大抵来自传统媒体,这帮人做新媒体会不会很难?欧阳洪亮这样回答:“无界想要做百年老店,不想太哗众取宠,所以慢慢来没关系。”

九派

“九派新闻”驻扎武汉,但从其酝酿到今天,短短时间内却坎坷不断,可谓一部千回百转的“宫斗剧”。早在今年5月,就有消息放出,武汉要推出一款类似澎湃的新媒体项目,该项目由武汉市委宣传部牵头,长江日报社负责具体实施,湖南《潇湘晨报》采编核心团队原副总编辑杨耕身率队组建。

然而,原定于9月8日上线的APP却迟迟不见踪影,9月7日,杨耕身也突然被调到《武汉晚报》任副总编辑。12日,公司则空降了一名“董事长”和一名“CEO”。9月23日,“长江新闻”更名后,以“九派新闻”正式示人。

11月18日,彭玲玲一篇《告别武汉: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现已被删除),在文中讲到了九派新闻的“变故”,引业界唏嘘不已,纷纷猜测——九派这么快就死了?


据此篇文章透露,是采编团队和领导层发生了冲突,“采编团队坚持做原创新闻,新来的领导却坚持做所谓的大数据,抓取新闻(说白点就是转载新闻)。”一出生就“命途多舛”的九派,还会好吗?但毋庸置疑的是,当初揣着理想到武汉的一帮年轻人,心灵伤害不止100个点。

崛起阵营

除了上述“雷声”比较响的阵营,年底将至,一大波客户端更是扎堆组团上线。比如:

江苏
交汇点

从11月9日开始,江苏《新华日报》连续8天用一个整版跟读者“猜谜语”。这个谜底终于揭开:“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正式亮相。据悉,“交汇点”旗下聚合了集团《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江南时报》等纸媒和中国江苏网的人马,立志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江苏移动媒体第一品牌”。

“交汇点”的发刊词称,“交汇点”将和纸媒《新华日报》、PC端网媒中国江苏网共同构成三位一体、互为协同、覆盖三代传播形态的“江苏第一主流媒体矩阵”。

河南
猛犸新闻

11月16日,由河南大象融媒、《东方今报》联手打造的“猛犸新闻”客户端出世。猛犸新闻和上游走得一个路子——强势“插入”。主动发文《中国新传媒江湖:东澎湃 西封面 南并读 北无界 中猛犸》,宣布补齐“五绝”。


据悉,猛犸将集合河南广电系统“大象融媒”下电视台、广播、网络、报纸等优质资源,以“采编新厨房”记者统一管理概念,一次采访,根据各平台需要多次加工。号称打造领导者的“掌上高参”,以公务员、商界精英人士为读者客户群。内容以原创为主,兼整合本土自媒体优质稿件,偏时政、财经类,更强调河南。

猛犸,同样也被河南广电探索媒体转型寄予厚望。但有内部人士称,虽被寄予厚望,并没考虑盈利,也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只以打造影响力为主,读者阅读以免费开放形式。

还有更多客户端宣布上线:

四川报业联合阿里打造的“封面”,天津日报上线的“新闻117”,楚天都市报的“看楚天”,南方报业的“南方+”,华商传媒的“华商头条”,北方网的“前沿”...

------笔者已晕菜的分割线------


诸侯因何厮杀?

解析完分布在各地的势力阵营,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客户端扎堆上线?他们背后是何种力量在推着他们前进?

王武彬在《封面传媒们因何而来》一文中指出,新闻客户端遍地开花,背后大抵是这几种因素裹挟。

媒体需要一个诺曼底

王武彬在文章中指出,“摸爬滚打这些年,报业集团们主要的数字资产还是2000年左右置办下的网站,微博、微信图个热闹、分量有限”。那么,有政府和资本的有益扶持,传统媒体便“硬着头皮大干快上”。郭全中也指出:今天,“传统媒体深刻认识到自身深陷困境的根源,急于采取各种措施以重建用户连接,而新闻客户端无疑就是传统媒体的一根重要稻草。”

政府需要新的麦克风

去年8月18日,中央深改小组的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抢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舆论阵地。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或者可以称为新阵地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媒体、中央级媒体及地方媒体大力布局移动互联网战略,而客户端就成为他们手中的重要抓手。在“行政力”下,一大波客户端上马便不足为奇。

资本需要一张入场券

上述多家新闻客户端,背后都可以看到资本的力量,阿里更是一口气入股了一财、参与了无界传媒和封面传媒的组建。外界对于阿里的投资普遍认为不是出于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的目的,而更多看重的是媒体“背后的政治资源和背书价值”


王武彬指出,“在过去,民营资本想要染指新闻业阻力重重,政策壁垒难以突破,报业集团上市也都要采取采编经营两分开模式,而现在,曾经的门槛被轻松跨过,新的网络原生新闻品牌一来到人间,每个毛孔就都充满着资本的气味。”即便资本入驻媒体的盈利想象空间优先,但入场券已经到手。

政治、资本、转型压力,在三重裹挟下,客户端纷纷上马了。他们在征途中遇到的阻碍,也是显而易见。


群雄征途坎坷

“群雄争霸”,但这一仗,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并不好打,甚至出发前就预感是个“死局”。那么,他们的前路上都遇到了哪些强敌?

严重同质的队友

那么多家新闻客户端集体问世,谁能出头?纵览各家口号,“原创内容”“平台”“资讯分发”等关键词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又在大数据、智库、一带一路等热词上’撞理念’”。虽然都在强调绝非纸媒的平移,但一套操作流程看下来,明眼人一看便知。

更甚者,“以诛心之论”,“最近几家颇有‘动机不纯’嫌疑,玩概念、无诚意、上峰要求、政绩工程、不以用户为起点和归宿……有沦为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自欺欺人的危险。”在政治、资本、领导意志引导下的新闻客户端,却唯独把用户放在了末位,自然难以发现市场的机会并找到安身立命的支点。

强劲的巨头

当各家新闻客户端“厮杀”的时候,不知是否还记得,从行业格局看,寡头垄断已然成型。

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强势客户端,早已决定了主战场的局势,“东南西北诸位豪杰们预计很难闯进前十,合计市场份额也难突破5%,基本丧失了挑战第一甚至第二阵营的资格。”更夸张点说,“大佬们资本催熟、技术驱动、强势推广之下,媒体系毫无还手之力。”


后方兵力不足难以为继

或许一些新闻客户端可以说:我们还有钱可以烧,我们还可以慢慢来。但是,优质的人才呢?这才是核心竞争力。从九派新闻的“变故”可以看到,新闻客户端或许还可以靠“新闻理想”忽悠一帮90后“大干一场”,然而,当“自嗨”的真面目露出,还能否留住人才变成了问号。另一方面,新闻客户端的技术人才也是一大缺口。当算法、技术、个性化推荐成为主流,技术或许比人要更重要。

新闻客户端的“自嗨”之局或许还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加入新闻客户端争夺的传统媒体越来越多,读者的“脸盲症”会更加厉害。毒舌一点说,也许多数媒体的新媒体投资是用来交学费的,或者是——陪玩、赔本、陪吆喝

那么,是否一点机会也没有?别太紧张,还有人在拼命地出主意:

媒体人魏武辉说:“地域被跨越了以后,未来的国有媒体可能会出现垂直分类。借助行政力量(牌照、采访权),加上,市场力量(迅速铺开,获得流量高地)。找到一个垂直类别,在这个类别上做成高音喇叭。这是2G/2P的仰视国媒的机会。”

王武彬也说,“小而美仍有机会,人为巨石,我为细沙,市场空间是可以开发的。”“拥挤而混乱的数字媒体世界中,得专注自身优势、传达清晰形象才行,要告诉用户——你是谁,你能够提供什么服务,你能够创造什么价值”。

郭全中则提倡“新闻+服务”的变现方式,“既以新闻来吸引用户,以服务来实现商业价值变现。”

“东西南北中,端端向前冲”。江湖混战已经吹响号角,孰死孰生难以预测。“得之可得天下”的“麒麟才子”?恐怕还未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