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鼻衄)既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症状,又是一种单独的疾病。鼻出血原因分全身和局部两大类:(1)局部病因。外伤,如鼻及鼻窦外伤、颅底骨折、术后出血等;炎症,如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结核等;肿瘤,如鼻腔、鼻窦及鼻咽部恶性肿瘤、鼻腔血管瘤等;畸形,如鼻部中隔偏曲。(2)全身病因。血液病,常见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及血管硬化,心脏病可引起阻性充血而致静脉压增高等;维生素缺乏,风湿热,急性传染病以及汞、砷化学物质中毒等。
本病中医称“鼻衄”,属血证范围。脏腑病变所致的鼻出血,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多与肺热、肝火、胃热有关,风热犯肺,邪壅鼻窍,灼伤脉络,血溢络外而衄血;肝火犯肺,肺络受伤,发为衄血;胃热炽盛,迫血妄行,循阳明之络,上出鼻窍而衄血。虚症则常因肝、肺、肾和脾相关,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火载血升,上溢清窍;有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脉络,血溢肺窍;亦有脾失统摄,血无所依,溢出脉外者。鼻衄见证复杂多变,处方用药须辨证施治。(张 青)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
|
来自: 昵称11739632 > 《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