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高一剩企业并非一“搬”就灵

 北书房2014 2015-11-23




近日,上海高桥石化搬迁的事情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新闻报道称,上海的高桥石化近年来出过不少事故,也屡屡传闻要搬迁乃至关停,直到最近上海市政府提出将付出500亿元搬迁费,搬迁的事才算有了着落。但是笔者认为,两高一剩企业并非简单一“搬”就万事大吉。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新兴产业正在茁壮成长,而大量传统的两高一剩行业面临调整,首先就是面临搬迁。比如,国家需要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带进行产业转移,调整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增长动力,让经济带发挥出更强的带动作用。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钢铁、水泥、化工等重工业企业确实为地方经济发展、人民就业,乃至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这些和城市一起发展的企业,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问题逐渐暴露,甚至频频发生事故,已经对城市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很多高污染高耗能企业需要搬迁,以期减少对周边社会、交通、环境、人民生活的影响。在“500亿元拆迁费”新闻出来后,中石化曾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石化黑板报”发文称,“高桥若搬迁,必是为城市,更为市民。”

搬是必须要搬,但是,往哪搬呢?一般来讲,高污染企业选址要选择远离城市居民区,同时交通便利,有产业聚集效应的地方。据称,高桥石化将搬往上海化工园区。那么,搬迁后会不会对新的地方造成负面影响?政府和企业还应该对新址做好污染物排放、厂房布局、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规划。

其次,光搬迁是不够的。产能过剩、空气污染等问题不能仅仅靠搬迁来解决,还得通过转变生产和管理方式、增加绿色和智能投入、甚至转变业务类型来对企业自身进行改造,使企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转变为环境友好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最后,迁址必定意味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此次500亿元搬迁费对上海市政府来说是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以后政府相关部门在最初设计区域规划时就应该想得更长远,让产业布局尽量合理,减少后续大规模拆迁带来的麻烦和人力、财务成本。(金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