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 口疮

 解脱之道图书馆 2015-11-24
   20    口疮


    口疮是口腔黏膜受邪热蒸灼,或失于气血荣养所致,以局部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小溃疡,灼热疼痛,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口腔黏膜病。包括“复发性口疮”、口疮性口炎”等。

    20.1   诊断依据

    20.1.1   以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数个小溃疡,灼热疼痛为主要症状。

    20.1.2   起病较快,病程较长,此起彼伏,愈后常易复发。

    20.1.3   初起在口腔黏膜上出现一个或多个小红点或小水疱,后溃破,形成绿豆或黄豆大小溃疡,  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表面多复有黄白色假膜,周围绕以红晕。

    20.1.4   应与狐惑病(白塞综合征)、鹅口疮等相鉴别。

    20.2   证候分类

    20.2.1   心脾积热:  口内疼痛,口渴,口臭,溲赤便秘。口疮表面呈黄色,周围黏膜色鲜红,微肿而突起,中央凹陷。舌质红,舌尖起刺,舌苔黄,脉数。

    20.2.2   阴虚火旺: 口内疼痛, 口干咽燥,手足心热, 心悸盗汗。口疮周围微红肿。舌质红, 舌苔薄,脉细数。

    20.2.3   气血亏虚: 畏寒,面色萎黄,精神倦怠,乏力气短,便溏。口疮表面灰白,周围黏膜色淡红。舌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20.3   治疗方案

    20.3.1   辨证施治

    20.3.1.1   心脾积热证: 泻心清脾,方如导赤散合清胃汤加减。

    20.3.1.2   阴虚火旺证: 滋阴清热,方如知柏地黄汤加减。

    20.3.1.3   气血亏虚证: 益气养血,方如八珍汤加减。

    20.3.2   其他疗法

    20.3.2.1   中成药: 可辨证选用当归龙荟丸、天王补心丹、大补阴丸、补中益气丸等。

    20.3.2.2   吹药法: 可选用锡类散、珠黄散、冰硼散等吹患处。

    20.3.2.3   漱口法: 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液,每日漱口数次。

    20.3.2.4   针灸: 取神门、通里、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20.4   注意事项

    20.4.1   心脾积热证、阴虚火旺证患者,应忌食姜、蒜、韭菜等辛热食物。

    20.4.2   气血亏虚证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过度疲劳和缺少睡眠,是本病重要诱发因素。

    20.4.3   注意口腔卫生,预防继发感染。

    20.5   疗效评定

    20.5.1   治愈: 口腔溃疡愈合。

    20.5.2   好转: 口腔溃疡虽然时有复发,但数量减少,程度减轻。

    20.5.3   未愈: 口腔溃疡症状及溃疡无明显好转。

    20.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18条,第51 款;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6条,第21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