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发展|整合物流园资源,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物流产业稳健发展

 tyt6805 2015-11-24

物流行业现状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长期从事物流发展的经验和物流协会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考察一个地区物流业的基本面的情况,主要看四个方面:一是物流企业规模的大和小,二是物流基础设施的好与坏,三是物流技术手段水平的高与低,四是物流发展政策环境的宽与紧。从以上四个方面看,无锡市物流业发展现状中呈现出以下较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1.物流企业弱小零散,承载服务功能不强。

物流载体的公、铁、水、空四大块中,无锡市能够完全掌控发展的是占物流份额85%的公路物流,从这方面分析其现状:

物流企业众多,但分布零散。2014年无锡市道路货物运输营运车辆7.1万辆,吨位数53.1万吨,有货运业户1.78万(包括货运中介),物流运输企业2749家。与“十一五”相比,企业数量增加了30%以上,车辆数却下降了1.8万辆(下降20%),呈现出分布零散,规模弱小的泛个体化经营特征。

物流企业规模不大,承载服务功能不强。具体表现在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现有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无法满足大宗客户和高端客户如大型制造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物流需求,新区的许多外资企业,选择市外的大型物流企业或全国知名的物流企业服务,无锡市物流企业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问题。

物流龙头企业影响力不够。目前,无锡市有7家物流4A级以上企业,19家2A级以上企业,26家省重点物流企业,无锡市营运车辆超过100辆以上的139家,仅占比5%。从业内到业外,无锡市拿得出手、看得上眼、耳熟能详的、有影响力的物流企业数量太少。

2.物流园区设施存量充足,但利用率不高,功能定位不明。

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物流园区设施存量充足。目前,十一五期间无锡市区有物流园区33家,其中有10家省重点物流基地,8家市重点物流基地。物流园区设施也应该说存量充足。

物流园区利用率不高。据调查,无锡市绝大部分经省、市批准的重点物流园区载体设施的入驻率不足60%,集聚化程度不高,物流园区资源闲置情况也较严重。

无锡市物流园区功能定位不明。目前无锡市发展较好的几个物流基地,如西站物流园、高新物流园、空港物流园、大明物流园、硕放不锈钢物流园等,依靠着其准确的定位和合理的布局,得到了良性发展。与此同时,却也存在一批物流园区功能定位不准,入驻企业良莠不齐,不能很好发挥作用,营运效果乏善可陈等问题,总体来看无锡市物流园区没有很好适应制造业发展和地域规划不合理的情况相对突出。

3.物流发展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在无锡市物流企业中传统物流企业还占着较大比重,物流信息化手段和技术的应用不够。

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无锡市已有不少物流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内部信息化系统来实现物流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与高端化。但相对而言,仍有一大部分物流企业停留在传统物流的层面,依靠手机电话甚至是守在园区、路边来承接物流运输服务。

企业之间缺乏信息化交流。可以说,无锡市大型的物流运输企业都已基本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化系统,拥有自己的APP,但是由于缺乏交流,各自为政,被在社会资本鼓励催熟下的号称“互联网车货匹配平台”的货运APP捷足先登,瓜分市场、抢占客户。

物流园区之间物流信息闭塞。目前,无锡市物流园区作为货物分拨中心和城市配送中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还远远不够,定位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园区之间的物流信息闭塞,信息不互通、不共享是一个很主要的成因。

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不容乐观。目前无锡市的大小物流园区、企业多少都有“智慧物流”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但是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经济效益和利润,反而是增加了运营管理成本,想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还需假以时日。

4.缺乏相关物流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不够大。

物流营改增后税负增加。在物流业营改增后,物流业相当于营业税的增值税税负水平从3个百分点增加到4.15个百分点,税负不是轻了,是原来的一倍还多,税负的上升也间接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大小和服务水平。而无锡市尚未出台物流业营改增后税负增加部分的退返政策。地区间的物流税负不平衡和不一致导致了无锡市相当部分的税源流失。

关于支持物流集聚化的政策力度不够。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激励举措,无锡市的物流企业大多是零打独斗,没能很好的实现物流企业向物流基地园区集聚的预期,物流园区整合功能不足,合力不强。

物流信息化引导和激励政策还需加强。去年,无锡市财政通过物联网项目拿出了810万元,支持智慧物流信息化项目。但是物流业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且无锡物流行业,国家投入少,大部分由企业自筹资金发展,民营物流企业在大力发展物流信息化遭遇瓶颈的时候,扶持政策的相对较弱也阻碍了物流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推动物流业发展的相关举措的建议

针对无锡市物流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以上缺陷和不足,我建议要着重抓好四项举措的落实: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分别功能定位,实现物流基地的差异化经营;鼓励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应用;通过相应政策引导,实现无锡市物流产业形态提升,促进物流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企业的规模化经营。

要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兼并、参股重组进行政策引导。对打造物流航母进行鼓励,从而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造就无锡的物流企业品牌。深圳鼓励物流企业规模化经营,通过鼓励兼并、参股的政策,形成了一批物流大型企业和航母企业,而且通过政府部门协调、指导进行上市改造,去年和今年,已有2家物流企业上市。前一段时间,无锡市也有多家同一类型的专线物流企业通过积极兼并和相互参股成立了宝航集团,具有物流企业上市的基础雏形,正积极进行上市准备。

实现物流集聚化经营。要鼓励企业进入园区,这方面,无锡市发改委有相关整合物流资源的政策,但力度不够,要加大引导和鼓励整合物流资源的政策。这样,可以在几年内,解决无锡市物流零散、零乱的问题。

要从“扶大、扶优、扶强”上下功夫,实现物流企业的服务优化。对无锡市的大型物流企业,物流营业额过亿的物流企业,要进行政策扶持,要从减税减费上做出实实在在的动作,要依据中央相关政策和指导原则,在全市各级财政建立统一的增加税收退返物流企业的规则和办法,促进无锡市物流企业的发展。

2.分别功能定位,实现物流基地的差异化经营。

要有意识规划引领诸如空港物流、公路物流、内河港池物流、快递物流、生产性服务物流、出口货代物流、物流外包服务集聚的物流业集聚发展。

对物流园区主动改变功能定位,形成较为统一的业态。实现集聚发展,获得较高入驻率,发挥物流载体功能的物流园区,要由政府给予整合奖励,可以通过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商业配套费、防震避雷费、房地产税等等,支持物流基地园区载体设施的转型发展。

要鼓励物流企业一业为主、前后道延伸相关多元化发展的有益尝试。特别是利用现有物流基础条件和资源存量,发展相关延伸产业,在土地使用性质上,对存量资产的转型升级改造要予以支持,以做出无锡市物流业品牌、拳头企业,提振无锡市物流业的整体业态层次。

3.鼓励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应用。

要推动物流企业内部信息化。物流企业及园区在整个物流活动过程中,要实行全程信息化运作,包括信息化货物识别统计、仓储装卸、跟踪监控、采购供应、产品分销、交易结算等各环节,都由智能物联网来辅助管理,并且,物流客户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参与进来。

物流企业之间要联盟化。要鼓励物流企业加入协会、联盟。现在,这样的产业联盟已经有很多,无锡市现在有了物流物联网产业联盟,要通过与联盟内的物流技术支持单位合作,完成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系统研发,企业之间通过联盟和信息共享实现提升发展。

园区之间要互联化。物流企业和基地园区必须网络化,不是单个园区完成网络化,而是基地园区之间形成网络化。物流园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应该成为城市货运枢纽,起到货物分拨中心和城市配送中心的重要社会作用。在这方面,政策上要给力,要像支持物联网产业一样扶持物流基地园区的网络化建设。企业要坚持把好的“智慧物流”项目做下去。不光是基地园区信息化互通互联,物流运作也要互通互联,实现物流运营的信息化管理。

公共平台的应用要社会化、市场化。要根据智慧物流的技术水平和营运情况以及产生的社会效果,包括产生的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实际运作营运投入的情况,对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的“四大工程”(自动化物流装备应用、物流物联网技术应用、物流专业平台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行营运补助。这作用类似于风投,如果能让平台挺过来,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其对无锡市物流业的发展,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4.通过相应政策引导,实现无锡市物流产业形态提升。

要对物流基础载体设施的建设规费进行减免。邻近城市在这一方面做足了文章:苏州在物流基地建设上,工商、税务、交通等政府职能部门就联合出台了以物流基地为中心,以引进物流企业为目标,采取“一站式”服务和“保姆式”呵护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浙江传化集团进入苏州后,一家占地580亩、以“公路港”为概念的交通物流交易市场正在建成(其中一家物流基地的面积相当于无锡市物流业总面积的50%),他们依托信息化手段,打造出江苏乃至全国一流的物流基地,运营首个年度,入驻的第三方物流企业500多家,总计物流交易额20个亿,实现税收超1亿元。上海长江实业集团在上海西北物流园打造的物流大厦和中国物流交易网互联网交易平台,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集聚地效应,产生较强的物流资源整合作用,形成物流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业态。常州在物流基地建设上也在大手笔规划和积极运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出台了系列物流引导、扶持政策助推企业做大做强,现已争夺了无锡市很多客户。从横向看,无锡市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较小,不利于物流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对物流企业采取所得税附征办法。在依据税务政策的同时,采取些“宽水养鱼”的方式,或者与财政部门一起认真测算探索对物流企业的所得税实行附征的办法,以此提高物流企业发展和投入的积极性,也能提高物流以外行业投资发展无锡市物流业的积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