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 腹痛

 解脱之道图书馆 2015-11-24
7    腹痛


    脘以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均统称为“腹痛”。腹痛涉及的疾病范围很广,必须排除外科急腹症所引起的腹痛。

    7.1   诊断依据

    7.1.1   以腹痛为主症,阵发性疼痛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

    7.1.2   如有发热,注意其与腹痛的先后关系,排除器质性疾病和外科急腹症。

    7.2   证候分类

    7.2.1   寒凝气滞: 腹痛阵作,得温较舒,面色苍白,痛甚则额部冷汗出,唇色紫暗,肢冷,小便清长。舌质白,舌苔白腻,脉弦。

    7.2.2   乳食积滞: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秽腐浊,大便酸臭,吐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

    7.2.3   脏腑虚冷: 腹痛隐隐,时作时止,缠绵日久,喜温喜按,面色   白,纳呆神倦,或食后作胀,大便稀溏。舌淡,舌苔白,脉沉弱。

    7.2.4   气滞血瘀: 脘腹胀闷,疼痛拒按,或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触及包块,推之不移,按之痛剧。舌紫暗或有瘀点,苔少,脉涩。

    7.2.5   虫积肠道:  绕脐腹痛,时作时止,痛时面色   白,屈腰翻滚,缓解时嬉戏如常,时有   齿,或有异食癖。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

    7.3   治疗方案

    7.3.1   辨证施治

    7.3.1.1   寒凝气滞证: 温中祛寒,理气止痛,方如养脏散加减。

    7.3.1.2   乳食积滞证: 消食导滞,方如香砂平胃散加减。

    7.3.1.3   脏腑虚冷证: 温补脾胃,方如小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

    7.3.1.4   气滞血瘀证: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如少腹逐瘀汤加减。

    7.3.1.5   虫积肠道证: 理气安蛔止痛,方如乌梅安蛔丸加减。

    7.3.2   其他疗法

    7.3.2.1   针灸: 取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等穴。

    7.3.2.2   推拿: 揉按中脘,分推腹阴阳,摩神阙,逆运内八卦,推补脾土等法。

    7.3.2.3   温熨: 用淡豆豉、食盐各适量,生姜数片,葱白数茎,捣烂同炒至热,用细布包裹,温熨脐腹部,同时轻轻揉按,冷后炒热再熨,直至痛止,适用于因寒所致的腹痛。

    7.4   注意事项

    7.4.1   并发症处理:  对腹痛患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急腹症现象应及时明确诊断,作出相应处理。

    7.4.2   腹痛是一个症状,可以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及小儿风湿性疾病等疾病中出现,必须注意鉴别,找出病源,及早治疗。

    7.4.3   加强护理,注意腹部保暖。注意饮食卫生,不过食生冷,不食不洁食物。

    7.5   疗效评定

    7.5.1   治愈:  腹痛止,其他症状消失。

    7.5.2   好转:  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改善。

    7.5.3   未愈:  腹痛及其他症状无变化。

    7.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22条,第32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