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霜的“千秋功罪”

 钟家台 2015-11-25

霜的“千秋功罪”

大家知道,霜冻是我国大范围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可是,古人多不知,这种霜冻灾害的发生原因却并非是由水气凝结成的白色晶体——白霜本身所造成,因而使白霜蒙受了千古奇冤呢?这种气温虽降到零下,但因空气低湿而并未出现白霜,而作物却同样受到冻害的情况。农民形象地称之为“黑霜”。

原来,造成霜冻灾害的罪魁祸首乃是与白霜同时发生的零下低温,最终使农作物细胞结冰死亡的结果。而且,实际上,当大气中水气凝华成霜时,不仅不会吸收热量降低气温,反而因会释放出大量的凝结潜热(1克水汽凝华为霜时放出的凝结潜热为2794焦耳热量)而减缓气温下降。而且,据实验,复霜的叶子其耐一定零下低温的能力,也反而比不戴霜的叶子强。瞧,贡献反成罪状,岂非更使它“冤上加冤”?

当然,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白霜也不是净背黑锅,而是同样也有因这类张冠李戴而冒受“荣誉”的情况。最典型的是秋天的美景红叶。

古人们认为秋天的红叶是由于“霜打”而形成的。例如,明戴缙的“黄芦千里月,红叶万山霜”;清颜光敏的“秋色何时来,万里霜林丹”;还有“清霜醉枫叶”“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等,当然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还要算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实际上,树叶的变红也与白霜本身无关,而是低温使根部吸水并使进入叶子中的水分减少,因而使叶绿素生成少而破坏多,花青素(主要是红色)显现的结果。因为叶子变红实际上常常在气温降到0℃以前就出现了。今年(2015)也是如此,海拔489米的延庆气温尚未低于零度,据报道,海拔低许多的香山2万株黄栌40%的叶子早已经红了。

总之,霜以作物冻害而蒙受“千古奇冤”,又以红叶等佳景而坐享“百世流芳”。在气象学中的其他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大概再没有像它那样兼有如此大“功”、大“罪”于一身的戏剧故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