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为何?如何?有何结果?(三)

 圆满图书馆 2015-11-25

修行——为何?如何?有何结果?(三)

《修行——为何?如何?有何结果?》

隆波帕默尊者开示

泰国国家电网

2013年5月8日

(三)

知道原则,就可以透过修行让心安住成为观者:看见身不是心,只是被心觉知的对象;苦乐不是心,只是被心觉知的对象;所有的善与不善都不是心,只被心觉知的对象。一旦如此照见,心便会与所缘分离。


所有的色都不是心,只是被心觉知的对象,所有的音声也非心,只是被心觉知的对象,一切所思所想也不是心,只是被心觉知的对象。若能如此照见,心就会跳脱而成为观者。所缘是所缘,心是心。


有些人至此便感到满足,以为即是了脱生死之处。事实上,这只是起步阶段的风景,根本还未见法。见法就会处于纯净无杂的法之状态——没有不存在,有的只是色法与名法。无人、无众生、无我,如此照见,即会体证初果须陀洹。


继续修行,直到照见此身是纯粹的苦。心将不再执着于身,不再执取色、声、香、味、触。那是属于三果阿那含的境界,心会愿意扔下身体,心返回安住于心,整日整夜的独立凸显,无需任何呵护。


试想,心若保持这样的禅定,不再跑去眼、耳、鼻、舌、身,将会快乐到何种程度?色、声、香、味、触,被称为五欲功德”,阿那含的心不再追寻五欲功德,心无须任何呵护而独立凸显的保持禅定,快乐有如泉涌。


大约是19839月,隆波最后一次去顶礼隆布敦长老,长老开示说:最后阶段的修行,见到知者要消灭知者,遇到心要消灭心。这才能抵达真正的纯净无染。长老接着说,那些声名显赫的高僧大德,通过此关的微乎其微,绝大部分都去梵天成为大鬼。长老称梵天神为“大鬼”,最多是不再执着身体,但依然执着于心。


最后阶段的修行是放下对心的执取。心一旦连自己都不再执着,就会生起一种新的法的境界——纯粹的法,心与法变成纯粹的”。心有法,拥有无与伦比的快乐,那个法,即是涅槃!


在我们到达之前,起步阶段,必须先体证初果须陀洹。须陀洹圣者有智慧照见实相——无我,无人,无众生,无他,那有什么?有的只是显现的现象,只是色法与名法。比如,凡夫看见身体,觉得身是,身是人,男人、女人、孩子、大人、老人,会觉得真的有人存在、真的有什么。而对于须陀洹圣者而言,身只是色,只是物质元素,始终不停地有元素进进出出,如果身体消散,也只是元素消散,而不是消散。


凡夫认为身体是,须陀洹圣者则不认为是,须陀洹圣者能够清除五蕴是的邪见。


因此要训练自己的心,让它反复不断的去看——五蕴或名色(身心),不是我,不是我的,不是人、不是众生。如果持续的去看,达到足够的量,心会愿意接受实相。


心何时接受实相——“我”不存在,有的只是色法、名法生起而后灭去。心就会照见:任何生起的必然灭去。


当心接受实相,就会体证初果须陀洹。修行的初期,偶尔也看见实相,但还无法接受,会胆战心惊。比如,很多人修行以后分享说,当他们刷牙时——因为曾经发展觉性、训练让心安住,刷着刷着,心跳脱出来成为观者,即刻看见——正在活动的这个不是,只是一堆物质元素,第一次看见的时候,吓一跳!消失了!完了! 这个不是,胳膊变成一节一节的,是物质元素,不是。心吓了一跳,苦了起来,颤栗起来。


这很正常。几乎每个人第一次见到都会害怕,几乎每个人都会动摇,所以需要持续不断的反复看,最后心才愿意接受实相——此身非,此心非不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