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起钻与落翻(3)

 淮安俞小杰 2015-11-25

    拳经中关于起钻落翻的论述很多,将部分原话摘录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起如挑担,行如槐虫”。

    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挑担为何事了,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虽然是城里人,但是上学的时候,每年的春种秋收下乡劳动是一定少不了的,所以象挑担子、用辘轳从井里打水、插秧、割麦子等等农活一点也不陌生。挑担子的特点就是一定要用全身之力才能把沉重的担子(一般都超过自己的体重)挑起来,肩是着力点,但绝对不是用肩膀死扛,而是从头到脚都在均匀使劲,头要顶,背要直,腰要塌,腿要撑,周身不可有歪斜散乱处,而且要一直绷住这劲走路,直到放下为止。拳经中要求“起如挑担”,就是说,你起别人时决不可只用手向上举,而要全身贯注,要用重心,起重心。

    槐虫行进是一缩一伸,缩而拱起,伸而下落,缩是蓄,伸是放,我们打落翻就要有槐虫弹射而出、整体而下的感觉。

   “起如钢锉(起者去也),落如钓竿(落者回也)”。

    强调手不空出、手不空回。不空之意,就是锉住和叼住对方的重心。靠什么锉住和叼住?不是用手抓,而是靠里裹外翻吃住、靠重心带动。劈拳、钻拳的起钻时决非向上挑,而是向下压碾的同时用重心向上钻,这就是锉。

    钓竿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有弹性,甩钓竿不是硬梆梆的砸下,而是打出翻浪劲、鞭杆劲,有振荡、有波动。即使是崩拳向前直打,在击打(落)的一瞬间也仍然有振动,有弹性。这个钓竿不是一手一脚的运动,而是全身的抖动,特别是脊椎这条“大龙”要动起来。

   “起如摘子,落如坠子”。

    在这里,子到底指什么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起摘和落坠。

    比如树上高处有果子,欲摘之,一定要全身紧缩,运足力气,方可跳起够到枝头,所以,起一定要全力而起,不可有丝毫犹豫和迟滞。

果子熟透,蓦然坠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切都是自然无拘束、无障碍、无牵挂,空中坠落称为“自由落体”,除重力外任何其它的力都不起作用,落就要如坠落,全然放下。

    起要整起,一起无不起;落要整落,一落无不落。不可为“拘魔”所捆。

    “束身而起,长身而落”。

    束者,收缩自己,集中力量,凝聚于重心,以全身之力打起对方,内开而外合;长身,身体各部分向外舒展,放长,发力而落。起时如弹簧压缩,落时如弹簧打开,故称“束身而起,长身而落”。

   “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

    有形而起,无形而落。

   “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

    无形而起,有形而落。

    箭者,有形之物,有准确的打击路线和打击点;风者,无形之势,油然而起,沛然而落,积能而裹挟,虚中有实,有能量而无形式。

   “起无形,落无踪,起落好似卷地风”。

    上面三条都谈到了风,和水一样,没有人敢小视它的力量。

    风,有其能而无其形,可大可小,可强可弱,或现于青苹之末,或侵淫千山万壑,及其旋转扶摇,九天九地,撼山搅海,始终不现其形,“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非风乎?

    “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雳击地”。

    龙之起是腾而非跳,腾是整体而起,保持身形束而不散,如形意之龙形、狸猫上树。霹雳闪电横空击下,其势万均,撕天裂地,在它面前一切都是那么渺小和柔弱。我们不可能在事实上摹仿霹雳,但可在精神上学习霹雳。

    “打起落如水之翻浪”。

    波浪的特点与流水和潮水不同,水体并不做平面方向的运动,水分子是在做圆或椭圆的振荡运动,以波的形式把能量传递了出去。波有波峰和波谷,有上有下,有在海边被波浪卷过的经验的人都知道,自己的身体是被抛上去又被拉回来,整个是被拔根而起,想稳也稳不住。拳中打翻浪劲就是模拟波浪。

   “起不起,合用再起;落不落,合用再落”。

    合用,就是时机,所谓“得机得势”,不能硬起硬落。最好是对方已经动起来了,重心已经不能固守。至于是打起还是打落,还是打起再打落,都要审时度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