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了解孩子的生命发展,才有可能真正把教育做好。在尊重孩子天性方面,华德福教育值得研究。华德福教育主张按照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针对意识成长阶段来安排教学内容。 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在小学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电脑的硬盘,长此下去,大脑就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基于此,华德福教育主张孩子换牙前不教学术的知识,而致力于发展其物质身体。当孩子换牙后,脑部发育已臻完善,这时才适合进行智性教育。否则,过早开发他们的头脑,容易对脑部造成伤害,造成中年时期脑部早衰。孩子在换牙前,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游戏,通过游戏,可发展孩子的内在与外在力量。华德福教育培养的是自由人,即意志、情感和思想都自由的人。 孩子幼年时,他们的意识还不那么清晰,自我意识未清楚自己是独立的,因此他们跟周遭世界是合一的。即使大人不说,他们也能敏感地感受到大人的感觉。在幼儿园里,若一个孩子说他周末时在外面见到了老师,其他孩子往往也会说自己看见了老师。其他孩子并非存心要说谎,而是他们分不清你我,容易将他人与自己混为一体。孩子对世界的态度是敬虔的,例如带他们种玉米,他们会带着敬虔的态度播种,并且对玉米成长的快速充满惊叹。他们也相信大人的话,有时大人刻意“欺骗”孩子,孩子却会深信不移。 了解到这些,教育者要首先端正好态度,对孩子应尽量讲积极向上的话。如带孩子到花园看花,要从心中对自然万物发出内在敬虔的赞叹。比如孩子被蚊子叮了,华德福老师会说:“蚊子爱你,亲你一下。”劝孩子喝水,他们会说:“水精灵好喜欢你,想咕噜咕噜进到你身体,跟你做朋友。”劝孩子收拾玩具,他们会说:“玩具要休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 有些人认为,华德福教育以孩子为出发点,恐怕会流于过度保护孩子,并担心孩子会因此而无法培养起面对挫折与痛苦的能力。 其实,生命所有的痛跟发展有关,痛是成长最快速的过程。人是需要痛的,但是孩子太小承受不了。因此华德福让孩子真正长大后,才让他去面对这个世界。在0到21岁时,肚子饿及寒冷,是生命的痛。现在的孩子被保护得太好,不知道这些痛,这是一种遗憾。对此,我们可以在冷天带孩子去散步,让他们进行跑跳运动。跑跳的累,是健康的累,若是跌倒,也是健康的痛。 “做所有的事,要知其所以然而去做,不要不知其所以然而去做,要有预备。通过对人类以及人类思想的理解,便是预备。”华德福教育认为,一般人的生命都有三大重要任务,即预备生命、经营生命和传承生命。教育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
|
来自: Feuerwehrman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