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眼睛的再认识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5-11-25

每个人都会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人们是可以在眼睛里读到很多内容,的确眼睛也是可以透露出很多的信息,也能够产生很多的能量,更能够分辨出人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

只不过每个人对眼睛的使用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方法:有的是十分珍爱自己的眼睛,让自己的眼睛始终保持一点五的视力,让自己始终对外在的世界与不同人总是能够保持清晰的观察力与分辨力;有的人则总是让自己的眼睛不断地从现实生活里获取那些负面的信息,让自己成为一个愤世嫉俗的愤青;而有的人则是让自己的眼睛保持一定的清醒,不断地拨开世间的迷雾,穿透那些遮住了事务本质的假象;也有的人似乎总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哪怕自己真的看到了所谓的真谛或者真理也无法确定,他总觉得自己的眼睛是不能拥有如此的幸运;而有的人却会因为自己的近视而对那些远距离的事物或者人没有把握认识清楚;也有的人则会因为自己的超强的视力而自信自己是可以看清身边的任何人或者所有的事情-----

眼睛长在人的脑上,其实哪怕看到同样的事物,同样的情景,同样的人也未必能够产生同样的体验,同样的情感,同样的判断,同样的思索,谁叫每个人都长着一颗不一样的大脑?谁叫每个人都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与了解这个世界?

说起来眼睛对外部世界的洞悉与了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或者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那些外部世界的景象有时并不真实的存在,眼睛也是有可能被蒙蔽,哪怕这个人头脑极为清醒,哪怕这个人的眼睛非常好,那些所谓的眼见为实的情景也许未必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也不是事物的真相。

在大多数情况下,眼睛从外面世界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需要大脑进行必要的筛选思考判断抉择,明确哪些信息是真实的、本质的,哪些信息是具有欺骗性的、虚假的,哪些信息表面上看是虚假的,其实是真的,哪些信息表面上看是真实可信的,其实是完全虚假的;而要完成这样的工作除了眼睛的主人必须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冷静的头脑,还需要有犀利的鉴别力与分辨力,而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拥有的。而这是需要眼睛的主人经过长期的历练与磨砺,而这是需要眼睛的主人能够始终让自己的头脑总是保持较强的观察力与洞察力不被环境同化,不被他人制造的假象欺骗。

眼睛虽然是长在人的头上,不过它所看到的世间万物、所见到的人间风景,并不一定能够帮助它的主人真正成为那个真正洞悉世间一切的圣人、哲人。因为所谓的圣人、哲人他们并不仅仅靠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他们更多的时候是靠自己的大脑思考,靠一个人对这个世界长期的观察与锲而不舍的认真的分析与把握,靠自己不断地向身边的所有的人学习借鉴,靠自己在不断地在这个世界摸爬滚打;而眼睛仅仅是他们看这个世界的一扇小小的窗口,仅此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