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创业项目推介』248: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新技术

 青甲天下 2015-11-26


项目编号:A248
项目名称: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新技术

  稻田养殖小龙虾,是投入低、收益大、见效快的水产生产,也是发展生态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稻田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现将其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田块选择 宜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地势低洼、保水性能好的田块。
  2. 基本设施 沿稻田田埂内四周开挖养虾沟,沟宽4~6米,深0.8~1米,坡比1∶2.5。面积较大的田块,还要在田中间开挖“田”或“井”字形田间沟,并增设几条小埂。田间沟宽1米,深0.5~0.6米。小埂为管理水稻用。养虾沟和田间沟面积约占稻田面积20%左右。可利用挖养虾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宽田埂,平整田面。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土都须夯实,防止雨水冲涮致田埂倒塌。田埂应高于田面0.8米,埂宽1.5米以上,埂内坡比1∶3。田埂四周搭建防逃墙,田内建好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设置密眼铁丝网防逃。
  3. 消毒、培水 放虾前7~10天,往田沟中注水50~80厘米深,每亩稻田虾沟用生石灰50~75千克泼洒消毒。然后施肥培水,一般每亩施三元复合肥50千克、碳酸氢铵59千克,或有机肥1000~2000千克,肥料需一次施足。
  4. 栽植水草 虾沟内栽植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水草面积占沟面积30%左右,以零星分布为好,以利于渠道内水流畅通和稻田灌溉。
  5. 虾苗放养 稻田养殖小龙虾,放养方式有3种:一是将亲虾直接放养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一般每亩放养20~30尾/千克规格的亲虾20~50千克;二是直接从市场购买或人工捕捉小龙虾幼虾放养,一般每亩放养250~600尾/千克规格的幼虾60~120千克;三是以放养当年人工繁殖的小龙虾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9月份,每亩放养稚虾1.5万~3.5万尾。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浴虾体3分钟左右,在把握好虾苗虾种质量的同时,同一田块只能放养同一规格的虾苗虾种,并一次放足。
  6. 水稻栽种 选择优质、高产、耐肥力强、不易倒伏、抗病的水稻品种。秧苗栽插完后,保持田水8~10厘米深1周左右。
  7. 田间管理
   ①投饲。一般7~9月份以投喂菜籽粕、麦麸、水草、瓜皮、蔬菜等植物性饲料为主,10~12月份多投一些动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6%~8%,早、晚各投喂1次,晚上投喂日饵量的70%。冬季每隔3~5天投喂1次,于日落前后进行,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2%。从下年4月开始,逐步增加投饲量,确保小龙虾吃饱、吃好。
  ②晒田。稻田晒田宜轻晒,晒至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时间要短。
  ③施肥。稻田基肥在插秧前一次施入耕作层内。追肥应少量多次,最好是先施半边田,然后再施剩下的半边田。一般每月追肥1次,每亩施尿素5千克、三元复合肥10千克或发酵的畜禽粪30~50千克,切忌追施氨水和碳酸氢铵。
  ④施药。宜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避免使用含菊酯类杀虫剂。施药时要注意严格把握安全使用浓度,将药喷洒在水稻茎叶上,尽量不喷入水中。同时,施药前田间加水至20厘米深,喷药后及时换水,以免农药对虾体造成危害。
  ⑤管水。除晒田外,平时稻田水深保持在20厘米左右,并经常注换新水。稻田注水一般在上午10~11时进行,保持引水水温与稻田水温接近。注水时要边排边灌,做到进水、排水不急,温差不大,水位相对稳定。6月底每周换水1/5~1/4;7~8月每周换水3~4次,每次换水量为田水的1/3左右;9月后,每隔5~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田水的1/4~1/3,保持虾沟水体透明度为25~30厘米。田间沟内,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化水泼洒1次,每次每亩用5~10千克,以调节水质。
  ⑥防逃、防疫和防敌害。坚持每天巡田,检查进、排水口筛网是否牢固,防逃设施是否损坏。汛期要注意防止水漫田,防虾外逃。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钙,以增强虾体抗病力和免疫力。进、排水时要用40~8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敌害生物入田。平时要清除蛙、水蛇、泥鳅、黄鳝、水老鼠等敌害。
  ⑦捕捞。稻田养殖小龙虾,一般经两个月左右饲养,就有一部分虾达到商品规格,可随时捕捞上市。应捕大留小。捕捞工具有地笼网、虾笼、迷魂阵等。可将工具夜间置于田沟内,次日清晨取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