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眼里的中国(23)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3

 yanmin1 2015-11-26

回归草原

 

     忽必烈建立元朝,发行纸币60年后,转眼到了元顺帝时代。元顺帝叫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元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37年,最后因为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义军直逼元大都,元顺帝知势去,带领他的太子后妃们退回了祖先的发祥之地——蒙古漠北草原。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他能够“顺天应人”,上谥号为“顺皇帝”,故称元顺帝。大元王朝九十七载而亡(公元1271—1368年),未及百年。(图十四、元顺帝像)。

钱眼里的中国(23)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3

 

      元顺帝是一位昏庸的帝王吗?不是。而且元朝的十一个皇帝,成吉思汗的十一位优秀的子孙(包括元顺帝)可以说是代代励精图治,并没有半点的懈怠。正如魏源评价元朝皇帝时所言:“皆英武踵立,无一童昏暴谬之主。”那么,他们在哪里失误了?而且为什么失误得如此之惨,把江山都丢掉了?两个字:钱币!

     元朝中期以后,灾荒频发,国库空虚。而元代中后期的帝王往往采用印制钞票的方法来缓解这些困难。元顺帝登基后,当时的至元通行宝钞已经印制得相当多了,根据资料统计,到1329年时,至元通行宝钞发行额度相比1287年增加了8倍左右,而物价则在不知不觉中上涨了10倍,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现代经济学中的“通货膨胀”。在一轮又一轮的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财富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被朝廷印制的纸钞卷走了。这当然引起了人民的不满,于是纷纷揭竿而起,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元顺帝开始实行新政,进行了著名的改革——脱脱更化。他恢复科举,编修史书,平反冤案,为农民减负。然而天灾人祸,积重难返,朝廷又内讧不断。无奈元顺帝一边派大军血腥镇压农民起义,一边改革币制,废止了大幅贬值的至元通行宝钞,发行新的钱币“至正中统交钞”。遗憾的是,我目前已无法找到一张元顺帝印制的这种“至正交钞”了,就像我们无法找到他的祖先窝阔台印制发行的“蒙古交钞”一样。

 

      为了支持战争,朝廷的纸币印刷机全力开动,据《元史·食货志》载:“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数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漫人间者无处无之……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人视之若弊楮。”。这段史料的意思是说:“为了镇压起义军,每天用于军饷、军队供给和奖赏犒劳的纸币不计其数,只得加班加点的印制,成车成船的运到军队,印钞局里到处都是钞票。而京城里,一张十锭(合十两银子)的“至正交钞”连一斗米都买不起了。散落到地上的纸钞,人们都懒得弯腰拾起。”

 

      见到人们对纸钞的信誉极度降低,元顺帝又想起了多年不用、人们十分喜爱的铜钱。于是,全国各地纷纷开炉铸造铜钱,一种十分精致的铜钱“至正通宝”应运而生,人们用它来代替已如同废纸般的“至正交钞”纸币。这种至正铜钱分“至正通宝”和“至正之宝”两种,前者种类繁多,后者铸量稀少,现在已十分珍贵,见(图十五)。

钱眼里的中国(23)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3

 

       我们重点说说“至正之宝”。“至正”是当时元顺帝的年号,“至正之宝”四字楷书直读,书法端庄俊秀,神采照人。背面上一“吉”字,代表发行地江西吉安,“权钞”二字是权当钞票使用之意。而左边的纪重则代表这枚铜钱折合成银子的价值,共有五个等级: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貮钱伍分、伍钱(见图十六)。

钱眼里的中国(23)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3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怎样大量的印制钞票,或者煞费苦心地铸造精美的铜钱,元顺帝已无法控制衰败的局势了。曾经称雄欧亚的大元王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急剧的货币贬值带给了人民深重的灾难,元帝国的所有民心、信用已经全部丧失,红巾军起义更是风起云涌……于是,那个盛极一时的马背上的“天骄”王朝,终于栽在了这小小的钱币之上。国库空了,人心乱了,伟大的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创建的曾经辉煌的大元帝国在历史的星空中无奈的陨落了。而历史,则在农民起义的呐喊声中,豪迈地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朱明天下。这正是:

  

 成于马背败于钱,一代天骄亦枉然。

 顺帝归边知势去,千秋功业几桑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