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一个人的遭遇》的几点教学反思

 小金猪123654 2015-11-26
                 

【摘要】   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性,也要尊重文本的“个体性”,强化文本细节的捕捉,用心聆听文本的细节价值,紧扣文本对话,才能真正体悟作者的情思。  

【关键词】   对话      文本     价值      细节       情感 

                一、缘起

苏教版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综合整体思想,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构建多重对话平台。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以探究为核心来设计专题,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把握新教材的结构体系,树立新教材的整体观、全局观。所以在第一次上《一个人的遭遇》的时候考虑到本专题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本课是作文本研习,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境遇,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本着“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参照着教参的建议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文中的一个人是谁?他有着什么样的遭遇?(整体感知)

2、有哪一处或几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把你的欣赏分析对同学们说一说。 

(文本研习,细节把握)

3、分析一个人的遭遇?一个民族的遭遇?(主旨体会)

4、本文写作的可贵之处的探讨,关注文章叙述角度的选择?(写法借鉴)

围绕这样的教学思路,基本上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课堂上有了学生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解读,有师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当然也有学生之间相互对文本展开的对话。在鉴赏作品的时候也对某些比较出彩的片段进行了一定的朗读指导。比如当主人公索科洛夫指导自己的妻儿死去的时候的那种捶心之痛,知道自己的儿子仍还活着的时候的那种喜悦,有如那个叫凡尼亚的孩子听到有爸爸了之后的那种兴奋等等。可以说这堂课第一次上下来时,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但后来,也就在上完这课的不久的某一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苏州新区一中的熊芳芳老师的一篇文章《个体生命的国际位格——必修二“和平的祈祷” 单元整合设计》一文之后,才发现自己对《一个人的遭遇》的文本的解读及其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

该文探讨的是整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分为几个专题设计,其中有两小部分的内容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和平的祈祷”让我们直面战争中的种种:非正义,正义;生命,财富;肉体、心灵;个人,群体 ”一是“关于索科洛夫,有几个细节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是他的梦:美梦、噩梦(在俘虏营里夜夜梦见妻子和孩子,盼望给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战后夜夜梦见死去的亲人,泪水浸透枕头)。二是他的泪:无泪、热泪(面对棺材里的儿子,他没有哭,“眼泪在心里干枯了”;看见失去亲人的流浪儿小凡尼亚,却“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三是他的诺言和谎言。他用余生许给凡尼亚一个承诺:“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并说了一个真实而美丽的谎言:“我是你的爸爸。”为了这个谎言,为了那个诺言,他后来用了更多的“谎言”让小家伙安心。”

这段话的叙述,加上自己之前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所得,让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谈一下自己对此的感想。

              二、感想

(一)明确课文价值取向,建立已有知识体验与所学课文作者要传达的情感理念的链接。

作者的价值取向

在“课文价值取向”的概念中,首先是作者的价值取向。即作者在写成一篇文章时要表达的自己的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从中所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当我们去传达课文的价值取向必然离不开对作者创作本意的探求。但多数情况之下,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那么在阅读前人的作品,对于作者的当时的价值取向,就会出现不同的认识,有接受、赞赏的,也不会发生有异义和反对的。这也恰恰体现了文本阅读的意义。与本质,总是在不断的更新的阅读中生成着没有完结的意义。

其次,文本的价值取向。当作者带这自己的价值取向创作出的文本产生远比作者更为丰富的价值取向。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读者拥有了一个可以充分感悟的物质载体,呈现多元化的阅读。

第三,作品的价值取向,蒋成在论述阅读教学时就认为“文本的意义不应该是先在的、确定的,更不应该把它当成一个永恒的结论传递给学生。意义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在不同时空,由不同的读者来阅读,意义就会有所不同”。(《走出阅读的封闭圈》《语文学习》2002年第78期)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的阅读个体有这自己的阅读经验与人生感悟,因而面对同一作品可能又各自不同的领悟以及超越文本本身所传达的价值体验。所以,这就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认识到课文已经有了相对客观的标准答案,也要认识到给学生空间,让他们有自己的感悟。

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教材的价值取向。凡是被选为课文的作品,它所具有不仅仅是作品的价值取向,还带上了教学的价值取向、育人的价值取向,其功能不仅在于获取认知,更在于促进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所言及的“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和“阅读创新”的种种机制,所有这些都应当包容于教材的价值取向之内。“和平的祈祷”这个专题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点缺陷的真实远比强行统一的完美更有价值。在课堂阅读过程中应当宽容学生的心灵感悟与自由表述,即使出现了原则性的大错,也是可供师生平等对话加以价值导引的可贵教学资源,而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记忆和无法重复的生命体验。这远比简单的僵守所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价值取向要有益得多。

(二)专题强调的是整体性,但不能因过于强调这样的整体性而忽略了每篇课文存在的差异,最简单地说,虽然《安妮日记》《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个人的遭遇》都是战争的话题,告知人们战争对人类造成了伤害。但是《安》讲述的是非正义战争对别国人民的伤害:《流》讲述的是非正义战争对本国人民的伤害:《一》讲述的是正义战争对本国人民的伤害:其中《一》强调的是战后人们的心灵创伤问题。这样的话,三篇文章的主旨就有不同的倾向点了。第一次教授《一个人的遭遇》的时候对第二个问题的设置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强调主体性的时候却忽视个学生个体的差异。整堂课下来,课堂也是相当的活跃的,正对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学生也有这积极地应答,有感性的展示,又有理性的体现可是后来回想起来,存在问题,感性与理性在课堂上的诠释出现偏差了,学生在 “答什么”方面过于理性,在“怎么答”方面又过于感性。战争对于高中生而言,更多的认识是处在概念上,理性层面上的。而要学的东西自然就成为感性的填补,让原本的理性认识换化为具体的情感体验,最终再从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中升华为新一层的理性认识。

如何去渲染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情感,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呢?

《一个人的遭遇》中三次出现了关于“泪”的描述。泪水是情感的重要载体,所以在体悟“泪”的过程中就能充分感知到作者的情感了,因而“泪”不仅成为载体,而且成为了情感的聚焦点。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体会。

第一次出现的泪是“欲哭无泪”。因为遭遇了妻离子散,太多的苦难或者说是战争,让主人公内心感到异常的悲痛、绝望,回去看他曾经住过的房子时的景象:看到了什么?这里曾经有什么?曾经用自己的双手慢慢营造起来的宽敞漂亮的房子没有,有的只是灌满污水的很深的弹坑,曾经依偎在自己身旁的贤惠的妻子懂事的儿女没有了,有的只是长得齐身高的野草,曾经缭绕在耳边的欢声笑语没有了,有的只是像坟地一样寂静的荒凉。当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我”所拥有的只有“穿心的悲痛”,“我”没有哭,因为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

当知道儿子还活着时在夜里醒来,常常做着梦想。胜利的那一天,儿子死了。当敌人的枪弹夺取了年轻生命的同时,也打碎了索科洛夫最后的期待与梦想。当看到曾经笑嘻嘻的儿子此时静静地躺在那里的时候,我没有哭,因为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家没了,孩子没了,随之一起被埋葬的是所有的欢乐与幸福。此时的索科洛夫悲痛到了极至,人的悲痛到了极至往往就是——眼泪在心里干枯,就是欲哭无泪。本来泪水是情感最真实的表达,可此时却被侵蚀殆尽。

第二次的是“热泪盈眶”当索科洛夫问小男孩这些问题的时候,文章当中听故事的“我”也很想问问索科洛夫一些问题:“索科洛夫,你的儿子在哪儿呀?”(在前线牺牲了)“那么你的妻子呢?”(妻子在家的时候被炸死了)“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呀?”(我不知道,我不记得……前文绝不再回故乡,可见那个地方留下了索科洛夫太多的悲伤,他不愿意去,甚至可以说不愿记住)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索与凡尼亚的遭遇惊人的相似,正如文章最后所说,这是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索因为他自己的不幸,便更能同情这个孩子的不幸。他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他收养了小凡尼亚,用自己的余生给了凡尼亚一个承诺,“我们再也不分开了!”给了诺言的同时也给了他美丽的谎言。

第三次泪是“泪水浸枕”。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即使像索这样坚强的人也难以抚平心头的创伤,这说明战争给他带来的创伤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他不断地做梦,梦见妻子和儿子,跟他隔着一道铁丝网,这铁丝网是带刺的,战争给他带来的痛就像铁丝网上的刺一样,深深地扎进他的心里。那种家破人亡带来的心灵的创伤是怎么也无法弥补的,即使重新又有了一个新的儿子也不能。即使无数次地畅想自己与凡尼亚的美梦也无法遏制这个噩梦的出现。由此写出文章的主旨:战争是结束了,但所留下来的创伤难愈,痛入骨髓。  

而《一个人的遭遇》小说在莫斯科电台广播时,令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驻足聆听,当时寒风扑面,他们听着听着便泪眼模糊;在传到我国后,又不知使多少人留下心酸的眼泪;而这篇小说的译者草婴先生,也是噙着眼泪翻译的。泪水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宣泄。所以本堂课就可以精缩到一个“泪”字,有泪导入主体,分析文中的泪,有泪升华文章的主旨。抓的是文中的细节,也是文章的重点。

如何理性地,有条理的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呢?这需要教师在课堂对话时要引领学生以课文的言语去修正、提升自己的语感,合理地组织语言把自己内在的体验表达出来。如对《一个的遭遇》中凡尼亚知道自己有了爸爸后的心情感悟,可以稍微细化一下: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动作的话,应该是什么?是哪些细节让我们感受到这种狂喜的?(可以重点字词或表达技巧等方面入手)这样学生答题就有方向性,有针对性了。一连串的动词,一连串的叹号,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孩子在听到“我是你的爸爸”后狂喜,表现出孩子对亲情的渴望以及战争对人们造成的伤害。

       三、反思后的设计

1、《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一个人” 指的是谁?(索科洛夫)这个人都遭遇了哪些事情?(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中的泪水,泪水中的故事。

(这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泪水是情感的重要载体,所以在体悟“泪”的过程中就能充分感知到作者的情感了,因而“泪”不仅成为载体,而且成为了情感的聚焦点。)

(一)     眼泪干枯

1、眼泪是内心情感最真实的表达,而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悲痛时,“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是谁将我的眼泪侵蚀殆尽?

明确:太多的苦难遭遇或者说是战争,让“我”内心感到异常的悲痛、绝望,使得我欲哭无泪。

2、在索科洛夫这些苦难遭遇当中,有没有哪个场景或者是细节触动了你内心那根悲悯之弦,使你深有感触?

小结:家破人亡,欲哭无泪。  

(二)     热泪盈眶

1)可是,当他遇到凡尼亚后,“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又是为什么?(生讨论:凡尼亚让他想到他死去的儿子。)

分析:“这时候……”指代上文第14自然段的对话。为什么说完这些,竟然让这个曾经无泪的伤心人此时泪如泉涌?

2)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动作的话,应该是什么?收养凡尼亚以后,索的心情如何?

小结:重温亲情,泪雨滂沱 

(三)     泪水浸枕

我们多么希望索能够带着这份幸福与美梦一路走下去,可是在不经意间却发现——“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被泪水浸透了”,这泪水有什么含义?

3、文章标题为“一个人的遭遇”,遭遇战争、失去亲人、泪浸枕头的只有他一个人吗?

4、当伤害已经造成的时候,人们还能够做什么?

                  四、结语

文本细读,首先要把握准细读的关键处,这里的关键处是指文本内容而言,即“教什么”。而在捕捉准了文本的关键处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用更好的处理方式和手段,来让学生高效习得。即在“怎么教”上打造出精品课堂来。只有将“文本细节”这一前提做好了,让它对学生的阅读感悟产生影响,才能将“文本细节”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展开,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变成学生探索、感悟的依据,才能算是实现了由“文本细节”转化为“教学细节”。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04

2〕《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9

3〕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