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陕西》第一期旁白:陕北民歌——历史的传承

 昵称29383707 2015-11-26


【解说词】

    贺国丰,艺名“苍郎”,榆林市绥德县人。2014年,因演唱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片头片尾曲,被人们所认识。

“山挡不住云彩,树挡不住风,神仙挡不住人想人” ,几句简单的歌词来源于在这里生活的感悟,寻常的自然现象唱进了陕北民歌,人与人之间的思念之情被唱到了极致。

 在华夏大地的版图上,黄河呈一个“几”字型将陕北高原囊入怀中。在母亲河畔晋陕交界处,有一片古老的土地叫绥德。黄河在此奔腾南流,无定河在这里滋养生息。绥德,自古就是陕北民歌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经诞生了灿若星辰的众多民歌,这些民歌有的传唱到了祖国内外,有的还依旧回荡在乡野田间,还有些几乎快被淡忘,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传承。今天,我们的探访者就随着贺国丰一起去探寻那些散落在沟壑里的生命之音。(生活之音)

   雨从九天飘落,在这块土地上养育了陕北汉子,风从高原吹过,将庄稼汉的吟唱传遍大地。古老的陕北民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形式,它形成于何时,有哪些类别,和其他民歌有什么不同? 

陕北,土地贫瘠,干旱少雨,自古,人们就往往寄托于神灵,祈求龙王赐雨,于是在民间就形成一种祈雨的祭祀活动。《祈雨调》所表达的就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希望。 

   陕北人,用拦羊嗓子吼喊出的山野之声去排遣寂寞、解除疲惫,用回牛声吟哼出的里巷之曲表达情意、传递相思。这些“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即兴曲调。把辛酸苦涩咽肚里,把自信乐观唱嘴边。那苦中带乐的腔,唱中带哭的调,酸中带甜的词,豪中带野的味,把陕北人的豁达、直率、质朴,粗犷和热情全都表露了出来。

   从诞生至今一路走来的陕北民歌,已经是一位沧桑老人。千载的岁月积淀,昌盛过也消弭过,那么,现在的陕北民歌处于一种怎样的状况呢?

陕北民歌,它把后生的梦想唱在了锄头、犁铧 、旱烟锅里,它把婆姨的情怀唱在锅台、磨道、窗花花纸上,它不仅唱出了黄土高原上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更唱出了中华儿女热爱生活、热爱家园的美好希望。

    洋溢着黄土气息的陕北民歌,绵绵延续至今,饱经历史更迭而不竭。就在于它深深植根于陕北人民的生活当中。生活不息,民歌不绝。民歌文化的传承需要民歌艺人的代代努力,薪火相传。为此,我们找到了正在从事这一传承的民歌艺人。

   千百年来的世代传承,不仅使陕北民歌蕴含了丰富而广泛的民俗风情,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陕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陕北民歌,唱的是自己,唱的是生活”,它用生活化的语言和高亢的曲调表达出陕北人最真实、最直接、最深刻的情感和心声,他们用浓浓的黄土味将陕北文化代代相传。

岁月剥蚀沉淀,事物轮换更迭,然而陕北民歌悲惋的曲调,无奈的咏叹,历久弥新,依然回荡在黄土地上空。听着这些源自生活、即兴编出的民歌,我们仿佛置身于歌曲所编织的黄土世界当中,而这些世代流传的沧桑曲调,不仅唱出了

陕北人的悲欢乐章,更诠释了陕北人不屈的性格和对生活的无限热情。从某种意义上说,陕北民歌的价值已远远超越了“民歌”的范畴,伴随着陕北民歌的不断传唱,这一植根于陕北,积淀于陕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终将成为人们心中一座富饶而又辉煌的艺术宝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