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中国首份《全球智库评价报告》

 昵称29322182 2015-11-26


编者按:

日前,由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研创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在京发布。这是首份由中国研究机构对全球智库发展情况做出的评价与排名。

这份《报告》是如何给智库“排座次”的?《报告》中的AMI是一套怎样的评价体系?九家中国智库入围百强的现状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这些问题引发热议,值得深思;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任何排名都有不足之处,此份《报告》的研判、分析与结果也难免存在商榷的余地。但建立智库评价对智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鼓励此类探索,展示中国学者在智库评价领域的进步与成绩,光明日报《智库》周刊专访该项目课题主持人、中国社科院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研究员,为您解读这份解读这份报告的编制过程、评价标准、意义亮点——

荆林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
“全球智库评价项目”主持人
记者:《全球智库评价报告》自发布以来备受关注,请问这个项目的缘起和目的是什么?
荆林波:发起这个项目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在智库评价领域发出“中国声音”。目前影响力较大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只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属的“智库与市民社会项目”,因此,有必要在智库评价领域发出“中国声音”,抢占制高点,增强智库评价的国际话语权。
促进智库评价与智库建设的良性互动。推动中国智库强化全球视野,拓展思维空间,提升自身水平,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现有的智库评价体系存在改进的空间。
宾夕法尼亚大学所属的“智库与市民社会项目”在得到各方肯定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1、该项目采取“主观整体印象评价法”,其主观导向影响过大,缺乏客观性;
2、该项目只有詹姆斯·麦甘唯一一名全职工作人员,部分工作靠实习生兼职完成,缺乏有力的人力支撑;
3、詹姆斯·麦甘并未公开专家小组的专业领域、地区所属、职务职称等信息,直接影响调查样本对该地区智库的认知熟悉程度。
记者:《全球智库评价项目》的具体工作是如何分工、开展、落实的?
荆林波:首先,我们组建了专门课题组,对国内外百余家智库进行实地调研并大量发放问卷、组织专家座谈、收集相关资料;其次,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综合国内外智库评价成果,邀请各学科专家推荐所在学科的重要智库,缩小来源智库范围;最后,在客观评价数据方面,课题组通过邮件、电话、实地走访与来源智库建立直接联系,并对没有返回调查表的智库进行人工信息搜索,以期做到重点智库不遗漏。
记者:“全球智库评价项目”的AMI评价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荆林波:为使主观评价主体尽可能广泛,课题组根据智库的研究内容(地区+专业),将1781家智库划为39个大类,从中遴选出359家最具影响力的智库,根据评价指标及权重排出全球前100名智库。AMI评价体系由三个层次、五级指标构成,总分值355分。
A
吸引力(Attractive Power)包括声誉吸引力、人员吸引力、产品/成果吸引力、资金吸引力,总分值105分,吸引力好似一个“漏斗”,显示智库的外在声誉和对外界的吸引能力。
M
管理力(Management Power)包括战略、组织、系统、人员、风格、价值观、技术,总分值70分,管理力好似“孵化器”,展示智库的内在运行能力,即智库内部的有效管理。
I
影响力(Impact Power)包括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总分值为180分,影响力好似“喇叭”,展现智库的对外传播、政策作用等能力。
记者:相对于国外智库评价项目,这次提出的全球智库评价体系具有什么特点?
荆林波:这次的全球智库评价体系具有四个鲜明特点

1、评价指标注重
定性定量相结合

(必须突破单纯依靠主观定性评价方法的瓶颈,构建全面的加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2、指标体系设计
切合智库工作流程

(AMI体系三个指标相互作用,影响力反哺吸引力,吸引力促进提升管理水平)


3、指标覆盖面广

(吸引力包括声誉、人员、产品三方面;管理力涵盖7S要素;影响力包括政策、学术、社会、国际四个层面)

4、充分发挥专家群体和第三方评估的作用

(专家评估的分值高达40分,第三方评估分值为10分。充分体现对同行评估的重视)

记者:在这次发布的“全球智库百强榜”中,中国智库仅有9家,这说明我们智库仍与欧美智库有较大差距。通过此次调研和评价,您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有何更深的认识?

荆林波:通过对国内外智库的大量走访、研究,我对智库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首先智库是组织,不是自然人,历史上的诸葛亮”“刘伯温等个人谋士无法构成智库;其次,智库须有自主的知识产品,智库是专业化知识制造者,要由拥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来开发创造新的思想产品;最后,智库要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这是智库的核心功能。为此,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须着力处理好以下六方面关系——


1
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的关系。必须坚持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并举方针,使对策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研究之上。
2
科研考核和智库考核的关系。科研考核关注论文、专著发表,智库考核侧重政府采纳、领导批示,两种考核体系各有侧重,需要在智库评价中加以平衡。
3
练好内功与对外宣传的关系。加强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研究,同时构建立体化、多渠道的宣传网络。
4
智库建设与后勤保障的关系。应做好数据支撑、行政运转、财务运营等建设,保障智库有序运转。
5
立足中国与国际化的关系。中国特色新形势库不能照搬西方智库模式,尤其要防范“智库美国化”的趋势。
6
专业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关系。要构建一支多领域、跨学科、高素质的智库人才队伍,发挥资政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