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出服务 明确抓手 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网上无名馆 2015-11-27

【编者按】中央编办召开乡镇机构座谈会,会议交流印发了6篇地方乡镇机构改革的典型材料,其中刊发了我省4篇,本文是第一篇。

 

突出服务  明确抓手

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18个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做法调研报告

 

农业税取消之后,当前农村基层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破解农民日渐强烈的服务需求与乡镇政府管理服务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推动乡镇政府工作重点从管理转向服务,构建服务型法治型乡镇政府。最近、省编办组织力量,对18个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各试点县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过程中,始终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摆在农村综合改革的突出位置上,围绕着“转变职能,创新机制”这个核心,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构建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途经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各地的主要做法是:突出服务主题,确定三个抓手,打造五个平台,从解决农民需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在做好服务过程中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抓手之一:改革乡镇政府管理运行方式,创新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机制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村社会发生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农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参政议政意识的提高。过去那种“干部一挥手,农民必须走”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陈迹,农民在农村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正由“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决定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必须把维护和确保农民主体地位放在首要位置,从做好公共服务入手,更新行政理念,改进行政方式,突出服务主题,寓管理于服务,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18个试点县的深化乡镇改革做法是,强化制度建设,打造三个平台,落实公共服务。

  1、加强乡镇机关效能建设,打造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制度规范、公开透明的乡镇机关工作运行新机制。

  一是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凡涉及乡镇行政的一切事项,全部上墙公示,其中包括“政策上墙、发展目标上墙、阶段性工作上墙、领导分工上墙、工作制度上墙、办事程序上墙、机构职能上墙、人员定岗上墙、财务管理上墙、年终总结上墙”等“十上墙”。来安、当涂两县在推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建立了“政情民意沟通互动制度”,乡、村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政情民意沟通互动的会议,公开政情,收集民意,着力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务公开制度的实行,有利于政情民意的沟通,促进依法行政;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意识,促进基层民主;有利于增强农村干部的责任感,促进作风转变;有利于发现和化解农村矛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镇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乡镇各机关工作职责、办事依据、工作程序、时限纪律、承办人员等挂牌公示,大力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等,强化制度约束,提高行政效率。机关中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的现象有了根本改观。

  三是改革考核考评办法。对乡镇工作人员考核,落实到具体事项,变年终考核为过程考核;同时,改进考核的组织形式,吸收村组干部和农民参与考核工作,变内部考核为社会考核,考核结果与提拔任用和绩效挂钩,并实行末位待岗制。考核考评办法的改革,增强了乡镇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敬业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了乡镇干部为农服务的积极性;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会服务的基层干部涌现出来。

  2、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乡镇公共服务实现新机制。

  具体做法是:乡镇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服务窗口,不单设机构,单配人员),抽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坐班办公;村一级设立为民服务全程服务代办点,村干部轮流值班。按照“集中办公、乡村联动、统一管理、分类办理、专人承办、限时办结”的要求,对农民需要办理、咨询和服务的事项实行“一个中心”承接,“一个窗口”办理,“一个人跑腿”、“一条龙”服务,制度管理,阳光操作。为民服务项目包括:基层行政管理和党务工作中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如户籍登记、证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等;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应该向群众提供的基本服务,比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五保户供养,社会救助,涉农补贴发放,提供劳务输出服务等;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的相关服务,比如项目落地的相关手续,项目建设开工过程中的有关协调支持等。金寨县将10个涉农单位,15大类66项服务项目全部纳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范围,并建立了5项工作制度,保证服务到位,保证农民满意。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的推行,有效缓解了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深得群众的拥护。实践证明,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代制不仅是便民利商的平台,而且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形式。

  3、大力实施科技培训工程,打造教育培训平台,建立城乡对接、学用结合的农民教育培训新机制。

  一是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技能培训。普遍做法是:乡镇与县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城市用工信息沟通机制,有的地方还安排外出务工的党团员作为乡镇信息员,根据用工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提高待遇、提高就业率。据抽样调查,培训后,农民工的工资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左右,就业率达98%

  二是大力推进科技示范工程,加强农民种地的科技培训。普遍做法是:建立科技村、示范基地及示范户,构建乡、村、户联动的农民科技服务网络,通过“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干”,引导农民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培育特色经济块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阜阳市颖泉区闻集镇2006年草莓种植达到4007亩,亩均利润可达8000元,比种植传统农产品的效益提高10倍左右。目前,该镇已拥有科技示范村12个,科技示范基地26个,科技示范户1200户。

  抓手之二:改革乡镇事业单位管理运作模式,创新政府公益服务供给机制

  长期以来,乡镇事业单位一直是官办官管,机制僵化,冗员过多,能够提供的服务有限,从农民口袋掏出去却是很多,非但没有发挥服务的作用,反而成为加重农民负担、影响干群关系重要因素。2000年安徽在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时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精简机构12000个,精简财政供事业编制43400名,但由于事业单位运作机制问题没有解决,运转乏力、服务不足的问题并没有根本改观,这一问题随着党的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更加凸显,进一步深化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切实解决好为民服务问题成为必然。18个试点县的改革做法是:六点突破,打造公益服务平台,建立以钱养事、绩效优先的公益服务供给新机制。

具体内容为:一是改革公益性事业投入机制,按照公益性事业“政府责任不减,财政投入保障”的原则,乡镇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按年度、项目核定公益性事业和公共服务经费,按照“政府购买、合同管理、农民认可,考核兑现”的运作机制,实行以钱养事。二是改革用人机制,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岗位聘任制、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人事关系代理制,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三是改进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乡镇、县直主管部门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服务质量和工作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和服务对象的评价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四是改革工资分配机制,实行职工薪酬与服务绩效全面挂钩的绩效工资制。五是建立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鼓励事业站所技术人员以技术承包、技术参股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产业(营销)大户的技术服务,保护他们合法的技术服务所得。六是积极创造条件,参照企业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办法,建立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南陵县2006年全县各镇共设立公益性服务项目385个,镇均48个。县财政投入服务经费2210万元,较上年增长33.4%。庐江、休宁等县首先选择在畜禽防疫工作推行“购买服务”机制,采取“主体招标、合同管理、质量监管、酬效挂钩”,实现了农民、防疫人员、县直部门、乡镇“四满意”。宁国、当涂等地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为市场主体提供技术服务,拓展了服务空间,扩大了服务范围,实现了农户(龙头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技术人员“双赢”。蒙城县以科技入户为突破口,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三到位”的为农服务新机制,提高了科技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深受农民欢迎。从18个试点县改革实践看,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出路,不在于管理体制的“收”与“放”,而在于坚持市场取向的运作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机制问题解决了,乡镇事业单位作用和地位就能显现出来,生机和活力就会迸发出来。

  抓手之三: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乡镇政府经济管理方式。

  “多予、少取、放活”是中央提出的农村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进入新时期以后,“多予”在“三补”等方面已经做大,“少取”在取消农业税后已变成“不取”,如何在土地(联产承包制)、经营(废除统购统销)、领域(产供销、种养加、技工贸)、空间(农民离乡打工创业)四个方面已经放活的情况下,进一步做好“放活”这篇大文章,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充分激活农村活力,搞活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突破口,也是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18个试点县的改革做法是:五个结合,打造农民组织化的平台,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乡镇政府经济管理方式。

  具体做法是:一是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创办专业组织,大力推行“企业+协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同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二是与科技投入农村经济相结合。鼓励、引导、支持农民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广泛接触与合作,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与成果转化,引导农民走科技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三是与农产品市场培育相结合。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懂经营、善管理的致富能人组织起来,建立产品运销、信息中介、交易联谊、销售代理等专业组织,拓展销售渠道与市场空间。四是与壮大民菅经济实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各类专业大户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以专业大户为主体,就近吸纳农民为会员,创办专业组织。五是与发挥经济技术部门职能作用相结合。利用企业、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优势,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同专业技术服务部门职能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金寨县以桑、栗、茶、菌、药、竹木、水产等主导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以龙头带动型、科技服务型、产品营销型、大户带动型、专业技术型“五型”专业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阜阳市颖泉区争取财政补贴,设立发展奖励基金,免征所得税、营业税,提供免费技术服务,放开经营领域等优惠政策放手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已建立多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000个,覆盖农户220万户。实践表明,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解决农民立足乡土,实现持续增收的有效措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进一步拓展农村经济与市场的对接口,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同时,也将推动农村治理结构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乡镇机构改革的核心问题”,18个试点县的改革实践,为我们扎实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好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更加高效的工作,全力抓好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组织实施,努力为我省的三农工作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