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雅与俗

 小新绘本馆 2015-11-27

浅谈雅与俗

说到“雅”与“俗”,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其实真要是那么容易界说的话,历来对雅俗的说法就不会莫衷一是了。雅与俗是一组对立的美学概念,当每个人面对需要做出审美价值判断的对象时,其结果也不尽相同,这对概念也是有着时代性、地域性和主观性的。这对概念似乎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中间概念,那就是“雅俗共赏”(笔者不认同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当然,有些审美对象不存在雅俗的问题。雅与俗是人类根据自己的经验赋予某件事物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模糊的概念,是相互依存并可以互相转化的一对矛盾。

雅,其本义是鸟名,乌鸦的一种。《说文》:“楚乌也。”从隹,牙声。在中国文学的修辞中是明显具有褒义的,譬如:

一、 正确;合乎规范: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毛诗序》)

  文章尔雅。(《史记。三王世家》)。索隐:皆训正也。

  雅之为言正也。(《风俗通·声音》)

  雅者,古正也。(《白虎通·礼乐》)。按:说文疋下古文,以为诗大雅字。疋字隶体似正,故傅会训正,其实古文借疋为谞,后又借雅为谞也。风,讽也。雅,谞也,颂,诵也。此四始之本字。

  辞令就得谓之雅。

  君子安雅。(《荀子·荣辱》)。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雅道(正道,大道);雅音(正音);雅算(正确的决策);雅学(正道之学。指儒家经典之学)

 二、高尚美好:

  张耳雅游。(《史记·张耳陈馀传》)

  忽忘雅素。(《汉书·张禹传》)

  雅步擢纤腰。(《陆云诗》)。注:“闲雅谓妖丽也。”

  都督阎公之雅望。(王勃《滕王阁序》)

  又如:雅操(称弹奏乐曲高雅精妙);雅望(美好的愿望);雅篇(优美的篇章);雅像(雅相);雅量高致(气度不凡,情趣高尚);雅驯(温文不俗);雅坐(文静地坐着,雅人深致 (风雅的人有深远的意趣);雅俗(雅士与俗人);雅客(高雅的客人)

三、敬辞:

尊敬他人的敬辞,如:雅饬(对别人告诫的敬称);雅诲(尊称别人的教诲);雅命(尊称对方嘱咐或建议之事)

而以上列举的不管是具有正确、合乎规范、还是高尚美好或者用于敬辞,都有明显的褒义的美学价值倾向。但是我们无法据此弄明白这个词的外延到底有多宽,涵盖了那些更为具体的意义。雅与俗在中国的评判标准, 显然受其本土文化思想体系的影响巨大。因此我想,试着把这个问题放到用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建构起来的平台上来说明比较容易一些。

我们先看看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是“儒、释、道”,而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也左右着中国人的审美观。

一、内敛

《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中国人的做人不事张扬,“毛遂自荐”被人看作是较有创意的独特行为,大多情况是为人处世宜守拙韬晦,莫作先行者。“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要“谦虚”(一个明明本领很强的人要说自己、要显示自己没本领或本领并不强。当然,谦虚是真正有本领的人的专用词,否则不能叫做谦虚。一个没本领的人说自己没本领,那应叫做诚实,不能算做谦虚。也就是说,真正有本领的人才有资格谦虚。)否则,“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思想会影响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因此,符合“谦虚”的处世哲学的如“含蓄蕴籍”等特征的,就成了“雅”的标准。例如:去厕所大小便,被称作“出恭” 、“更衣”、“解手”、“去洗手间”、“去五谷轮回之所”,便是比较雅的说法,因为说法比较含蓄。但是,如果直接说出“拉屎”、“屙屎”, 便不雅了。英国的绅士,也是说的比较隐晦的:“would you like answer the natural’s call?”(你想回答大自然的召唤吗?)。放屁这种生理现象,医生会说是“排气”,古人则称做“出虚恭”,如果说出“放屁”两个字来,大多是另有所指,是在骂人胡说八道了。诸如此类的标准会延伸到书法与绘画的美学观念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书法线条要“藏头护尾”,要“藏锋”,而“节目孤露”则被认为是病笔,绘画则不必说了,也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寄情山水。中国文化中的优秀诗文,也一般会采用象征、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等修辞和表现的艺术手法,往往借史托物、寓意于象,顾此言彼,简接达之,而最忌直白浅露。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罗列了五类俗人,后有好事者增添补益,始有“十大俗”之论,我们藉此看看相对于“雅”的“俗 ”,是否不够“含蓄蕴藉”,是否不够“藏”,这样可以从反面来证明一下我们对雅的判断是否准确。

1、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

2,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

3,遇美人急索登床;

4,见到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 。

5,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

6,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

7,施人一小惠便广布于众 。

8,与人交谈便借刁言以逞才 。

9,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而被人索偿时则其态如王 。

10,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必揭人短处。

以上这些摆阔、逞能,端架子,拉大旗作虎皮等的做法,用意都太明显,含蓄不够,因此从古至今给予的道德评判标准就是俗。

中国人要比西方人含蓄的多,因为西方人基本是没多少文化积淀的,所以直白。就算是骂人,中国人也基本上是“指桑骂槐”,骂对方的母亲甚或牵涉到对方母亲的生殖器(即使是骂一辆汽车也是如此,也不知道汽车的母亲是谁),想想也还是含蓄的——通过骂对方的出处不佳而骂对方,不是直接骂对方,还是属于拐弯抹角的骂。而西方人则比较直接的骂对方是“猪(pig)”、驴(donkey)、粪便”(shit)”,则显得直白。《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骂死王朗一回中,孔明的用词被王朗骂做“村夫”也不为过。我们看看他的这段的一些关键用词:“无耻老贼……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断脊之犬……狺狺狂吠……厚颜无耻之人!”(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武乡侯骂死王朗)这些词,王朗一个文人,如何受得了孔明泼妇般粗俗谩骂?王朗这个“秀才”遇到孔明这个“兵”,雅遇见俗,如何能敌?王朗骂孔明最多不过是“村夫(亦即‘你个农民!你个俗人!’)而已”。可见王朗虽然无多少气节,却还文雅,而孔明则显得粗俗了。

二、自然

    “自然”,在这里是取其“不做作,非勉强的、不拘束,不呆板”之意。

上述“十大俗”之论中的为人处事,若偶尔如此做一次两次,还是可以原谅的,但是,“每……必……”则令人生厌了。因为“偶尔”、“一次两次”给人的是“不经意”的感觉,或者就是“不经意”,是较为“自然”的感觉,因此,“自然“是雅的。

《易经》,这部被称为中国群经之首的经典作品,其实就是仅仅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合乎自然的就是对的,不合乎自然的则不正确。《道德经》里说“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其实就是要人们回归到一种自然的、单纯的状态。不自然,就是拽文作酸,忸怩作态,故作姿态,或者张牙舞爪,这当然不美,遑论雅?有些诸如“张牙舞爪”,虽不一定俗,却容易堕入俗格。书法也是这样:“夫书肇于自然……(汉.蔡邕《九势》)”。 “书者,抒也,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汉·蔡邕《笔论》)。也就是说,书法是发端于自然的,进行书写之前,书写者要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自然的状态,并且要自然的进行书写,否则,再好的笔也“不能佳”。倘 “迫于事(怀有功利的目的)”,那么,不管什么“事”,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事”,比如说,考虑受众,考虑受众的看法,那么作者就容易受到世俗的限制,下笔就会考虑满足别人(甚至是俗人)的需要,要想把字写俗、把作品内容写俗就太容易了。

自然是有“度”的,四季鲜明的地域,夏天再冷也不会冷到结冰。超过自然的“度”,“雅”也易变为“俗”。毛笔一般情况下是使用左手(极少数)或者右手执笔,来进行书写的,除非双手残疾的人被迫用脚执笔来写,否则,如果不是在正式的表演场地进行杂技表演,就会被人认为是哗众取宠,俗不可耐。但是,如果一味因循别人,没有自己的性格、个性也不行,那就是“庸俗”,就是说,“雅”虽不是特指“新”的东西,但新、有创意的大抵不会俗——“俗,习也,相效谓之习”。其实这个“度”,就是中国古人所强调的中庸,“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这种思想反映在书画的创作中,成为了最主要的审美取向。“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赵吴兴所以不入晋、唐门室也”(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董玄宰其实是在说,赵孟頫结字夸张对比不够,写的太“正”了,缺乏“险绝”的对比,没有达到古人的“度”,因此有人评价他的字“熟极而俗”。但是,如果夸张过度甚至无度,就成了张牙舞爪、声嘶力竭的“粗俗”、“鄙俗”了。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唐·李善《文选》卷十九《登徒子好色赋》一说后人托名宋玉而作),这段话其实阐述的就是“恰如其分”的“中庸”之道。

三、朴素

“大朴不雕”,强调的其实还是一种自然的状态。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反映到人们的生活中形成的美学观点就是,绚丽多彩易俗(艳俗),而朴素则容易“雅”,如:素雅,淡雅,清雅、幽雅、静雅等。原因是,“绚丽多彩”实际上是容易没有秩序感的,是易杂乱的,当然也是不自然的,单从色彩上来看,受光照条件的影响,人的眼睛所感受到的色彩,其实都是灰色,造成绚丽多彩的纯色在自然界是很少的。换句话说,素色或接近素色才是自然的状态。所以讲究“天人合一”的老子提出“五色令人目盲”的美学论点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而以“素、淡、清、幽、静”为雅也就顺理成章了。

能够让人迷恋和堕落的“色、声、香、味、触”都会被古人限制,成为“淫”则俗的评价标准。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古人会赞美梅、兰、荷的清香,幽幽的檀香、茶香,会对牡丹的浓艳和浓香赋予“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俗”叹。古人之于味觉的要求也是不能过于肥、腻、甜的,而“苦、辣、涩”则成为了审美的正面标准,也就是说,审美要求的不是“顺”的状态,而是需要“逆”于人的本性的。而触觉也是如此,过于湿滑的东西是不可以为宝的,哪怕欣赏一块石头,其标准也是“瘦”、“透”、“漏”、“皱”。

 

四、文雅

苏东坡说:“医俗唯有读书”。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气韵生动历来就是中国绘画品评中的最高标准,可见人品若不俗,则画品自高。——“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这里的所谓“人品”,不应只狭隘地理解为品德,应该还包括人的修养、气质和境界,如果一个书画家的修养、气质和境界没有从普通人中超拔而出,则其书画也必会泯然众人而落入俗流。而读书是提高一个人“人品”的最好的办法。所谓“文雅”、“古雅”、“温文尔雅”、“高雅”、“典雅”、“儒雅”等带有美学价值判断的词语所表述的美学特征,其实都是源于读书而得来的结果。

古人对如何读书是有要求的,是很讲求方法的,例如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王充:“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韩愈:“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朱熹:“口到、眼到、心到。”好多人读书,不求甚解,只能算作看书而已。佛家对读书(经),要求反复念诵,不仅要“悟”到佛法,而且还要“修正”佛法,其实同古人的读书方法并不矛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清·颜元) 这些都说明,读书还要身体力行,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的理解是,通过“行万里路”来更好的理解所读的“万卷书”。所谓见识,指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有“见地”,就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只通过读书很难实现,还要行万里路。亚圣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也是要读者去求证所读是否正确,去将自己的知识面进行扩展,按图索骥式的死读书,读死书是不可取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诚然,看看下面与俗有关的这些词语:粗俗、俚俗、伧俗、鄙俗、村俗等,哪种俗不是与缺乏文化有关?李逵是很难雅起来的,用的兵器也不雅,说话做事也如此,生就的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也不雅观,因为他没有文化。

     鲁迅曾经说过,“贾府里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鲁迅《‘硬译’和‘文学的积阶级性’》),终究还是源于文化方面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差异巨大的两个人,是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的,自然也不会产生真正的“爱”。因为“雅”与“俗”是对立的,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互相被同化,而且很难。林妹妹如果嫁给薛蟠,不但林妹妹受不了,薛蟠也不高兴的。

古代有一则管宁割席的故事:“管宁,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这则故事其实在于弘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的君子之风,而这种君子之风便是“雅”,而且管宁表现出的是“雅俗不两立。”所以说,读书可以医俗,但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是雅士,那种“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的人也不见得有多雅。

“搞笑、”“搞怪、““恶搞”、“无厘头”、“流行书风、印风”,是近几年爆出的新词,这些表演、书写、篆刻风格的流行,充分说明了当下人的审美价值观,体现出在现代社会中“雅文化”的“缩水”趋势。这些滑稽的东西因为缺乏文化含量,而被注定必然是昙花一现,虽然将来或多或少会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一点痕迹,虽然有些现在居然还登上了“大雅之堂”,但不会成为中国的经典,这是中国物质、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步导致的一种暂时现象,是站不住脚的一种粗俗文化现象。随着人们追求精神文明步伐的加快,最终的结果自然就是有些俗文化一定要“出局”,至少是要被另一种俗文化代替,而“雅”可以被忽略,但不会被代替或“出局”,“雅”是具有永恒性的。但是,“雅”要求欣赏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并且只有通过反复品味才可理解其深刻内涵,是“曲高和寡”的。这一特点使它的欣赏者的数量难以与俗文化相匹敌。所以,它在市场上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且“雅”是在时间与历史的沉淀中凝聚而成的,在同一个时期,“雅”所指代和包含的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使得人们思想中的雅文化停滞不前,也就忽略了它的创造与积累,因而会给人们带来一种“落后”、“保守”的错觉。

夏相卿2010年5月6日于北京听云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