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古论津 | 在天津话中,“姐姐”这个称谓到底有多牛?

 wunianyi 2015-11-27





天津“姐姐”到底有多牛?


  首先涵盖面很宽。甭说一般的中年妇女,就是对身居高位的女性政治家,也可以亲切地称呼“姐姐”。如邓颖超、蔡畅、康克清等老一辈革命家,人们亲切地称之为“邓姐姐”、“蔡姐姐”、“康姐姐”。

  外地女性朋友来到天津,常会听到街市上的商贩或的哥,热情地打招呼,“姐姐,您了买点嘛?”“姐姐,您了上哪?”外地朋友对天津市井中“姐姐”的称呼,觉得有意思。

打招呼为嘛都叫“姐姐”?

  其实,在老天津卫的街市上,跟女性市民打招呼,一律称为“姐姐”。旧时走街串巷的小贩,或推车,或挑担,或提篮,或卖鱼,或卖菜,或卖日用杂品,主要是和家庭妇女打交道。小贩的买卖首先靠吆喝:“萝卜、白菜、茄子、火柿子咧……”这时,从院子里走出来一位妇女买菜,小贩笑脸相迎:“姐姐,您了挑点儿嘛?”“来1斤萝卜,半斤小葱,2斤韭菜。”和和气气,买卖成交了。


  天津人,尤其是做买卖的商贩,嘴都甜,和气生财嘛。做生意和顾客打照面,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打招呼,究竟使用什么称谓?里面学问大着呐!

  还拿卖菜的说事,看见一位来买菜的妇女,三十来岁,干净麻利,你招呼一声:“大嫂!”结果,遭来白眼儿:“德行!谁是你大嫂!”人家气哼哼地走了。旁边买菜的大娘小声说:“你这个冒失鬼!人家是大闺女,还没有出阁呢!”卖菜小贩说:“嗨,我哪知道啊!”吃一堑长一智,这个教训,得管一辈子。


  因此,在社交礼仪中,选用女性称谓时,应特别注意其婚姻状况,“大嫂”、“大婶”、“大妈”、“大娘”之类表示已婚的称谓,应慎重使用。在对其人婚姻状况不明的情况下,应选用“姐姐”、“大姨”等称谓。所以,叫“姐姐”最为保险。您了出阁了,是姐姐;你还没出阁,也是姐姐。

称陌生女性均为“姐姐”?

  现在的天津话,称呼陌生女性一律为“姐姐”,从十五六的小姑娘,到四五十的中年妇女,都可一律称为“姐姐”。十五六的小姑娘是“小姐姐”,四五十岁的妇女是“老姐姐”,这绝对没错,绝不会落包涵。

  上中学十五六的一个闺女,周日陪着妈妈外出购物,到了超市,娘俩分别被售货员称为“姐姐”。母女俩相视一笑,都觉得舒服受用。为嘛?闺女心里颇得意——我长大了,受到社会的尊重;妈妈也很开心——看来,我还很年轻!您看,“姐姐”这个称谓,在社交场合的表达效果怎么样?倍儿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