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德兴著《人性论》10:食、色、性与文明

 yuanylch 2015-11-28

第三章 人性的社会价值

 

一,食、色、性与文明

 

〈一〉食欲与饮食文化

饮食是人第一需求,也是动物第一需求,所不同的是人贪得无厌。想当初猿人也像猿猴一样在林中以果实为生,如若不贪食肉食,就不可能走出森林来到平原湖旁,也就不会两脚行走,进化为人。肉食虽好,生剥活吞,缺乏香味,野火中的食物发出的香味,刺激人的鼻粘膜,使人的味觉与嗅觉建立了联系,从而,人的饮食已不再是为了满足食欲,这种建立在“美味佳肴”基础上的食欲,促进了火的发明和人类熟食的饮用,从此告别了动物生食的习性,为人类大脑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由生食向熟食的过渡,人的味觉更灵敏了,人类对饮食的要求也更高了,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原汁原味,于是调味品发现了,特别是盐的发现,使饮食不再是为了充饥,成了享受,在我们今天,菜中要不放盐,即使是山珍海味,恐也难下咽。饮食发展到今天,已成为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下里巴人”不登大雅之堂。然而,“曲高和寡”,“下里巴人”反成了人类社会的主谱,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社会。饮食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各层次以及各个方面。饮食在平民,表现为亲情和浓重的乡土气息。中国熟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吃了没有?”这句话虽说是寒暄,却也寄寓着人情的温暖。普通人家的饮食讲究气氛热闹、不拘形式、地方特色,重在团聚。饮食在贵族,表现为身份、阔气、豪华、奢侈,重在炫耀。连饮食文化也透发出霸气,例如“八珍”中的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尽是珍禽异兽。饮食在帝王表现为高贵、超凡、庄严、典雅,重在独尊。饮食文化也象征着权威至高无上,其饮食如祭祀,钟鼎齐鸣,焚香抚琴,两班侍立,金杯玉筷,一道道菜传上,由太监试食,直至长桌摆满,多至一百零八道的“满汉全席”。

孙中山说过,大意是:中国样样落后西欧,唯独饮食文化先进。此话不错,英国人至今不知“烹饪”与“烧煮”有什么区别,将厨师称之伙夫。中国就大不样,饮食调理成了一门专门学问─烹饪学。论调理手段有:煮、蒸、炒、煎、爆、炖、烩、熏、烘、烤、煸、炮、烙等技艺;论菜肴类别分:川、粤、苏、京、闽、鲁、豫、湘、鄂、津十大系列;论食者享受是:色、香、味、形、听、唱、触、摸、看等全方位受用。论饮食的社会功能是:活命、享受、健康、摆阔、拢络、亲情、礼仪、招待、会议、业务、祝贺等多种用途。中国人真要没有饮食文化,生活会苦燥无味,社会会冷冷清清,日子不知怎么过去?就连文人也少不了饮食文化,如杜子美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曹孟德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如陶渊明的“饥来催我去,不知竟何之” 皆为千古绝唱。文人在饮食文化中饶有兴致的是酒文化和茶文化。杜甫有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沉诞,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旧筵。

我们从诗人的贪杯中得知,人性是相通的,连孔子都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呢![1] 可见,“民以食为天”,人的食欲在社会生活中是何等之重要。



[1] 《论语·乡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