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书90: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通识教育?

 李建涵LEO 2015-11-28

木心先生在纽约给一帮画家讲文学,他最惊奇的一句话是:“原来你们对这些都不知道啊?”——显然他以为一个人要画画,得先懂人文历史,也就是现在流行的通识教育。


木心认为一个真正好画家,好艺术家,对自己作品在历史中的地位是心里有数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自信?是因为一个好画家好艺术家应该是了解文化的历史,有了历史你能够看到文化是如何演进和变迁,就不会轻易掉到具体技巧具体作品中,会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作品在历史中的位置,这是一个有野心的艺术家应该去做的事情。


我们当然不是艺术家,但是反过来看,木心先生的书,倒是教给我们学习的方法——从文化历史发展角度,去找作品的发生背景,互相影响的传承,带来的现世和后世影响。也就是说不要孤立一篇篇去看一篇文章,一幅画,一首曲子,一件雕塑又或者是其它。


我对中小学的地理、历史、生物、科技、音乐和美术教育就有看法,我觉得这样分门别类的教了几十年,也应该试试另外一种学习的方法。


假如我来教这些课程,我会尝试这样的学习方法。

1、直接从历史开讲,先介绍当时的时代,政治,文化,风俗。特别结合地理课程讨论一下形成这样的文化和政治局面,和当时的地理环境有无影响。

2、然后告诉同学们,在这个历史阶段,人们喜欢的文学是什么,音乐是什么,绘画是什么,等等等等一起看看这些文章,一起听听这些音乐,一起欣赏这些绘画等等。

3、语文课就引导大家模仿写这样的文章,音乐课就一起欣赏或者唱唱古代的歌谣,美术课就一起多看看古典的作品。在给同学们介绍这样的作品时,我们会穿插介绍这些艺术家,政治家的趣闻轶事。

4、最后鼓励大家就一个精彩单元的学习结束后,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可以是文字,可以是音乐,可以是手绘...


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从初中开始,小学还是让小孩子完成进行这一类学习必要的识字识数理解能力的贮备。


到了中学一周语文至少12节,美术2节,音乐2节,历史2节,地理2节,一周20节时间,一个学期18周,六个学期就是超过1800节课。


如果这1800节课全部用这样的方式讲下来,小孩子会对美的东西,好的东西,善的东西产生各自的热爱,也会体验到文字和文字是不同的,画家和画家也是不同的,音乐也有各种流派的,自然就激发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喜好,找到自己的乐趣。


这是人文学科这样讲,换到理科也一样,要先讲自然科学史,特别是结合自然科学史去谈技术进步对哲学和宗教的影响,哲学观或宗教观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科学观,反过来一个科学上的突破又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哲学观或宗教观。在自然科学里面,我们也不应该把人类早期的进步分成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应该讲自然科学史。


比如我们也应该告诉孩子们,是怎样的时代背景促进了大航海时代,在大航海时代时哪些需求造成了哪些国家在哪些技术领域的突破,这些技术的创新背后的文化制度土壤是什么?给我们今天怎样的启发?


越到近代,越重视实验,那么我们也可以逐步让理论和实验结合,和现实结合,这样去设计自然科学的2000节课,初中三年也可以培养很多人对科研的兴趣。


现在的教育是过早就进行了标准化教育,我倒不是反对标准化教育,到了大学阶段,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专业,进行一些专业标准化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很多人根本就是糊里糊涂选择了所谓的专业,完全对专业一无所知。


改变这样的局面,显然不能从大学后开始,要提前开始——现在很多高校提倡通识教育,我看效果一般。


像我看了好多《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老师按自己的喜好选几篇文章赏析给学生听,没有前因后果,没有历史线索,学生感觉又是高中一套教学方法,这怎么能有效?


看看木心怎样教学生的?——直接从最早的《诗经》,从希腊的文学开始,一直讲到当代的艺术流派,有客观介绍,有好作品推荐,有名人的故事,有自己的看法,整个听下来,虽然学生未必能像老师那样看那么多书,但是至少遇到一个新的作品,可以大概猜测到这作品的风格流派,这就开始有了艺术鉴赏力。


同样的,要获得科学思考力,不是读了物理化学就足够,我们得反复思考人类文明科学进步里面的曲折,通过这些曲折故事来思考我们今天的科技文明应该如何发展。


我总觉得,读书应该这样读,学习应该这样学,教育应该这样教。


当然如果要这样学习,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得有一大帮有教育理想的人去尝试,我自己只是这样设想,却没有能力去做。


反过来说,别人一下子改不过来,假如我们自己要快速提高,是不是可以先耐心看几套《文学史》、《艺术史》、《美术史》、《音乐史》、《历史》、《科技史》领域的大部头,回头再去提升自己在具体学科的能力,一个人进步会更快?


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答案是——的确是这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