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说要聊聊我为什么要疯狂接公益讲座的道理,但本周全部在疯狂跑路,晚上10点钟还一场场安排各种群聊,下周再聊。 不过我做了一场关于微信的群聊,我相信还是有一些思考的深度,今天分享给对微信营销感兴趣的朋友,也许你们有启发。 既然是群聊,内容略松散,请不要介意。 ————群聊分割线———— 大家好,今晚和大家聊聊微信。 微信公众账户运营有三个难点 1、如何加粉; 2、如何维系粉丝活跃度? 3、如何避免推送掉粉?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回答一个问题,你运营微信到底要干什么? 我先回答一个问题,如何理解腾讯要做微信。理解腾讯做微信的野心,就理解了微信如何运营。 腾讯的野心是让微信成为生活中的场景应用,而微博定位是媒体应用。 理解这句话,就彻底理解腾讯期待的微信玩法是和你的线下业务无缝植入,玩的是运营,而不是玩推广。 那么腾讯看重服务号还是订阅号,你们现在有答案了吗? 订阅号对腾讯的意义是在早期帮微信启蒙,一旦企业进来了,腾讯并不过度发展企业用户的服务号,而且在冷静观察谁玩得好,就鼓励这样的模式,让大家效仿,而不是一窝蜂引入企业用户来玩,他很清楚,这样玩一定是让想做营销的企业把微信搞成了微博。 请永远不要低估营销账户的能量。 所以等企业服务号能量起来了,腾讯会逐步打压订阅号空间,至少要让订阅号完全按腾讯游戏规则进行。 我在刚刚微信成立时就研究了腾讯的免责条款,从这个条款里我读出了一条规则,你猜是什么? 对大部分订阅号而言,你必须是我的一个棋子,不要以为你帮我拉了粉丝就是我的上帝。 看懂这一条,就明白一件事情,把企业业务捆绑在微信上,微信欢迎,但是借助微信导流量,呵呵呵。 要知道,你们猜不出来营销账户会干嘛,腾讯纵横互联网二十年,还不知道么? 我不用猜就知道营销账户会干嘛,第一、抢注号码;第二、到处倒粉进入微信;第三、做各种广告转发到朋友圈赚钱。 不信,你们微信搜公众账户 关键词是 心理学 看到了吧,全部是营销账户,当年从博客搬家到个人站长,然后搬家到微博,现在是微信,有什么新鲜东西呢? 早期微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有好处的,等微信自己强大了,还允许这样的账户靠微信赚钱,把自己变成一个和微博一样,做了平台,却赚不到钱的结果吗? 当然企业如何发展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手法是完全不同的,外部客户是弱关系,内部客户是强关系。 强关系可以借助组织的力量强行关注,提供好玩的服务就可以了。 举一个例子: 请在微信“秋夜青语(微信号qyxoxoxoqy)”里回复关键词“简历测试” 对,你会看到一个测试题,请问在企业内训时,可以改造一下变成现场测试不? 完全可以! 需要推送吗? 不需要! 是的,牛B的公众号不需要推送,是嵌入在日常需求里的。 要不要再玩一个?请回复 零件测绘 这是我上课的预习资料,改成会议前的预备资料,可以不? 这就叫场景应用。 再引申一下,这些内部活动,放在外部的用户活动现场,可不可以植入? 当然可以,要不先设想一个内部场景好了,开会。 开会前可以通过微信做会议预备资料和议程的多图文推送吧? 开会时可以先做在线签到吧? 会议中可以做集体意见投票调研吧? 会议发布前也可以通过微信征集大家意见吧? 会议结束后可以推送会议备忘录吧? 把会议换成 内部活动、晚会、内训、客户活动,一通百通。 围绕场景设计微信应用,而不是围绕推送,这就是运营的关键。 你们今天能理解这句话就行了。 再多说一句话,懂了就懂如何加粉了。 围绕你的产品和服务场景自然植入加粉的诱饵。 我曾设计了一个餐厅场景,扫一扫二维码,进入一个微信大转盘,抽奖结束,你会得到送一瓶啤酒还是加一个菜,还是今晚全桌九折的优惠,你觉得客户扫不扫? 还有扫码加微信自动获取免费Wifi联网,他们扫不扫? 我还设计过一个,扫描二维码可以看到这道菜的厨师卖萌照片或者这道菜的来历介绍。 一切围绕客户的需求和场景设计微信应用,就是微信的加粉王道,让客户心甘情愿去扫描,而不是到处去晒二维码,那是傻。 有人说:需求和场景的设计是可持续的。这个人聪明。 在你的业务里的哪个环境可以自然植入场景,就可以自然植入微信扫码便利的玩法就好。 没有自然的场景怎么破? 比方老师说的主要是线下发力,但如果是无法借助线下实体店的力量时,线上客户的场景如何设计呢 记住另外一个关键词,游戏化。游戏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场景。 请把你的客户购买后的需求变成场景。 比如当你卖出一只表,一个客户拿到表时想了解的是什么? 想送人的话,你希望他看到表的文化么? 你希望他看到表的售后服务方式么? 你想过客户打开的首先是包装,包装,包装,你们懂包装么? 加粉后面如何维系呢?求教后期维系的方法。 答案是关键是不要推送,如果你没有设计出好玩的场景,多推送,不如少推送。 企业干嘛天天想着推送,都烦的。要少出手,但一出手就玩得大。 总之,强需求强黏性,没需求没黏性,去解决客户的需求或产品的细节,而不是消费微信粉丝,亲! 要围绕产品和服务,围绕场景去设计微信的玩法。 比方说,我今晚的微信不是为你们开的,不需要各位长期关注,但是我设计了一个培训的场景,你们不都关注了“秋夜青语”吗?你看,我又没有逼你们关注。 再说一遍我今天的三句话: 1、微信提倡场景应用; 2、围绕场景设计微信自然植入的机会; 3、没场景游戏玩,多推送不如少推送。 秋叶微分享 没有系列化原创内容的订阅号,迟早要死。大部分订阅号要认清一个现实:无论你多么努力,没有人会长期关注你,迟早要退订。说一个秘密吧,持续成功运营一个微信订阅号的关键是:年龄——抓住特定年龄段的特定需求。 微信订阅号运营四要点: 定位抓年龄,越新陈代谢越好; 传播抓人性,贪婪好奇食色性; 互动抓游戏,独乐不如众乐乐; 加粉抓场景,让受众真觉便利。 微信服务号运营三要点: 少谈互联网思维看想想业务痛点, 少盯线上流量多抓线下活动场景植入, 少做推送多想活动槽点在哪里。 ————群聊问答线———— @秋叶,初期运营团队如何搭建 答:找一个懂业务又爱玩的人就可以了。 @秋叶,微信公众号如何变现? 答:我的秋夜青语目前还不准备盈利,大概六个月后盈利。不过我的微信“PPT100”已经有清晰盈利模式了。 这个“PPT100”账户大家可以长期关注,是干货,我的账户都是业界良心,哈哈哈。看到底部的阅读原文了吗?点开 点开购买后如果你们愿意继续玩,会发现,我的游戏一环套一环,额,需要99元,但是真不贵。 你们买不买不要紧,但至少看到我如何变现了吧? 顺便说一句,我的在线课程到今天是第180天,已经销售超过3810人。 @秋叶,这还是导流吧? 答:当然,任何变现都是基于两个逻辑;要么导流,要么提升客户满意度,带来二次购买。 @秋叶,有木有计划开微店?你怎么看微店? 答:有必要吗?网易云课堂已经是了微店了。 @秋叶,网感包括些? 网感这个事情,简单说就是你今天准备发什么微博?送大家一句话:太有节操,准无网感。 @秋叶,这个群里,有没有谁,坐在凳子上聊一天QQ的?完全投入的聊,肯定没有。聊着聊着QQ,对着屏幕流泪的,有没有?或者对着屏幕唱起歌来? 答:这不是网感,这是网恋,还是那种自恋的。 分享几个内部用微信的精彩案例吧 答:好吧,再来一个内部分享案例,就大家一起感受吧,还记得微信 秋夜青语 吗? 请回复 打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