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元千佛崖

 金生水起789 2015-11-28
 造像精堪宏伟的《千佛岩》石窟群,位于广元寺城北五公里的嘉陵江东岸,与《皇泽寺》隔江相望。其摩岩造像始于北魏晩期,兴盛于唐代,清代在维修时也开凿了少量石窟,为四川省境内最大的石窟群。唐至清各代有题刻118条,历代名人咏千佛岩的诗歌30余首,故在1961年4月被囯务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时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佛龛,重叠13层,密如蜂房。据淸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的碑文记载“全岩造像达一万七千有奇”,可惜在1935年修筑川陝公路时,一半以上造像被毀。现有大小佛龛1192个,造像7000余尊,全岩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为南北两段。南段有:大佛洞丶莲花洞丶牟尼阁丶千佛洞丶睡佛龛丶多宝佛龛丶神龙大佛丶如意轮观音和单身佛窟等;北段有:三世佛龛丶无优花树窟丶弥勒佛龛丶三身佛龛丶菩提像窟丶伎乐天人窟丶地藏王龛丶力士龛丶卢舍那佛龛丶十一面观音像丶阿弥陀佛龛丶飞天窟和清代藏佛洞等。
    中心的大云洞规模最大,共计大小造像234尊,左右两壁刻有148尊小型莲花观音像,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该洞还有个有趣的传说,说唐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登基时,白马寺法明
和尚薛怀义等为迎合武则天当皇帝的需要,特撰《大云经》呈武皇。在经中赞武则天是弥勒佛降生,应代替李唐做皇帝,则天大喜亲笔作序,并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又因武则天生于
利州(今广元市),当地官绅及百姓便在《千佛岩》建大云洞,并在洞中部雕刻了弥勒佛立像,还
在后壁龛中刻了武则天和高宗李治之像。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月中旬,杜甫携家人自泰州同谷县沿金牛道入蜀,在广元撰写了《五盘岭》丶《飞仙阁》丶《剑门》等诗,并为千佛岩摩岩造像写了《石柜阁》诗;近代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曾三次到《千佛岩》观赏考察拍照,尤其是1943年10月中旬从敦煌归蜀的第三次考察,他认真将敦煌石刻与千佛岩造像作了对比研究,得出了“广元千佛岩在开元以前早有开凿”的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