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负,从改进作业开始

 江山携手 2015-11-29

 “唉,又是这么多!”每布置作业,总听到个别学生在唉声叹气。这种抱怨的声音极易引起共鸣,不满的气氛很快弥漫整个教室。

在“减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我不轻易靠“作业量”来提高他们的分数。既然我布置的作业并不多,但为何他们还会如此的反应强烈呢?

经过小调查,发觉学生主要讨厌的并不是作业大多,而是觉得做的作业没意思,做与没做好像一个样。原来,没有兴趣和动力才是问题的关键!

想到自己以及身边许多教师都曾有这样的情况,认为作业多、难度大的才能更好地巩固和运用知识,于是布置的作业不但多,而且难度大;也有的教师布置作业过于随意,随便的在课后点上几道,学生对这些作业极易产生排斥和厌恶情绪。

想想也是,学生们每天连续上了多节课,疲倦了不说,还积累了一堆作业,晚上又得奋战,而且多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没有怨言才怪呢!作业,成了他们的一个“心理负累”。

事实上,一直以来,我们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存在着片面理解,认为这过重的负担都是作业量多难度大造成的,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你看,很多孩子在玩自己喜欢的电子游戏几个钟头,还是两眼放光、精力充沛,甚至废寝忘食地玩一整天,都不觉得累,也不觉得是一种负担,有些冲关的游戏难度还相当的大呢。但如果孩子不爱学,你让他坐在教室里什么也不用做,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每天就是布置一道题他都会觉得是一个很重的负担。所以,学生的负担近重,不只是“身累”,更主要是“心累”。对教师来说,减负不能只是做“机械式”的表层上的“减量”,而应进入学习心理机制层面上去考虑。在作业方面,我们考虑的不只是少布置一些作业,而更应思考如何选择有质量的、学生真正喜欢而“做有所得”的作业。

基于此,我的作业的小改革开始了。

一、别样的作业内容

我摒弃传统的作业内容,课后的基本习题由他们自由完成,换之以“特别”的作业。1.“小制作”作业:在学习《力的测量》时,我布置了“自制测力计”的作业,并展开比赛,进行优秀作品展示;在《温度》一节,传统的作业是用填空题、选择题的方式考查学生,而我是布置了小组合作“设计一支简易体温计”的作业(某些原料如红色液体等由实验室统一配置),制作过程中,学生复习巩固了温度计的结构、摄氏温标的表示方法,既应用了知识,又促进学习交流,也提高了动手能力,更主要的是学生始终有着高涨的学习与探究的热情;2.“说话”作业:让大家根据所学的知识准备两分钟的内容,在课前到讲台上与同学们分享(抽签进行),可以总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自己的学习方法、应用心得等等。3.“调查研究”作业。比如了解自己家庭或学校的用电量,提出节约用电的具体方案等。这些作业灵活多样,改变了以前总是“抄”“写”“算”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生抱有浓厚的兴趣,也都能积极完成。更重要的,一点也不影响作业的效果,巩固了知识,还很好促进多种能力的发展。

二、独特的评改方式

传统的作业都是教师批改,往往或是红笔一勾,或是打个交叉,然后再来个分数教师的任务完成了,发回给学生后他们会怎么样呢?也多是随手丢进抽屉,对结果漠不关心,达不到查漏补缺和反馈的作用。于是我对作业的评改也进行一些改进。一是学生“作业互评互改”。我在课堂上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互改作业,有时是在班内各小组之间互改,有时是班外交流互改。在互评互改中,学生可以欣赏到优秀的作业,感受别人独特的解题方法,也可以发现别人的错误的地方而“引以为戒”。“互评互改”活动成了学生展示、分享、交流和促进学习成长的平台。二是教师“面批作业”。我时常在适当时间抽取几个学生的作业本当面批改,对作业的亮点或错误之处及时作出回应,顺便与学生作简短的交流。有时,还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一些鼓励语,把做作业与批改作业作为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

这些举措,学生不但喜欢“做”作业,还对“评”作业充满了期待。作业的“做”和“评”,不但起到了巩固应用知识的作用,也成为促进学生进步和成长的重要资源。“量少”的作业,承载和实现了多个教育的功能。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学习的质量反而提高了。这些别样的作业,从心理层面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也是令教师、家长、学生们都“皆大欢喜”的减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