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到29岁,她就在大漠里开始造一座美术馆

 任木头 2015-11-30


独家专访 | 银川当代美术馆建筑师张迪


建筑师张迪开始银川当代美术馆这个项目时,还不到29岁,完工这年,她已33岁。

这个通体雪白的建筑物坐落于银川,一边是沙漠,一边是绿洲。1000多年前黄河曾流经这片土地,尔后改道,形成了当地的典型地貌——沉积岩受到河水挤压而形成的皱褶肌理。这座将在8月8日正式开业的美术馆,以其皱褶外形巧妙融入这块土地,又显得卓尔不群。

张迪并不希望营造出一座“不朽”的建筑,她选用了一种叫做“纤维水泥板”的人造石材,它会随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细微风化。若干年后,美术馆也许会慢慢地褪色、残缺,不复光鲜齐整。“但恰恰是这样,它记录着时间,并与时间自然而然地对话。”


图中红点处即为银川当代美术馆所在地,从机场前往市区的路上。美术馆背靠大漠,面朝绿洲,黄河在1000多年前曾经流经此地。


美术馆有着雪白色层积岩石一样的外观。


建筑师造出这种褶皱的外观,以呼应1000多年来,此处地质面貌的改变。在河水改道后,河床本身的重力消失,河床底层被挤压了很久的沉积岩则会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土地的皱褶肌理。


外墙的1600多块板各个不同,大小从8平米到40多平米不等,每一块都是用“纤维水泥板(GRC)”这种人造石材单独制作。


之所以选用GRC作为建筑外观材质,一方面是它能够满足双曲造型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建筑师认为最重要的——它可以和温度、湿度以及周边气候环境产生相互作用,若干年后它会因此褪色、残缺,但恰恰因此,让它本身成为了时间的记录,张迪喜欢用“化石”来形容这个建筑。


由3层进入2层展览厅的楼梯处,张力线条的应用使空间充满流动的感觉。建筑师期待,在游览过程中,人们会随着空间处理方法、材料选择及光影的变化,而产生精神上多层次的愉悦观感。


银川当代美术馆的项目设计团队包括张迪、Jack Young、Ruben Bergambagt、Huang Yisu。




张迪,2007年毕业于伦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在2004年取得谢菲尔德大学的建筑学学士学位。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在英国期间曾就职于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Partner)以及RHWL建筑事务所。2010年回国创建了waa(未觉建筑设计事务所),成为首席合伙人,团队还包括创始合伙人Jack Young和合伙人Ruben Bergambagt。


waa(未觉建筑事务所)

网站:www.w-a-a.cn

电话:010-58769869

银川美术馆官网:yinchuan-moca.com



《中国建筑新浪潮》欢迎推荐建筑师:architecture@yit.com


柳亦春龙美术馆(西岸馆)

回忆美术馆建成的时候,建筑师柳亦春感慨:“当所有的脚手架拆下来之后,12米8高的弧形伞状空间……人站在那个空间中,人跟这个伞的尺度之间巨大的反差,非常令人震撼,当时觉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童明|韩天衡美术馆

韩天衡美术馆的主体建筑,是在具有70多年历史的“飞联纺织厂”原址上改建而成,保留了原有结构,高大的砖红色烟囱、锯齿形屋顶和木顶茶楼等充满着工业设计感,而新增的黑白对比的钢结构框架使其更具现代气息。


微信编辑:丝绒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视频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下面请年满29岁的朋友答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