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攒竹穴】治迎风流泪(漏风眼)、眼睛疲劳

 清河堂主人 2015-11-30
攒竹穴简介
攒竹穴Cuánzhú(BL2)属足太阳膀胱经。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


找准攒竹穴位置
1。在面部,左右眉毛的内侧,即眉头的凹陷处,左右各一。以之间在眉头处上下移动时,会感觉到有一条细筋,攒竹穴即在此处。
2.正坐位,目视前方,在眉毛内侧端有一隆起处,按压有酸胀感。
3.正坐,轻闭双眼,两手肘撑在桌面,双手手指交叉,指尖向上,将两大拇指指腹由下往上置于眉棱骨凹陷处,则拇指指腹所在的位置即是攒竹穴。


攒竹穴操作方法

按摩法:自我保健时,可用两手拇指腹揉按两侧的攒竹穴30~50次,可以预防各种目疾。
点按法: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侧攒竹穴上,其余四指紧贴头部两侧,持续均匀地点、按揉,使局部产生酸胀感,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重复以上动作5~10分钟。
悬灸法:患者取舒适卧位,操作者将点燃的艾条放置于穴位上,距离皮肤约3cm的位置,使局部产生温热感但又不灼伤局部皮肤为度,每次约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宜,每日1次。多用于治疗局部的病症。

刺法:向下斜刺0.3~0.5寸,或者平刺0.5~0.8寸,也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攒竹穴治急性腰扭伤
攒竹对于治疗急性腰扭伤也有帮助。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损伤,临床上多为一侧或两侧腰部突然有“炸裂”或“闪断”的感觉。多由于伤及经筋,脉络受损,淤血凝滞所致。腰背部即为膀胱经所过之处,攒竹穴为足太阳经穴,能够疏通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使经络通畅,气行血行,通则不痛,故用它来治疗急性腰背疼痛有较好的效果。
攒竹穴注意事项
1、注意腰部的保暖,切勿贪凉,影响疗效。
2、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贪食生冷之品,切忌进食过快。


攒竹穴治打嗝
打嗝在中医看来是“胃气上逆,动膈而致”,同时还认为打嗝与阳明和太阳的“复气”有关。攒竹穴是阳明、太阳两经气交会之处,有清泻阳明、太阳复气之功,即有和胃理气止嗝的功效,是临床治疗打嗝不止的主要穴位之一。


点击“阅读原文”,视频找穴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